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解决强磁环境下磁强计易受干扰的问题,能够提高微型姿态参照系统航向角测量精度。建立了磁强计误差两次补偿模型,首先采用椭圆坐标修正法对磁强计进行罗差补偿,以减小环境磁场的干扰;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获得的磁航向角进行二次补偿,提高系统航向角测量精度。试验结果显示:系统航向角测量值的误差均方值由补偿前的3.982°降为补偿后的0.386°,精度提高近10.3倍,表明该补偿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磁场环境的干扰,提高系统航向角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使用一维球列检测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方法,介绍了一线球列结构特点,测量机床几何误差的原理,以及采用一维球列法测量机床轴向定位误差、直线度误差、俯仰与偏摆角运动误差、滚转角误差。垂直度误差的结果.它可以测量机床的全部21项误差,具有精度高、效率高、价格低的优点,在机床的误差检测和补偿中具有一定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和实验角度分析了移动桥式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源.对动态误差进行了测量、建模和补偿,大大提高了高速测量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阵列(或称自适应波束形成)目前已广泛应用到雷达、声纳和通信领域中用来抑制各种干扰(有意的干扰,杂波干扰和多用户干扰等)。在雷达应用中,为了减轻脉冲欺骗式干扰或旁瓣目标并利用单脉冲雷达来准确测量目标波达方向.要求自适应方向图具有低副瓣和稳定的主瓣形状。在实际应用中,各种失配误差将降低自适应阵列的性能.这些误差包括由于目标的波达方向不精确引起的信号指向误差,由通道失配和位置扰动引起的阵列校准误差和由小样本教引起的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在此情况下,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性能大大下降(干扰抑制性能变差。主瓣失真和高的副瓣)。已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约束的集成峰值副瓣控制(integrated peak sidelobe control,简称IPSC)方法。该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峰值副瓣电平并产生具有稳定的主瓣形状的自适应方向图。研究IPSC中目标信号的影响和信号消除方案以进一步提高IPSC的性能。并将IPSC方法和最新提出的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简称SOCP)的分布式峰值副瓣控制(distfibuted peak sidelobe control,简称为DPSC)新方法在性能上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抑制性能和方向图控制质量方面IPSC比DPSC性能优越。此外IPSC比DPSC计算高效。  相似文献   

5.
GPS多径误差特性与抗多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距差分GPS等高精度定位中,多径干扰已变成了主要误差差源。本文在分析多径干扰源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天线的多径抑制效应,建立了GPS接收机的伪码跟踪与载波同步复合环的等铲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多径参数伪以测量 的误差特性,综合了GPS抗多径干扰的各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智能航迹推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立  范耀祖 《航空学报》2000,21(4):299-302
提出了一种新模糊滤波法用于补偿磁罗盘测量值中的低频干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 :模糊 -补偿滤波法 ,以消除磁罗盘测量值中各种干扰的影响。仿真表明 :在较长的时间内 ,采用模糊 -补偿滤波法的航迹推算系统的航向估值误差和位置误差均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用传统误差体系的概念表示测量结果可能引起的不足,近年来在国内外科技文献中,讨论测量结果的误差时都已采用了测量不确定度来表示。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方法,通过对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的各项误差源的分析,对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0.02级三相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8.
引言出口的国产卡尺,因内测量示值误差大而引起的退货时有发生;但遍查国家标准及检定规程,对内尺寸仅是示值误差均无要求。目前,控制内尺寸测量准确度的手段是:在外测量面夹持10mm量块,用千分尺检定内测量爪尺寸偏差(圆弧形内测量爪除外)。这种方法能否保证卡尺内尺寸的测量准确度呢?对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1误差分析(1)有关数据(以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为例)刀口内测量爪刃宽为0.3mm(国家标准对刃宽无要求,国内厂家一般均按0.3mm生产);刀口内测量爪尺寸偏差为比啥mm;两内测量爪侧面间隙应<0.12…  相似文献   

9.
