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巍 《大飞机》2021,(10):12-21
愿做新中国航空的"燎原星火" 农历1919年2月27日,熊焰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一个教师家庭,原籍湖北省鄂县金牛镇(今鄂州市).1936年在汉口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航空机械学校.1937年底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南昌第三器材库工作.在学校学习和器材库工作期间,熊焰接触到不少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阅读进步书刊,逐渐对共产党有了认识.1938年秋,他带着南昌地下党组织的介绍信,以探亲为名,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后又辗转到了延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到延安以后,在延安抗大二大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两年,1941年起在中共第一个航校——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延安安塞航空学校)任物理课教员一年、在延安绥德抗大总校工作两年、在延安瓦窑堡抗大三大队任数学教员一年.  相似文献   

2.
匆匆地去了、又匆匆地走了。带走了一些收获,也留下了一丝眷恋。望着巍巍宝塔山,聆听着潺潺的延河水,既有深情的激动,又有难以名状的沉思。这激动使我久久不能忘记在延安的每时每刻;而沉思又使我感受到了应承担的责任。 是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五十年前,热血青年来到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而五十年后络绎不绝的青年也来到延安,在寻求着信仰、生活的真谛。不同的历史环  相似文献   

3.
1930年2月28日,南京政府的一架美制钱斯·渥特02U—4型侦察机(副名“海盗”或音译为柯塞)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遇雾迷航,迫降于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宣化店(今湖北省大悟县)境内。边区领导人徐向前接见了飞行员龙文光并鼓励他参加红军。龙文光参加红军后被任命为边区苏维埃政府航空局局长。  相似文献   

4.
圣地情思     
“我爱延安路,延安路坎坷不平,延安路撒满风霜……但这正是我们民族所走过的路。” ——摘自一位诗人的话 八月底,单位组织去延安作社会调研。这对我来说,是平生第一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雪雨风霜!然而,历史的舞台上却有着何其惊人地相似!延安,这块养育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摇蓝,曾如启明星一般驱散了黑暗的迷雾,吸引了众多的热血志士。今天,他又张着那并不宽厚的母亲般的胸怀容纳着一  相似文献   

5.
刘博文 《大飞机》2021,(5):64-65
《怎样做好财政工作》是陈云同志1945年2月在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工作检讨会上的讲话,是陈云同志对边区财政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如今,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陈云同志在讲话中传达出来的理念和经验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冠 《大飞机》2023,(8):64-67
<正>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一点也没有技术大牛的老成,然而他却拥有许多身份,试飞工程师、设计优化试飞团队负责人、技术评审专家。如今,这个出生于湖南株洲的小伙子,又担负起三级专业副总师的角色。2009年,22岁的殷湘涛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来到中国商飞公司后成为国内第一支民机试飞工程师团队的成员。14年来,他每天与飞机为伴,攻坚试飞工程技术,助力大飞机翱翔蓝天。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年八月二十日,由我校青年教职工及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的近百人社会实践考察团,向延安进发了。 “有机会一定要去趟延安!”这是我已久的心愿。因为我曾听到过:“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有巍巍宝塔山;延安有滔滔延河水;延安有香喷喷的小米饭;延安有藏马列主义的窑洞”……如今,我即将身临其境,怎能不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呢!  相似文献   

8.
《航空史研究》39期上登载了程不时同志关于运十飞机设计和试飞过程的文章。我是搞飞机工艺的,就我接触的一部分谈谈我对运十飞机试制中的感受。 运十飞机在七二年试制时,西工大发动了飞机设计教研室和飞机工艺教研室的几乎全部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开赴上海5703厂。飞机设计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运十的结构设计,飞机工艺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运十的工艺审查、型架设计与制造和装配工作。我曾参加延安一号客机的机身、延安三号直升机的座舱与尾撑和井冈山四号客机的机身的装配工艺工作,这次是负责运十飞机机身第三段的装配工艺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怀念我们敬爱的老师长刘善本同志遇难25周年而作。 “文革”期间的1968年3月上旬,空军学院原副教育长刘善本同志因给邓颖超同志写信反映原空军司令员吴法宪等人在空军的一些问题,此信被吴法宪截获,即对刘设立专案进行政治迫害,武斗肉刑,残酷迫害致死。我是刘善本同志的老部下,非常敬佩他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勇敢的作出驾驶B-24轰炸机飞向延安。在老航校埋头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不为名利,从教学领导干部到当教员,一样努力工作。建国后成立空军航校,又担负第一航校校长,1950年6月成立第一个战斗部队,他又任副部队长兼轰炸团团长。1951年他是我们的师长,他技术高超,当时的苏联顾问都佩服他。  相似文献   

