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10月19日,三○三所成立40周年日。40年,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岁月。穿过40年风云变幻的征程,经历了40年艰苦卓绝的考验,我们三○三人写在大地上的是一串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闪光足迹;印在世人眼中的是一幅意气风发、勇立潮头的豪迈英姿;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创业、团结拚博,开拓进取的壮大之路……我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防1016计量站所在地,承担着国防领域中精密、超精密加工和测试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任务。因此,我所不仅…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14日,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验收会议。在2002年11月2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评审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查验了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各专家组评估意见,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具备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符合验收大纲的各项要求,同意验收。建议批准该实验室投入正式运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通过验收$303所综合室  相似文献   

3.
创刊词     
在航空航天部、部机载设备总公司、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过认真的酝酿和筹备,一个面向整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行业的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今天和大家正式见面了。在这里我们向读者、作者及关心和支持这个刊物的各级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刊是在原三○三所主办的《航空精密机械工程》和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主办的《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两个刊物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其宗旨是宣传、交流和推广航空机载设备  相似文献   

4.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第三次理事会议于1990年4月3日至6日在303所召开,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行业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第一次编委会,部、研究院、机载设备总公司、科技公司、航空学会的有关领导、“中心”理事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委共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有关领导对“中心”工作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中心”成立二年来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对“中心”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3月7日,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一航精密所正式挂牌。中国一航副总经理顾惠忠和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张聚恩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在揭牌仪式上,顾惠忠肯定了一航精密所以往做出的努力,希望他们把握机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国家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加快前进的步伐,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及时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抓紧人才队伍建设,出成果、出人才,为科技生产,为型号发展服务。新组建的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要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精密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基地,提高应用基础研…  相似文献   

6.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系中航工业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制造和精密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技术与设  相似文献   

7.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工作会议于1990年5月7日~10日在北京三○三所召开。来自航空机载设备厂、所、院校29个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本刊首次通讯员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刊物的专业范围和通讯员职责,正式建立《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网,落实刊物的组稿计划。会议对部、院、机载设备总公司、各有关厂、所、院校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  相似文献   

8.
精密制造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列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应用的重点。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国家重点工程与型号的任务需求为牵引,紧密围绕航空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任务,长期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多个型号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技术学术带头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近年来您所在的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所取得主要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情况。杨辉: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及检测基础技术研究,专用装备及工艺研发,近年来承担了国防863及973计划项目、国防科研与预研项目及集团公司的大量科研生  相似文献   

10.
杨辉.博士,研究员,先后师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董申教授,303所的吴明根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的李圣怡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超精密加工枝术研究,现任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精密加工机理,超精密基础元部件及集成技术、超精密加工工艺研完等.  相似文献   

11.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4):60-61
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由教育部批复立项,2007年7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定位于先进制造领域中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机械制造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需求,聚焦高性能零件精密制造,重点围绕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精密测量与加工过程数字化控制技术、微系统与微制造技术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1987年5月26日至29日在三○三所召开了《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学术交流会》。这个交流会是由中国航空学会辅机制造、精密加工工艺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精密机械学会精密工艺及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和工厂的32个单位55名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 ,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该所此次参加珠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航展的主要单位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集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及等离子加工技术于一体 ,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三束加工技术的研究单位 ,目前实验室的总体综合实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  相似文献   

14.
军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交流会2007年7月24-26日由航空超精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主办的将在“军工精密及特种加工技术交流会”苏州(暂定)举办。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委会议,出席的有部、院、总公司领导和全体编委。这是本刊被批准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的首次编委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创刊以来的工作和讨论明年的工作计划。全体编委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能反映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面貌,较好地突出了“精”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航空构件成形与连接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围绕航空发动机、大飞机、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级教练机等飞行器开展关键构件成形与连接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的开发、应用。实验室充分利用学校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航空产业急需的关键航空制造技术开展研究,以突破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瓶颈、建设一流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航空制造先进焊接技术、航空构件精密成形技术、高效高精密加工技术和航空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建立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研发高精尖装备,并以项目为牵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工业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建的“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防科工委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坐落在北京东郊八里桥航空工艺研究所内,1995年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向国内外开放。高能束流加...  相似文献   

19.
(总第153一158期)·编述.l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搞好 科研成果商品化工作No.12航空电器微小零件的制造特点N匕.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业No.24以可靠性为中心,提高航空电子产品的质t NO.25加速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NO.36振兴模具行业之我见N6.37坚持科技进步.为实现“科技效益型”企业而努力No.48发扬创业精神努力发展航空附件No‘59关于制造技术的投人Nbj10提高制造技术水平是件大事No.6 ·精密加工。1国外微细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在航空 机载设备制造中的应用N心.12激光陀螺反射镜基片精密抛光技术的研究No.13…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于1999年6月23日正式批准了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的“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1)提高航空行业数控技术水平及综合效益的工程支撑技术;(2)扩展数控技术对新型号研制的适应性,提高数控加工质量的数控工艺;(3)研制航空工业所需的关键数控机床及数控设备。其主要建设内容为:通过引进高水平的设计开发工具、网络系统、关键测试分析仪器,完善集成化的实验环境,增强关键工艺验证及设备制造能力。该重点实验室由工程支撑技术单元、数控工艺技术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