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ICA和小波脊的多辐射源调制类型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侦察中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混叠时的调制类型识别问题,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将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的辐射源信号采用小波变换,提取信号时频分布的脊线,最后计算脊线特征值,通过脊线特征值来判断辐射源调制类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辐射源的有效分选和识别问题,研究了全极化技术在雷达侦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首先结合某相控阵雷达辐射源,讨论了典型雷达辐射源的极化特性;然后讨论了极化技术在雷达侦察中的优势,定量分析了辐射源信号的全极化接收相对于单极化接收的性能改善程度;最后,给出了一种全极化接收机设计方案以及极化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机动平台的电子侦察目标精确定位方法,利用多站观测获得雷达辐射源时差信息,通过定位跟踪算法实现目标位置精确估计。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任意机动观测平台,且可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更多机动平台组网观测,以提高侦察定位精度和稳健性。分析了精确时差测量、辐射源定位跟踪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  相似文献   

4.
季华益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6):26-28,40
对雷达与通信信号进行侦察、截获与分析是电子战的首要任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不仅电磁频谱拥挤、信号密集,而且辐射源工作体制复杂、信号形式多样,给信号侦察、截获与分析带来很大困难.在体系作战中,电子侦察是找"目标",只有发现目标,才能进行电磁攻击或摧毁之.介绍了舒特技术的实战应用,聚焦信号获取技术.  相似文献   

5.
信号分选是电子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号分选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侦察系统的性能指标,其中脉冲重复间隔(P RI)估计是信号分选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各种新体制雷达技术的应用以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电子侦察系统的截获概率严重下降,脉冲丢失率变得非常高,脉冲间的连续性被严重破坏,雷达辐射源的P RI特性显著下降,再...  相似文献   

6.
基于粗糙集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信号识别是侦察系统信号处理的目的,是整个雷达对抗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性环节,为解决雷达辐射源信号模式识别困难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粗糙集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同辐射源信号识别问题相结合,给出了基于粗糙集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模型。同时介绍了连续属性离散化、知识约简和规则提取的概念,给出工基于粗糙集的识别过程。实验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识别的主观因素,能有效处理辐射源识别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所谓低截获概率(LPI)雷达,就是雷达信号被敌人侦察接收机和反辐射导弹截获的概率甚低的雷达,或者说是使敌人电子侦察机难以侦察、分析、跟踪,以及使反辐射导弹定位精度降低的雷达.它是适应电子战——反电子侦察、抗干扰、反反辐射导弹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概念.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子侦察卫星侦察的特殊性,针对其侦察特点,衍生了很多以削弱电子侦察卫星侦察效能为目的的卫星电子干扰。文章针对卫星电子侦察存在的弱点,分析了提高卫星侦察截获辐射源信号的功率措施,星载设备完全截获辐射源信号的测量条件措施,卫星完全截获到辐射源信号后的分析,以及对可能受到的反电子假目标干扰而提出的对抗措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提高卫星侦察效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达辐射源进行准确识别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主要包括对雷达辐射源个体信号、雷达辐射源型号的识别.系统地介绍了当前用于识别雷达辐射源个体信号、雷达辐射源型号的几种常用方法,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重点提出了脉内特征在现代雷达辐射源识别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当前这一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模糊隶属度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达辐射源识别中,一般采用隶属度来衡量知识参数和侦察参数的相似性,并以此进行识别,其难点在于隶属度函数的确定。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脉间特征参数和脉内特征参数隶属度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综合特征权值的计算方法,对雷达辐射源进行加权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识别效果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辐射源细微特征用于个体识别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辐射源细微特征应该具有的基本特性,并给出了辐射源的(潜在)细微特征参量、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限制条件.然后,给出了辐射源细微特征差异、参数测量精度与正确分辨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判断细微特征差异能否用于个体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作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狄里克莱(Dirichlet)过程混合高斯模型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方法。通过将Dirichlet过程与高斯模型相结合,得到的Dirichlet过程混合高斯模型可以自动学习混合高斯分量的数目。将该模型应用于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可以自动确定电磁环境中雷达辐射源的数目。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在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目前雷达对抗系统面临的辐射源识别精度不高、智能化水平低的特点,将自学习理论引入到雷达对抗系统中。提出了基于GA(GeneticAlgorithm)的自学习算法,实现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的特征参数“前件”条件下,通过这种自学习方法得到的正确识别率高于其他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雷达辐射源的正确识别率以满足航空电子对抗需求,提出基于非线性器件特征的辐射源识别方法.在非线性失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谱再生现象的观测,对非线性器件的功率级数系数进行了估计,由于不同的雷达系统设计和随机组装,因此这种特征对每一辐射源是唯一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特征提取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可以获得高的辐射源识别率,证实...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个体辐射源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分析的个体辐射源识别新方法.首先用双谱分析法提取信号的双谱对角切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大量训练样本特征中挑选低维、低复杂度的特征矢量,并融合对分类具有显著贡献的辐射源属性参数作为识别特征矢量.最后采用势函数分类法实现雷达辐射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谱的识别法能...  相似文献   

16.
提取辐射源信号指纹特征,经分类处理后以识别对方同型号辐射源中的不同个体,这已成为电磁空间交战各方常用的技术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保己方辐射源信号指纹信息的安全,同样是电子对抗中电子防护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在对辐射源信号指纹特征提取方法与表征要素归纳总结之后,提出了基于预失真处理的指纹信息隐藏、按照预设模...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联合参数建模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代雷达采用复杂体制造成的不能正确识别辐射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参数建模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对辐射源进行脉冲等级和统计参数等级的联合建模,然后将联合参数模型用于识别过程中,基于特征参数的不同描述模型构建不同的识别算法,其中特征参数的联合建模思想是本方法的核心。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的建模和识别。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欣  何友  衣晓 《宇航学报》2005,26(5):612-615
针对雷达信号环境,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模糊评判矩阵并进行合成运算来计算表示辐射源相关程度的模糊集,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决,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多义性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将它与经典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方法性能明显优于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用于雷达辐射源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从密集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分选和识别出特定雷达辐射源信号,是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威胁复杂雷达信号的先验信息,引入数据挖掘领域时间序列相似性快速匹配原理及其滑窗技术,提出了一种适于复杂体制雷达信号快速匹配识别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