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分析了影响其工效的主要因素:手指皮肤温度低于15.6℃会使工效明显下降,压力总是对手套工效有显著的影响,形状结构使手套工效存在±50%的差别,好的材料能改善手套关节点的特性.提出解决手套工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手套的形状和结构.从舱外航天服手套的设计、制作和增加辅助装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工效的方法.并从力量、疲劳、灵活性、触觉、活动范围和舒适性六个方面介绍了评价手套工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舱外航天手套对手动作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舱外活动时航天员手的作用具有无比优越性,众多自动装置或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事实出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舱外航天手套对手动作业影响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寻求解决手套防护要求与保持手部具有基本功能之间矛盾的一些医学工程设想。  相似文献   

3.
画说航天服     
航天服是航天员进入太空必须穿的服装,一般由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鞋子等组成。航天服可不是一般的服装,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按用途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分别有软式、硬式和软硬混合式结构。相比之下舱内航天服的结构与功能较为简单,舱外航天服的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4.
舱外航天服(上)13.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有何不同?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度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太  相似文献   

5.
武岩 《国际太空》2006,(12):23-24
1 美国航空航天局汇总的经验 □□所有出舱活动用的装备、设备和接口的设计,都应该满足出舱活动设计标准的要求.工程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越简单越好.东西不能放得太高,应该减少手的疲劳.尽可能增大操作空间,便于戴航天手套的手的操作.在设计每一项操作任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设计好航天员身体的限制和固定措施.所有设备和物品都应该是随时受控的,不会在太空中随便飘走.所有设备和工具的设计都应该标准化,特别是接口的设计更应该注意标准化.随着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也应该标准化.在设备和仪器的研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拆卸和更换这种设备和仪器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武岩 《国际太空》2006,(12):19-20
1 航天飞机气闸舱 □□航天飞机的气闸舱是比较标准的气闸舱,内径为1.58m,长为2m,内部容积为4.2m3,能同时容纳2名穿着航天服的航天员.前后有2个压力密封的舱门,内舱门与中层甲板舱相通;外舱门与航天飞机的货舱相通.舱门呈D字形,直径为1m.气闸舱的舱门具有以下特点:从舱门的2边都能锁上和打开;使用寿命达2000次;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用一只手就能打开和关闭;在前后方向上能耐受20gn的冲击力;压差在1.38 kPa时仍能打开舱门;开关的手柄最大能承受132N的力.  相似文献   

7.
高空代偿服充压后会限制人体的活动,为探讨在不同压力水平下代偿服对人体作业工效的影响,进行了力学工效分析,主要包括力量测试、基于Vicon460三维运动捕捉系统下的活动范围和操作灵活性测试,并且针对耐受性和灵活性进行了主观测试.结果表明:①代偿服加压对作业工效产生显著影响(P<0.05),肩关节、髋关节比较敏感,1.96 kPa下降幅分别达62.2%和42.3%,10.49 kPa下肩关节后展降幅最大,为83.1%,其次是颈关节转动,为63.3%;②上肢受压力影响比下肢严重;③力量测试影响较小(P>0.05);④主观测试结果与客观数据一致,能够反映人体对不同代偿加压值的反应.其结果可为高空代偿服的评价和性能改善提供基础性资料,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所要做的工作。航天员有时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比如对空间站外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对象是舱外的电子器件和机械部件。舱外维修时,航天员需要穿好航天服,然后打开气闸舱舱门,系上安全绳。气闸舱有内外两层闸门,及时  相似文献   