对于精密轴系径向回转误差的测量,在反向误差分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采样间隔、测球参数、测球安装偏心、测头安装位置、测头半径和测力等与测量精度有关的几个主要参数,提出了实现反向转位的一种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误差数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能对机床、坐标测量机等结构的阿贝误差进行实时修正的方法,它能同时测量出导轨的位移、俯仰角、偏转角以及滚转角误差。着重介绍了系统的原理组成和滚转角误差的动态测量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可行性验证装置及实验结果,在3.7m的行程内将最大37.0μm的阿贝误差修正到了1.5μm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超宽带室内定位时容易受到非视距误差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大大下降,甚至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粒子滤波的改进Chan定位新方法。首先,在Chan定位方法中引入模拟退火算法,对到达时间差(TDOA)算法的测量值进行优化,获得初步定位的最优解;然后,采用粒子滤波对测量值进行再次优化,粒子重采样后得到的中心位置即为目标节点的精确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在非视距环境下超宽带室内定位的精度,较好地消除非视距误差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补偿滤波方法以消除磁罗盘中的低频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长的时间内,采用改进的补偿滤波方法可以使磁罗盘较好的抵御低频干扰和高频干扰的影响,从而使航向估值误差和位置误差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大气数据机作为重要的航空电子设备,测量大气数据的精度关系到飞行控制的性能和飞行安全。介绍了大气数据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对大气数据机的各参量和测试信号进行误差分析.采用误差修正的方法消除电压测试信号的误差,有效地提高系统检测精度,为测试大气数据计算机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先验的传统光流法存在前提条件苛刻的问题,提出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光流法进行荧光油膜全局速度测量。采用数值仿真试验对基于先验的改进HS光流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FlowNet2光流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不外加干扰时,改进HS光流法和FlowNet2光流法的平均端点误差分别为0.458 7像素/s和0.381 7像素/s;在亮度变化、噪声干扰或不同的演化时间下,FlowNet2光流法的平均端点误差均明显低于改进HS光流法,平均端点误差差值最大可达5.19像素/s;风洞试验进一步证明,FlowNet2光流法能够获得正确、清晰、定量的荧光油膜全局速度场,较改进HS光流法鲁棒性更高,对风洞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实验马赫数为0.8和1.5,攻角直到25°时,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用蒸汽屏和纹影技术,显示出涡系干扰的流动图像;测量了尖顶襟翼在不同偏角下,三角翼上表面展向压力分布。数据分析表明:偏角、攻角和马赫数对背风面流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指出涡系干扰仅在负偏角下可增大机翼升阻比。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未来固体火箭型号试验越来越多,首区无线电设备受火箭尾焰干扰的情况以及测控体制的发展要求,探讨了利用信标模式[1]进行高精度测量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包括信标模式下测量值的误差项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超精密车床加工精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研制的亚微米超精密数控车床(已通过国家鉴定),通过误差补偿技术提高其在线测量精度.为实现该车床加工测量一体化打下基础,实验结果证明在线测量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测量点数量是影响航空发动机叶片复杂曲面在机测量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在满足拟合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最少化测量点数量,提出了一种考虑拟合精度的叶片在机测量采样方法。首先,根据叶身曲面测量的评价特点,将评价曲面的拟合精度降维成评价一组截面轮廓的拟合精度,建立了度量不同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关系的模型。接着,使用放缩变换从误差关系模型中剥离出拟合误差,并推导出拟合误差的上界模型。进一步以拟合误差上界满足给定拟合允差为约束,依据逼近误差原理迭代计算出最少测量点数量。最后,选择离心式叶轮为对象,在保证在机测量结果拟合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验证了此方法能够减少测量点数量以提升测量效率,这为优化曲面类零件的在机测量工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模拟示波器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价。讨论了影响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幅度误差、示波器读值误差、读值重复性的影响等;通过一个实际评价例子,给出了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证明了积分器可用于测量γ射线的累积剂量,并用每积分20s复位一次的方法,在单片机上实现了积分器长时间连续稳定地工作。单片机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的输入和累加,做到 实时自动测量和输出。系统总的误差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