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涵引气加力喷油杆冷却特性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新型外涵引气双层壁喷油杆的结构方案.共设计了不同结构尺寸的8种新型双层喷油杆冷却套,在流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换热特性和高温工况下流动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综合其引气和冷却性能,对比八种尺寸套管,选取了较为合适的冷却套管结构尺寸.并对这种尺寸的套管进行了油杆内壁温度沿杆高的变化、油杆内壁温度随冷却气总压的变化及油杆内壁温度随套管进口雷诺数的变化的研究.实验表明:可以有效从外涵引气(压差850 Pa时,引气量9 g/s),能够较大降低油杆内壁温度(冷却效率0.7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实际工作环境参数下气冷喷油杆内燃油结焦速率与沉积厚度等特性,建立沿喷杆轴向的一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换热与燃油结焦计算模型,获得了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结焦速率与相对结焦厚度等参数沿程分布。分析了燃油进口温度和质量流量对燃油结焦特性的影响,并与无气冷喷杆方案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燃油温度沿轴向逐渐升高,喷杆壁温在底端达到峰值。基准工况下气冷喷杆结焦速率和结焦厚度均沿轴向先升高后降低。结焦速率最大为26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0.6%。无气冷喷杆方案,在喷杆前端和底部各存在一结焦峰值区域。结焦速率峰值分别为398μg/(cm2·h)和807μg/(cm2·h),对应相对结焦沉积厚度8%和15%。固定燃油进口流量,随着燃油进口温度升高,结焦速率显著增大,喷杆内结焦总质量呈指数级增长趋势。固定燃油进口温度,进口流量越大,结焦速率略有增大,结焦总质量仅呈线性增长趋势。相较于无气冷喷杆,气冷喷杆可显著降低喷杆壁面与燃油温度,从而大幅抑制结焦生成。 相似文献
3.
4.
加力燃烧室双层喷油杆内冷却气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新型外涵引气冷却双层壁加力喷油杆的冷气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为双层喷油杆结构设计和冷却性能研究提供基础.通过对8套不同结构尺寸实验件的研究,得到了双层喷油杆冷却套管内气流流阻系数随来流质量流量的变化规律、流阻系数随双层喷油杆结构尺寸的变化规律和冷却套内气流雷诺数随进口总压的变化规律等.对8套实验件结果进行比较,综合三个因素最终选择了较为合理的新型双层喷油杆结构尺寸.这种尺寸的喷油杆流阻系数为1.2,迎风尺寸宽16mm较为合适,相同工况下冷却气的雷诺数最大.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问题,建立高温升燃烧室喷油杆热防护试验系统,设计加工三个不同尺寸隔热屏,探讨了进气温度、进气速度、供油压力、喷油杆布置方式和隔热屏方案等气动和结构参数影响喷油杆壁面温度、换热特性及油道出口燃油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进气温度为903K,进气速度为36m/s,压力为0.22MPa时,不安装隔热屏的喷油杆出口燃油温度达到的最高温度为435K,随着供油压力增大,燃油出口温度逐渐降低,但最低温度也超过375K。三种方案隔热屏均能够起到对喷油杆的热防护,能够降低喷油杆壁面温度和油道出口燃油温度,考虑热防护效果和结构重量等综合因素,方案二隔热屏效果最佳,燃油出口最高温度不超过388K。 相似文献
7.
8.
9.
徐志刚%刘贵才%李权%傅国如%陈荣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4):58-61
研究了某些发动机在使用中发生的两起加力燃油总管喷油杆断裂故障,通过断口分析,组织检查,喷油杆受力分析等工作,找出喷油杆疲劳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设计不佳,导致喷油杆根部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焊接缺陷是对疲劳裂纹的萌生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预防与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加力燃烧室燃烧段的壁温对飞机和发动机的安全关系重大,单靠数值计算是很不够的,目前主要靠测试取得。燃烧段通常是双层壁,加风罩则为三层。本文介绍了内外壁和风罩的温度测量方法及其试验研究。该方法对加力燃烧室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新机还是批生产发动机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二元模型燃烧试验设备上,采用红外热像仪对三种隔热屏在不同种工况下的壁温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加力燃室内燃气温度、冷却气温度和加力筒体壁温沿轴向变化的规律,得到了隔热屏壁面与冷却气膜间换热的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加力燃烧室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试验评估了X型加力燃烧室的流动特性和燃烧特性。其结果是:流动损失与经验关系预估值相符;稳定器的缩尺以及其后的回流区(稳定器头部进气)结构对稳定特性有重大影响;燃烧效率相对预估值低4-7个百分点;加力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较点火来得猛烈,相对冷却气量既随工况改变也随输油圈的工作情况改变;对全尺寸加力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烧蚀故障的研究结果,其中,有烧蚀故障现象的概述,发生烧蚀的原因分析,排除烧蚀故障的基本试验和设计工作中关于预防烧蚀的要点。本文对喷气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和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设计和排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倒(圆)角进口圆孔流量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径比 L/D =1.2 5 ~ 4 .0、进口倒 (圆 )角比W(R) /D =0 .1~ 0 .5的 10组不同几何参数喷孔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喷孔流量系数CD与流动参数和几何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进口为圆角或倒角都可大幅度提高其流量系数 ,而 4 5°倒角孔在W/D>0 .1以后 ,流量系数CD对倒角比不敏感。推荐在设计喷油杆或喷油环喷孔时优先采用进口 4 5°倒角孔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