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美军机载电子攻击力量建设发展战略和构想,以及美军各军种对电子攻击型无人机的需求和建设思路。从选型和有效载荷两个方面讨论了美军主要电子攻击型无人机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子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优势。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地球地地弹道导弹叶名兰地球(Prithvi)导弹是印度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地地弹道式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战场支援和纵深打击。该导弹是已列人印度“综合导弹研制计划”(1993年开始实施)的一种攻击型武器,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负责设计、生产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饶彬  肖顺平  王雪松 《宇航学报》2011,32(8):1813-1818
基于微波暗室静态测量数据,结合弹道学理论,分析了战术弹道导弹(TBM)弹头在再入段的运动学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表明,典型战情下再入舱的RCS比弹头目标的RCS大10~30dB。当采用LFM波形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旁瓣遮掩效应,即脉冲压缩后末修舱的旁瓣会遮掩邻近微弱弹头目标的主瓣,导致弹头漏检。从理论和仿真的角度分析了相关设计参数(例如带宽)以及伴随物相关参数(速度、相对距离、相对RCS等)对弹头目标CFAR检测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检测性能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弹道导弹武器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间,环绕弹头的有效攻击和拦截展开了越来越剧烈的斗争,弹头为了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所形成的严酷威胁环境中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攻击,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的配置,发展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简要地论述了弹头电子信息装备发展的必要性、内容和发展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战略导弹制导精度、多头分导技术以及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陆基固定基地导弹的生存能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容易遭到摧毁。因此,六十年代以后,美苏都大力发展潜地导弹,并且不断提高潜地导弹的射程,以增加导弹核武器的生存能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导弹长度和直径受局限的条件下,潜地导弹已从中程单弹头发展到远程多  相似文献   

6.
空间与弹道导弹系统电子攻防对抗航天武器系统对抗技………………………………………………………………………………术陶本仁(1-3)对NMD漏洞探…………………………………………………………………………………析吕久明(1-28)对美国MD系统地面雷达的对抗方法研………………………………………………究陶本仁,吕晓雯(2-1)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表面温度与红外突防研……………………………………究姚连兴,侯秋萍,罗继强(2-5)发展弹头电子信息装………………………………………………………………………………备李可达(2-7)国外地地弹道导弹电子…  相似文献   

7.
核爆炸能产生大规模和综合性的杀伤破坏效应。这是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弹头命中精度、比威力等战术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研究已成为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对于进攻性弹头,核拦截是迄今为止最现实的拦截手段,没有一定抗核加固水平的弹头,突防能力将是很低的。因此,国外对抗核加固研究工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8.
弹头包络球在红外突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弹道导弹中段红外突防弹头包络球法,简要介绍了弹头包络球的构造,定量分析了弹头包络球和空包络球在中段飞行时各表面温度的变化,得到由于包络球采用了镀金属的绝热材料,很好地实现了弹头的辐射遮蔽,真假包络球表面温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2)弹头机动再入技术白杨M弹头的核爆炸失效距离为0.5km,显著提高了抗核爆炸拦截的能力。同时,俄罗斯还多次称,白杨M弹头具有机动再入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使国外目前研制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难于拦截。美国空军声称,根据其对白杨M各次飞行试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再入解析预测制导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弹道参数的三维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借鉴牛顿迭代法的思想设计了速度倾角与航向角的迭代修正算法,并最终将其用于制导指令的生成。仿真结果表明,解析预测制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再入弹头的落点精度,且实时性强。此外,通过对不同制导参数下的制导性能进行分析还发现,制导步长取450-600米、精度参数取20-50米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弹头,尤其是弹头鼻锥防热是洲际导弹设计的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外曾提出过热沉、烧蚀和发汗三种技术途径。热沉技术常会使弹头过于笨重,故早已被淘汰;烧蚀技术因比热沉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现已被采用;发汗技术则因能保持鼻锥外形不变而著称,但也因其发汗技术复  相似文献   

12.
天基对地手打击动能武器再入解析预测制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弹道参数的三维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借鉴牛顿迭代法的思想设计了速度倾角与航向角的迭代修正算法,并最终将其用于制导指令的生成.仿真结果表明,解析预测制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再入弹头的落点精度,且实时性强.此外,通过对不同制导参数下的制导性能进行分析还发现,制导步长取450~600米、精度参数取20~50米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五、海神 C3海神导弹是美国海军现役潜地导弹主要型号。弹长10.4米,直径1.88米,射程仍为4600公里,发射重量29.5吨,弹头部分重907公斤。C3导弹射程虽然仍停留在 A3导弹的水平,但它的其他各项总体性能已有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变质心控制方式的再入弹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鹏  周凤岐  周军 《航天控制》2007,25(2):16-20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本文在推导变质心弹头的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方程组的特点并结合弹头再入过程中的气动、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给出了变质心弹头再入过程中宜采用的控制模式,为变质心弹头控制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苏从一开始研制战略导弹起,就把弹头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美苏在弹头控制技术上解决了许多工程设计问题,其中多弹头和机动弹头的发展便是这一技术领域中的代表性成就。  相似文献   

16.
“伯努斯”是博福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口径为155mm的炮弹,用以攻击远距离的坦克、AFV和自行火炮.它能有效地攻击装甲车辆表面的最薄弱部位.该炮弹重42.5kg.在射向目标区上方前,其电子定时引信开始使第一级分离.原先考虑,该炮弹携带3个子弹头,后因增强了弹头的穿透力而决定将之减少到2个.  相似文献   

17.
1999年8月2日,我国在本国境内成功地进行了国产新型远程地地导弹的首次发射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的回收系统圆满完成了弹头数据舱的回收任务。 据“参考消息”刊登的国外报导,我国这次试验的新型战略导弹的名称为东风31号,其射程8000 km,可携带小型化的核装置。  相似文献   

18.
1、国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拥有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庞大的战略弹道导弹.目前,美国大约装备有738枚战略弹道导弹(450枚"民兵"3和288枚"三叉戟>2),共有1652个核弹头.俄罗斯大约装备有491枚战略弹道导弹(陆基型号5种、331枚;潜射型号3种、160枚),共有核弹头1666个.法国与英国则保持有限的战略导弹规模,与美俄相比差一个量级.法国共有潜射战略导弹48枚,弹头数约200个;英国共有潜射战略导弹48枚,弹头数量不到200个.  相似文献   

19.
弹头微动特征是雷达进行识别的关键手段之一。针对雷达基于微动特征目标识别方法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模拟RCS微动特征的干扰方法。首先,描述了BM弹头的微动特征产生的原理,给出了弹头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模型。其次,结合微动特征和RCS模型,模拟具有微动特征的中段弹头动态RCS。最后,利用动态特征RCS模拟雷达回波信号,对雷达进行干扰。仿真实验表明,模拟RCS微动特征的干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国外常规弹道导弹的发展概况,研究了常规弹道导弹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其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