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聚酯模线接触晒相是现代飞机制造迫切需要普遍应用的工艺方法。由于目前世界银源紧张,公害问题较难解决,以及工艺复杂等原因,决定了我国航空接触晒相必须向非银盐方向发展。近几年,我部在发展、应用非银盐晒相方面取得一定技术经济效果,如:1,2,4感光树脂晒相已用于三个机种。但是,非银盐致命弱点就是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显影困难,上万块的聚酯模线、图板复制会加长飞机  相似文献   

2.
飞机模线样板的接触晒相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近年来,三结合编制组经反复实践,感光树脂晒相法在我部得到应用,它代替手工复制模线,使产品互换协调,缩短晒相周期,有利各厂协作。  相似文献   

3.
我从七十年代初起才认真准备从事科技创作,包括文字锤炼、收集资料和提高外文阅读能力等。可是从一开始就走弯路,花了两年多时间写成一部十万字左右的书稿,到处碰壁,以失败告终。于是改而写短篇,到1974年才在杂志上发表第一篇作品。再过四年,出版第一本专刊。又过四年,出版第一本书。与此同时,在《计量工作》、《计量技术》、《国外计量》、《国外机械工业》、《机床》、《机械工人》、《设备维修》、《北京机械》、《航空工艺技术》、《航空技术参考资料》、《导弹技术》、《航空标准化》、《导弹标准化》、《宇航标准》、《航天标准化》等十几种杂志上发表了作品九十余篇。还有一本书已  相似文献   

4.
部航空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部科技局和三○一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技术准备,决定成立由北航郭可谦教授和三○一所杨育中所长为主编的《紧固件连接设计手册》编委会。手册将于1989年6月完稿,199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根据部(71)三综字519号文的精神,于1971年11月召开了部标准横线样板的修订预备会议.按照会议的决定,成立修订组,由红安公司具体负责修订工作.修订组通过对有关单位的调查和发函征求意见,在各兄弟厂、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1973年5月完成了《模线样板》部标准报审稿。1974年4月三机部在江苏常熟召开了《模线样板》部标准审定会。号会代表经过了认真讨论和审定后,一致同意作为部标准发布。同时,在这次会议上对《模线绘制》和《样板制造》两项指导性技术文件也进行了充分讨论。这三项标准化文件巳于1974年12月经部批准发布。《模线样板》部标准编号为HB240-74。《模线绘制》和《样板制造》部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号分别为HB/Z13-74和HB/Z14-74。现将部标准《模线样板》修订中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月中旬,在黑龙江省国防工办召开的质量工作会议上,授于一二二厂五十三车间的《用正交设计法研制刻图模线晒制阳图工装黑色感光胶片》为质量控制成果一等奖。“波音737、747、767”飞机都采用了刻图工艺,淘汰了用鸭嘴笔绘制阳图模线的传统方法。“海豚”直升机的模线也全部是用刻图膜片刻绘的。与刻图工艺配套使用的阴晒阳胶片的研制任务,是部科技局一九八一年十一月青岛  相似文献   

7.
用明胶板画模线,从六十年代初起已采用至今。但在明胶板上画的模线内容仍然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钢针模线的内容,然后通过晒相,将其移在图板上,笔和墨水的问题、晒相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绘制的内容少,多年来习以为常。根据我厂绘制明胶板模线的情况,提出下面一些问题: 一、未能抓住此项工艺的主要内容在明胶板上绘制模线是对传统的模线样板工艺的一项重大革新。其作用详见示意图。从示意图不难看出:英国赫特菲尔得工  相似文献   

8.
由一二二厂等单位承担研制的“阴晒阳加色法感光树脂胶片”经过三年来的试验,已用于生产并通过部级鉴定。刻图模线是绘制在涂有漆层的聚酯薄膜片上面的一种阴图,亦称负象图。即图形的线条和标记是透明的片基本色,有透光性,而空隙部位是有色的呈阻光性的图。刻图模线复制二底图及移形必须采用“阴晒阳”技术。该胶片的研制过程中,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和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胶片性能不断改进,填补了航空模线晒印预涂型阴晒阳非银盐感光胶片的空白。为航空和各种阴图型工程图的复制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决定编写出版《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并列为“八五”、“九五”重点工作之一。该《手册》是一套构成内容齐全,用于指导发动机设计工作的大型系列工具书,将是我国40年来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的技术总结。它的编写出版对于承上启下,振兴航空工业,把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军、民机所用动力装置——涡喷、涡扇发动机与涡轴、涡浆发动机的研制需要,《手册》分为19个分册,约1600万字,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即1998年完成全套《手册》的出版工作。各分册分别由606所、608所、624所、614所、301所和北航等作为主编单位。  相似文献   

