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导引头位标器中双轴跟踪平台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了双轴跟踪平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齿轮组传动和钢丝绳传动的特点,建立起双轴跟踪平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齿轮传动误差模型和钢丝绳传动误差模型。模型的建立为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波束稳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会涛  杨军  朱学平 《航空学报》2013,34(2):387-392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已成为新型空空导弹制导系统的首选,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应用在空空导弹上需要首先解决导引头波束稳定的技术难题。本文基于波束指向在惯性空间不变性原理提出一种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波束稳定算法,对影响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波束惯性空间指向稳定并且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通过减小速率陀螺数据周期和波束控制周期,及引入速率陀螺传输延时补偿算法可以提高导引头的隔离度性能。  相似文献   

3.
某型导弹在外场测试时"允许截获、截获、角度预置误差Y和Z轴绝对值"不合格,返厂测试故障现象与外场测试一致.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故障分析和机理分析,确定故障原因是三自由度陀螺电机堵转无法正常启动,导致导引头稳定平台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本文可为排除同此类故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激光陀螺捷联惯性测量系统多采用机械抖动式激光陀螺,系统中各陀螺之间的抖动耦合会影响陀螺测量精度。如何减小陀螺之间的抖动耦合,是激光陀螺捷联惯性测量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三个正交激光陀螺组成的捷联惯性系统其频率配置已经有了许多研究,而有冗余安装陀螺的捷联系统其频率该如何配置还未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某型号五陀螺冗余配置的激光捷联惯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频率配置下陀螺之间的抖动耦合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五冗余配置激光捷联系统的抖动频率配置原则,在工程实践中,对捷联系统中陀螺的频率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激光陀螺抖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一种激光陀螺抖动闭环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中信号跟踪解调的思想,使输出的抖动驱动控制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激光陀螺抖动反馈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等,从而来维持激光陀螺的闭环抖动。该种抖动控制方法既具有模拟正弦驱动信号噪声小、谐波小和能量损失小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方波驱动易于数字化实现和方便加入噪声的优点。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了提出的闭环抖动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陀螺伺服测试,由于能真实的模拟陀螺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中的工作状态,而被广泛的应用,对于惯性级平台式陀螺来讲,优为如此。陀螺伺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陀螺的长期漂移性能和漂移系数分离。本文在建立双轴陀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转台上进行漂移测试和极轴翻滚的试验方案;分析推导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条件下,陀螺漂移测试和漂移系数分离的数学模型方程。本文分析推导的结论,是进行陀螺伺服测试的理论基础。该结论也经过了单轴伺服漂移测试的实际验证,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雷达导引头目标角位置模拟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利用阵列天线实现目标角度位置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雷达导引头目标角位置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工程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实现方案,包括天线阵设计、目标控制算法和误差特性、矢量调制技术和阵列校准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评价光纤陀螺平台的低频角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姿态解算的光纤陀螺平台低频角振动测试方法。首先,通过角振动台精确模拟载体的低频角振动状态,并通过光纤陀螺平台飞行导航过程中的断调平差分信号,实现平台框架角度信号与角振动台激励角度信号的数据同步;然后,利用平台式惯导系统的导航姿态解算方法,实时解算低频角振动过程中光纤陀螺平台的台体姿态,并通过坐标系转换得到平台基座系相对于地理系的实时姿态;最后,通过对光纤陀螺平台稳定回路的幅相特性分析,得到低频角振动激励下稳定回路的幅值和相位特性,实现对光纤陀螺平台角动态特性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9.
闭锁效应是激光陀螺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机抖激光陀螺采用机械抖动的方式使其工作在谐振状态下有效地减小了这一误差。为研究机抖激光陀螺的抖动特性,本文建立了该陀螺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抖动模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扫频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反映了系统的抖动动力学特性,合理可靠,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分析激光陀螺的振动特性奠定了基础,对提高激光陀螺的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拖曳式诱饵是对付防空导弹的有效手段.探讨了拖曳式诱饵干扰雷达导引头的角度跟踪系统和速度欺骗原理,介绍了国外拖曳式诱饵的研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W型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DPF-2型控制系统在W型发动机上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双轴摆动现象,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解决了该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该型发动机的燃油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陀螺是框架式导引头控制稳定平台和解算视线角速度的重要器件。随着微机械陀螺(MEMS)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框架式导引头,许多学者开展了对MEMS陀螺的研究来提高导引头的制导精度。针对导引头MEMS陀螺输出噪声大、滤波后延时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进行时变AR模型建模并与抗野值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对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将实时AR模型的结果应用到自适应抗野值Kalman滤波中进行随机误差补偿。经过仿真和实物测试,时变AR模型抗野值Kalman滤波的均值、方差、Allan方差的噪声项比原始数据减少了90%以上,表现出比Kalman滤波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跟踪丢失后无导引信号输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飞行控制策略:即在导引头稳定跟踪过程中通过目标被动定位算法实时估算其相对位置信息,当导引头跟踪丢失后,根据估算得到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惯导输出的飞行器实时位置、速度信息解算理论导引信号,以及该信号生成控制指令控制飞行器朝目标飞行。对导引头跟踪丢失后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目标被动定位结果收敛,跟踪丢失情况下飞行器飞行控制稳定,命中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固态光学陀螺的优势正受到一种新型的旋转质量装置的挑战,这种较低成本的器件具有良好的低噪声漂移及高可靠性的性能。微型战术陀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双轴陀螺,它采用先进的旋转质量装置的技术,以建立新的低成本标准。它具有不不带挠性支撑系统的调谐转子陀螺的低噪声性能。综合了球形动压气浮轴承及三轴永磁直流电机和力矩器的优点,设计成动态范围大于10^7的微型双轴陀螺。本文介绍了该设计及验证这种低成本下一代速率陀螺性  相似文献   