10.
张惠长,广东中山市张家边区大环村人(1889—1980)。历任航空队队长、航空处处长、航空学校校长,西南空军总司令,南京政府航空署中将署长、国民党四届中央委员、驻古巴公使、中山县县长、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等职。他反对内战,主张抗日,是一个爱国者。他最突出的一次是为实现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开展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全国飞行,掀起了全国“航空救国”热。过去尽管有些零星报导,但过于简单,现特作详细撰述,以怀念这位杰出的归国华侨飞行家。  相似文献   

11.
回延安     
圣徒朝圣“麦加”是无限虔诚的表现,而我们不是宗教圣徒,却去朝拜圣地——延安,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寻找失落的东西…… 历史上经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五十三年前,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在通往延安的黄土路上艰难地跋涉着,他们冲破拦截和封锁要去延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今天大批的工人、干部、学生、知识分子又出现在通往圣地的路上,去寻回一度失落的东西——延安精神,为此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回延安”的热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动压头比系数定性设计最佳化的同心环喷嘴.为加强喷嘴与喷嘴之间的混合,设计左右旋的中心离心式氧喷嘴,取消边区小孔和低混合比的边区喷嘴,使整个头部为均匀混合比.这样设计的喷注器获得较高的性能.地面热试车数据表明燃烧效率达0.983,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再一次来到延安红色革命纪念地,着重强调要代代传承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探索、总结并传承至今的崇高精神信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既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引领大学生奋发有为的应然之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方式方法、健全考核考评机制,能够更好地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屏山是位篆刻家。 更多的时候,他在书画圈是位非常活跃的活动家。我以他的名字制成"屏上千秋月,山中一局棋"对联,不到3个月,海上四、五十位书画家都为他书写了这幅联。他有许多朋友,而且和许多朋友有消磨过许多时光的场面。有几次,在那样的场面上,我见过他凭借  相似文献   

15.
曾培炎:加强体制科技创新推进我国大型飞机研制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11月13日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专家进行座谈。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开发,推进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着力突破航空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型飞机研制不断取得新成果。在听取方案论证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后,曾培炎说,方案论证委员会成立以来,克服各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科学论证,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大型飞机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心、支持重大专项工作,发挥好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大型飞机研制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46年6月曾赋诗说:“刘善本,性本善,驾着飞机反内战。”刘善本同志原是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飞行员,作战训练参谋。1946年6月26日。他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不顾个人安危,冲破重重封锁,毅然驾驶B—24重轰炸机飞向革命圣地,这是国民党空军第一个驾机起义参加革命部队的飞行员。今年6月26日是他起义50周年纪念日,刘善本驾机起义的情况家喻户晓,而飞到延安之后近几十年的情况却鲜为人知。我是他的老部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空军第四混成旅、空军第十师、空军学院等单位。都与他工作、学习在一起。在“东北老航校”改装双发高练和在空10师的图—2型轰炸机上进行夜航训练,他是我的飞行教官。比翼齐飞多年,彼此交往甚密。现将他参加革命之后的情况,介绍几个主要片断,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创业史上有一个人曾在飞机制造、试飞研究及飞机设计三大领域作出过奠基性的贡献,对中国自行研制大型客机作过不懈的努力.他19岁投奔延安,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熊焰.以后,这个名字就写进了新中国航空建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过程中所孕育的革命精神。近十年来,学界围绕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当代价值和弘扬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要进一步展开延安精神研究,需从加强延安精神的生成逻辑和传播路径、深化延安精神与其它革命精神的比较、丰富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推进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创新运用和转化等方面着力,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1994年7月1日,民航总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光毅、副局长沈元康及民航总局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民航一所视察了工作。陈局长一行首先来到民航一所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庆祝建党73周年纪念会场。陈局长向刚刚宣誓的五位新党员表示祝贺,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二心二意,也不能半心半意,要很好领会。宣誓入党了,就必须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不是半生,哪怕退下工作岗位,每个人都要做合格的、真正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谈到一所情况时,陈局长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民航的发展关键在科技,在培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认为,理解历史与知识,离不开对空间的清理。了解牟桓的艺术作品,也需要了解牟桓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空间转换对其作品的影响。1997年,对于牟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年份,他从中国成都来到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身份认同、语言问题、生存环境和中西艺术的差异扑面而来,德国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对他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