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距离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自动距离跟踪原理、对末制导雷达距离欺骗干扰原理、末制导雷达抗距离欺骗干扰通用原理以及提出的双波门自动跟踪抗距离欺骗干扰原理等,着重阐述了实现双波门自动跟踪抗距离欺骗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分析波门拖引式欺骗干扰效果的基础上 ,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并构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集 ,提出了一种波门拖引式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准则及方法 ,并对这种方法提出了看法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效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分析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原理的基础上 ,将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效能分析分为两个阶段 :搜索段和制导段。提出了用激光导引头将干扰信号认同为制导信号概率和超前同步干扰信号进入波门概率来分别度量搜索段和制导段的干扰效果 ,得到搜索段和制导段干扰概率的表达式。最后讨论了超前同步干扰信号的超前量对制导段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GPS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分析转发式欺骗干扰系统的实现结构,并通过仿真检测验证了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无抗欺骗干扰措施的GPS C/A码接收机,转发式干扰机只需要很小的转发增益,即可达到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干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高重频激光干扰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导引头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用陀螺稳定式激光导引头作为稳定跟踪系统,实验验证了高重频激光的干扰效果。最后,提出了采用这种干扰方法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概述激光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激光测距距离欺骗干扰技术、激光制导武器有源干扰技术、激光近炸引信有源干扰技术、激光致盲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等。  相似文献   

7.
依据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的工作原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假目标的选择、束散角的选择、干扰机和假目标的配置等三个方面,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在作战运用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光斑小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中,大气湍流、结构设计误差、平台扰动等因素为链路的精确对准和精密跟踪带来了困难。为提高激光链路的跟踪精度,首先对光斑跟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继而对跟踪算法做出改进。针对跟踪目标特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板目标相关跟踪算法,并搭建了基于粗精复合轴跟踪系统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当前常用跟踪算法相比,该设计处理速度可达 1 kfps,目标跟踪位置与真实位置基本重合,目标跟踪准确率高于98%,在处理速度、跟踪准确率与算法鲁棒性上均有较大提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低截获概率雷达转发式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扩频调相连续波体制低截获概率(LPI)雷达具有主动式隐身性、低截获概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平方倍频算法和DRFM(数字射频存储)技术的LPI雷达转发式欺骗航迹干扰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测频接收机无法检测隐藏在基底噪声下的LPI雷达信号和对LPI雷达进行转发式欺骗航迹干扰的问题.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0.
激光跟踪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对于总装精测过程中大体积及复杂形面的航天器测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并通过激光跟踪仪水平角与垂直角在不同位置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给出了激光跟踪仪最佳测量角度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G P S导航是现代精准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而对其导航定位的干扰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GPS的干扰分为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两大类。压制式干扰的优点是干扰功率大,技术实现难度小。但是随着针对GPS系统的多种抗干扰措施(包括提高发射功率、采用新的码机构、接收机采用空时二维滤波等新的信号处理算法、点波束与高增益美国军用接收机结合等)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压制式干扰的难度。而欺骗式干扰则可以克服压制式干扰的这些不足,其分为产生欺骗式干扰和转发欺骗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激光告警和干扰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增强四波混频法实现对激光制导武器一体化告警和干扰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定量计算了干扰激光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单脉冲跟踪雷达在跟踪目标时有比较好的抗角度干扰的能力,但抗距离拖引干扰就显得差一些,而距离拖引干扰会使雷达增大测距、测角误差。为了解决这一干扰问题,本文介绍了抗距离拖引干扰的几种技术措施:边沿跟踪、距离保护波门、宽波门跟踪、利用搜索雷达的目标距离信息反拖引干扰、人工反距离拖引等。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与射频通信相比,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保密性能强、终端功耗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当前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空间激光通信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技术挑战,如大气湍流导致空间激光通信的信道情况十分复杂,复杂的信道会引发信号光强度起伏剧烈,信标光跟踪与瞄准困难,接收端的信号光场波前畸变严重等。为了提升空间激光通信在复杂信道环境中的性能,学者们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到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多项研究表明,深度学习在空间激光通信的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信号处理与检测,信标光捕获与跟踪以及波前畸变探测与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做一全面梳理,并对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欧洲半导体激光星间链路实验(SILEX)计划及其后续空间激光通信的概况,分析SILEX计划中瞄准、捕获与跟踪(PAT)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性能指标,研究其PAT策略,给出了星间、星地激光通信的试验结果;梳理出中国发展空间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中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传输的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6.
SAR二维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扰方法:SAR二维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给出了干扰的基本原理和干扰信号模型。该方法通过转发二维间歇采样后的SAR信号,使得SAR回波在距离向频域和方位向多普勒域成对扩展,实现了对SAR的多假目标干扰,而且干扰同时具有欺骗和压制的双重特征。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秦莉  杨明 《宇航学报》2008,29(6):1883-1887
进行空间对接、空间光通信以及空间对抗等,需要在卫星间实现精确的捕获跟踪瞄准( Acquisition, Tracking, Pointing, ATP)。提出了用自适应RBF变结构控制方法实现捕获跟 踪瞄准系统中跟踪子系统的精密实时跟踪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性能。首先由Terminal滑模变 结构控制器实现快速稳定的跟踪,然后,通过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对系统中不确定干扰的上 界进行估计。并且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最后,仿 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速度波门拖引干扰机理及其拖引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以跟踪误差、压制系数、拖引时间和干扰成功率等作为拖引干扰评估指标的评估模型,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Matlab仿真对速度波门拖引干扰效能评估给予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理论模型和散射波干扰原理,提出了一种散射波干扰的实现方法——干扰机转发雷达信号散射波干扰,即干扰机接收到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后向成像区域照射,经地物散射的SAR信号,由SAR接收系统接收,形成散射波干扰.通过分析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模型,指出了影响成像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方位二次相位误差.散射波干扰能够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实现二维相干干扰,使机载SAR图像散焦,形成散焦图像压制干扰.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干扰机转发雷达信号形成地物散射波干扰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卫星导航接收机捕获阶段抗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欺骗干扰信号依靠功率优势可以使接收机误捕获欺骗信号,从而进入跟踪、解算环节,使接收机解算出错误结果.在捕获阶段采取抗欺骗干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接收机在后续环节抗干扰处理的压力.研究了欺骗干扰对接收机捕获阶段的影响,总结了基于上下限阈值和外部信息辅助的捕获阶段欺骗干扰检测与抑制方法,可为导航接收机抗欺骗干扰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