10.
《航空学报》将于1991年2月编辑出版一期《飞机结构抗疲劳与断裂设计技术》专刊(即《航空学报》1991年第12卷第2期)。该专刊主要刊载了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结构抗疲劳与断裂设计技术研究”系统工程(简称《AFFD》系统工程)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为新型军用和民用飞行研制提供成套抗疲劳与断裂设计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专刊包括:论文18篇;研究简报4篇及动态报道等总计约12万字。  相似文献   

11.
根据部关于修订《航空材料标准手册》的要求,我们组织了有关工厂的同志,经过调查研究,走访部分工厂,征求对编目大纲的意见后,于一九七三年初开始编写,目前已基本完成初稿。为了使《手册》满足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二版 ,在以国内外著名航空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王淀佐两院院士为首的顾问委员会的亲切指导下 ,由著名材料科学家颜鸣皋院士亲自担任主编 ,在 140多个单位 5 0 0余名编审人员历时 3年的共同努力下 ,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中国航空材料手册》汇集了由我国国家投入巨资、数以十万计的材料科学技术人员数十年来研究所取得的各种航空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成果 ,以及几十年来在航空工业设计、制造和材料应用中积累的珍贵性能数据。内容极其丰富、数据翔实可靠 ,是一套十分难得的实用手册。本《手册》包括了结构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航空工业历史上首套《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面世的过程。指出了撰写《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对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介绍了对于跨部门、跨单位的大型课题的组织方法;强调了发掘老专家的智慧是提高《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撰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邵箭 《国际航空》2008,(10):80-80
《航空发动机检验技术手册》继承了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出版的两套检验技术手册的精髓,总结了近三十年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积极吸收了国外航空发动机检验技术先进成果,具有知识丰富、内容严谨和科学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动态与信息     
《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七册工作会议在新都召开为了落实《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五次工作会议的要求(动字(1997)98号),在1998年6月底前,完成送审稿的目标。于1997年11月20~30日,在新都624所召开了部分编、审委手册审修改会议。第七册主编中国工程院士、624所总工程师刘大响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01所、611所、624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位编、审委。由于第七册进排气装置的专业面较宽,专业领域涉及三个飞机所、试飞院及发动机所。因此,初稿的修改分成3个组。第一组是进气装置,内容包括超音速进…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聚酯模线(又叫明胶模线)接触晒相法,就是通过感光、显影等哂相过程,把绘制的飞机聚酯模线一比一地复制到各种感光板而上,再用这些复制品来生产、检验工艺装备和产品零件的工艺方法。这项新工艺是飞机工厂样板生产中,加工依据的一次革新。这种方法是在一九六四年从国外引进的。  相似文献   

17.
…… 和您发表在《航空知识》第五期上的文章一样,您的回信丝毫没有说服力,既没有在飞机原理上说明问题,也没有您自己的东西。您给我介绍的三本书,我不会去找来看,但我认为您说的是真的。不过我认为从《国外飞机手册》上说的也是明摆着的。照您的说法,这手册的权威性也不小吧!它是把直升机归在飞机里面的。既是“飞机手册”,那里面包括的只能是属于飞机的飞行器了。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我部编写了《航空标准化工作手册》。该手册不但有新的内容和专业特点,而且还讲求实效。全手册共分六大部分:一、标准化工作法规;  相似文献   

19.
《航空专业技术量符号编制通则》、《飞机专业技术量符号》两项部标准的审定会和《航空附件专业技术量符号》部标准的讨论会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日至十六日在青岛市召开。  相似文献   

20.
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航空维修检测技术交流会》。有35个单位74人参加。会上宣读论文23篇、书面交流论文30篇、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综合介绍国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发展检测技术的途径和方向;二、研究讨论维修检测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三、总结我国航空维修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