15.
张智永  周晓尧  范大鹏 《航空学报》2012,33(6):1044-1051
 针对陀螺稳定平台的漂移问题,建立了陀螺稳定跟踪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陀螺漂移的数学模型,指出稳定模式下包含常值漂移和相关漂移的陀螺低频噪声是影响稳定精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自适应实时估计算法,采用卡尔曼滤波框架和滤波器收敛判据,结合Sage-Husa滤波和加权Sage-Husa滤波算法,利用跟踪器跟踪静止目标时输出的脱靶量信号对陀螺常值漂移和相关漂移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系统模型和噪声特性均不准确的情况下使用,收敛时间小于3 s,估计均方差小于0.02 (°)/s,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商业市场中的动调陀螺(DTG)主要是作为一种低成本、小体积的双轴速率敏感器用在战术导弹上,且在这一领域被广泛应用。动调陀螺也适用于稳定光电瞄准线,尽管有关该领域的文献很少,初看起来,该陀螺似乎采用的是普遍应用于单轴积分陀螺中的相同的锁定回路技术,但不管怎样,它们还是存在很微妙但却很重要的差别,不注意这些差别可能会导致陀螺性能降低或失效,有关这些内容及DTG在瞄准稳定系统中应用的其它问题将被讨论,讨论内容也将包含工作原理,接口电路,锁定回路设计及光电系统中典型误差源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机载对地观测用三轴稳定平台陀螺安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顺  朱如意 《航空学报》2010,31(3):614-619
陀螺安装方式及相应的算法编排是稳定平台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机载对地观测用三轴稳定平台特点,提出了将方位陀螺安装在方位环上,俯仰陀螺和横滚陀螺安装在俯仰环上的陀螺安装方式。利用空间矢量分解理论分析了陀螺输出角速度信号的投影关系及电机控制信号的分配;基于稳定平台系统模型,对理想正交情况和考虑陀螺安装误差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此种安装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析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所提出的安装方式减小了稳定平台的机械尺寸,降低了稳定平台的重量和功耗,实现了三维角速度的正交测量,简化了三轴解耦控制算法。研究结论可为其他三轴稳定平台结构设计和陀螺安装方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中,其内回路采用陀螺速率稳定回路作为控制模式。本文基于传递函数对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陀螺相位滞后大以及扰动力矩对速率环的影响,利用超前校正补偿陀螺相位滞后,利用扰动观测技术补偿力矩扰动的影响,以提高系统速率环性能。  相似文献   

19.
陀螺稳定平台视轴稳定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伟  李奇 《航空学报》2007,28(1):191-195
 在运动载体上的光电跟踪系统中,需要采用建立在陀螺稳定平台上的视轴稳定控制。分析了平台结构和惯性稳定隔离原理。针对系统机械谐振、力矩耦合及电气参数波动等非线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复合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引入自适应调整因子进行控制规则和参数的在线修正,采用复合控制克服模糊控制固有的盲区,实现无差调节。在光电跟踪转台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隔离载体扰动,减小扰动造成的误差,保证视轴对目标的准确瞄准,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较强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20.
机载光电跟踪系统模糊控制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并对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陀螺稳定平台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通过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规则、参数以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并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基于 GA的模糊控制器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