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5,(4):5-5
本刊讯由中国科协和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4月1日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就“我国航天技术对关联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关于发展我国空天飞行工程技术”、“开展探月工程对我国  相似文献   

2.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有关航天产业社会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文中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归纳了航天技术产业的三个重要特性,并提出了区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一种原则;然后对航天技术产业的直接与间接效益建立了一种概念分类方案;最后强调了发展航天技术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特点,并为中国航天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新鲜事物",孕育于航天技术,成长于事业发展。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在圆满完成当时宇航任务的同时,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研究院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从最初的研究室民品项目开发,到设立民品公司专业经营,再到被确立为研究院两大主业之一,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从当时的萌芽,成长为现在研究院发展的支柱之一,产业方向和发展格局日益清晰,产业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逐步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航天工业是高科技产业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航天技术及其应用随之迅猛发展 ,各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普及航天技术与产品设计知识 ,我刊于 2 0 0 2年开辟了“航天技术与产品”专栏 ,向广大读者介绍有关航天技术发展与产品设计基本知识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有关航天器方面 ,我们特别邀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原型号副总师吴开林撰文 ,分期介绍卫星设计特点与任务、航天器总体特征及组成、航天器设计约束条件、轨道设计等 ,希望通过介绍 ,使读者了解航天器特点及基本设计要求。本期主要介绍卫星设计特点与各类卫星的用途及任务。  相似文献   

8.
2009年是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确保“十一五”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统筹谋划“十二五”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重点装备飞行试验和高密度发射等任务十分艰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面临着统筹好加速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巨大压力.这些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1):45-45
51亿元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能力,持续健全产业发展的保障,取得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新的发展佳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航天基地近30年来发展的事实为依据,列举大量事例,对航天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