9.
伍灵戚 《国际太空》2006,(12):17-18
1 舱外航天服的设计要求 1.1 一般性要求 □□灵活性:舱外航天服的灵活性应接近不穿服装时身体的活动范围. 尺寸:为了尽量减少舱外航天服在天上的储存数量,舱外航天服应该可以调整尺寸大小,以适合不同身材的航天员穿用.特别是服装手套的手指、手臂、下肢和干躯的长短应该可以调整,以满足每个航天员的灵活性和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型环氧-酚醛树脂体系的固砂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低成本下解决低温油井中的化学防砂问题,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以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且无需其他固化剂的新型树脂固砂剂,并在固砂剂的研究基础上初步研制了树脂涂覆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树脂固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固砂剂可在50?℃的水浴中将砂石固结,固结砂样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率,而且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加,固结砂样的抗压强度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涂覆砂可以在酚醛树脂作为外固化剂的情况下固结,其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和羟甲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的反应是固化反应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2.
氯盐对碱激发矿渣净浆强度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掺加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2)的碱激发矿渣(KC)净浆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两种氯盐对KC净浆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G)、液相离子测定、水化程度测定等测试手段,分析两种氯盐对KC净浆强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掺量增加,KC净浆抗压强度提高;随着CaCl2掺量增加,KC净浆抗压强度基本不变.掺加NaCl与CaCl2的KC净浆中均生成含氯水化物水化氯铝酸钙(Fs,Friedel's salt),但Fs的生成对KC净浆强度无影响作用.掺加NaCl的KC净浆中氢氧化钠(NaOH)的生成是导致其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混合物中NaOH的存在提高了KC净浆的液相碱度,促进矿渣水化的进一步发生,进而生成更多的水化硅酸钙(CSH)使KC净浆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低速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存在威胁。对在搭接区域3个不同位置承受低速冲击的斜搭接接头进行冲击后拉伸试验,并分别建立胶接接头冲击及冲击后拉伸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背侧,造成的凹坑深度最大,冲击后拉伸强度最低;冲击位置在搭接区中部,凹坑深度最小,冲击后拉伸强度最大;冲击位置在搭接区尖端侧,凹坑深度及冲击后拉伸强度居中。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胶层损伤和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大范围扩展是导致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平-折-平(FJF)连接接头强度和失效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FJF连接接头强度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探究了此类接头在拉伸载荷工况下的失效形式和承载能力,同时分析了搭接长度对接头强度和失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的接头承载能力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均小于3.5%,具有较好的精度。不同搭接长度下,FJF混合连接接头相较于胶接连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强度均有提升。接头的强度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搭接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缓。搭接长度较小时,FJF混合连接接头失效表现为胶层沿搭接区的断裂和孔边挤压失效;搭接长度较大时,失效模式转变为层合板孔边拉伸断裂和胶层扩展至孔边的断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结构可靠性加严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结构可靠性试验的验证多是基于载荷应力和结构强度相互独立的假设问题,从应力和强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与度量出发,在二者均为正态随机变量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相关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加严试验验证方案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Copula函数和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实现相关条件下原可靠性指标与加严条件下可靠性指标的转化,适用于小样本情况下基于传统成败型试验方法评估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独立假设,应力和强度呈负相关时,会增加试验样本量且样本量随负相关程度减弱而减少;呈正相关时,会减少试验样本量且样本量随正相关程度增强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关键调节阀信息缺失是制约复杂管网系统可建模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调节阀建模研究的分类和总结,得出了多数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均处于等百分比与线性之间的结论;进而针对结构和节流特性均未知的调节阀,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息已知的基准阀门模型和有限的系统试验数据进行建模的方法。对核心机试验台气路系统中2个未知信息调节阀的建模与仿真表明:在常温0~1 400 s、低温0~1 240 s两种工况下,选用3种不同基准阀门模型仿真结果的差别低于10%,2个调节阀在47组件气路全系统仿真中的流量曲线与试验曲线之间的平均误差在15%以内,系统下游两支路的压强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之间的最大误差低于15%,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端框渐进损伤分析方法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合材料格栅加筋圆筒的上下端框,进行了3种不同尺寸和铺层顺序的端框片段模型的拉伸试验,得出其破坏形式和极限载荷.建立端框的有限元模型,基于不同的强度理论进行端框的渐进损伤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Zinoviev强度理论为基础,从破坏判据和刚度衰减两方面将其扩展为三维理论,并结合Hashin准则进行破坏模式的判断,形成了改进的Zinoviev强度理论,并以此进行端框模型的损伤演化分析和强度预报,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高涨,锂离子电池(LIB)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愈发广泛。为满足极端气候等特殊应用环境对储能器件的需求,LIB需拓宽其工作温度范围。从材料和电池结构角度详细总结了应用于低温条件LIB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限制LIB低温性能的根本原因;然后,分别从电解液的研发与优化、电极材料的改性和开发、新型电池体系的开发、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设计4个方面归纳并讨论了在低温情况下改善LIB性能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总结了低温LIB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新一代低温LIB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吉赫兹横电波室(GTEM室)是一种重要的电磁兼容试验设备,与传统的开阔场及微波暗室相比,GTEM室具有场强大、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设计了一个用于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的GTEM室,有主、副两个测试区域,其工作频率为DC-4GHz,可产生超过400V/m的场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