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棚梓 《航天》2014,(10):20-21
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往火星。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消息,4月8日,美国航宇局(NASA)局长丹尼尔·戈尔丁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后5年,载人航天飞行在NASA财政支出的百分比要减少,而不载人的航天飞行和大气层中的航空飞行的百分比要增加。” NASA雄心勃勃的探索空间计划,即把美国人再次送往月球和火星载人的飞行要暂停,戈尔丁说:“我们先把这些计划放一放,待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国家财政又能支付得起时再搞。”  相似文献   

3.
正NASA官员5月9日在载人火星探测峰会上表示,作为30年代送人前往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局可能会在20年代末派宇航员在绕月轨道上飞行一年。NASA助理副局长威廉斯说,NASA最近宣布,其眼下的载人火星探测规划包括在月球周围建设一座"深空门廊",以充当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所需操作和技术的试验场。他说,这座月球前哨站最终还会作为载人火星探测飞船的发射点。  相似文献   

4.
阳光 《航天》2011,(10):12-12
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莫斯科航展上说,该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联合开展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但他没有给出时间表,也未说明将使用哪方的飞船。双方联合开展的“火星”500载人火星飞行模拟项目已持续了442天,封闭在隔离设施内的志愿者还要在其中停留78天。俄欧的联合载人火星探测将面临美国的竞争。航天飞机计划结束后,NASA预计将会继续建造能用于深空探测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低地轨道人员运输工作将外包给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1,(5):46-47
NASA科学任务署行星科学分部主任格林4月18日说.NASA和欧空局将压缩原定在2018年发射两辆火星漫游车的计划,改为只造一辆漫游车,用其钻探火星表面,并存放所采集的土壤样品,以供最终运回地球。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1分,NASA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经过8.5个月的飞行,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并传回第一组火星照片。作为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最先进、最昂贵的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不仅将使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将为美国本世纪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计划验证关键的支撑技术。本文着重分析“火星科学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技术突破及其对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8.
<正>NASA正在研究一项"简洁"的火星样品回送构想,有望使该局在20年代末就能把火星岩样运回地球。该设想的侧重点是要尽快把由"火星"2020漫游车任务事先贮放的样品带离火星并带回地球。NASA主管科学的副局长泽布琛8月28日在一次会议上称,该构想能直奔如何在火星上着陆并从那里起飞这一"要害问题"。他说,作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19日,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根据计划,美国将于2018年前将4名航天员送上月球,此后逐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航天员常驻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送6名航天员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常驻500d。鉴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退役,NASA已选定由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改装的运载火箭作为今后载人航天的运载工具,而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探索飞行器(CEV)进入太空。其中,用于执行登月乃至登陆火星任务的CEV体积更大。目前,专家已着手设计月球着陆器,着陆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一个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四足着陆平台,上部则是将完成登月使命的航天员送回月球轨道的飞行舱。  相似文献   

10.
贺鹏梓 《航天》2011,(11):36-39
2012年虽然是电影中的地球毁灭之日,不过美国航宇局(NASA)还是打算继续实施自己的火星探索计划。NASA计划在2011年末发射一个大型漫游车到火星表面,用来进一步探究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是否可以供人类居住。这个漫游车名为“好奇”号。  相似文献   

11.
黄志澄 《航天》2014,(10):14-19
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 D 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 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12.
为使美国宇航员在2000年重返月球和在2010年前实现载人火星探测计划,美国政府于1988年3月底批准了美国航宇局(NASA)8.5亿美元的“探路者(Pathfinder)计划”,并于1989财年拨款1亿美元,主要用于验证和开发地球轨道以外的未来探测任务所需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虽然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就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来看,或许最终能够将航天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14.
美国NASA和俄罗斯宇航员于最近在莫斯科签署了两项有关载人空间飞行和火星探测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详细拟定了俄罗斯宇航员搭乘美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员搭载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合并对接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1,(10):27-31
自人类登上月球之后,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将是火星。本文介绍了目前科学家研究出的三种载人火星飞行方案,及美国、苏联和欧空局的载人火星计划,最后提出了载人火星飞行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17.
张雪松 《航天员》2013,(3):24-2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移民的行星。历史上人类对火星曾满怀梦想,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或移居的热门星球。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放弃星座计划后,指示NASA将载人航天的重点转向小行星和火星,其他国家也把注意力慢慢转向了火星。新的航天形势下,各国民间也出现了一波载人火星任务的新高潮。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回顾人类探索火星的起源及其历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宇局专家10月26日宣布,该局将在今后15年内执行6次重要的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但他们拒绝推测何时会派人飞往这颗红色的星球。根据这项新制订的火星探测计划,从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送回地球的探测任务将至少推迟到2011年。天文学家原  相似文献   

19.
年初,俄罗斯Babakin中心、空间研究院官员和漫游车制造商在美国加州参观期间,同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火星着陆器计划的官员就在俄漫游车上搭载美国微型漫游车的可能性进行了磋商。 去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美时提到的在俄罗斯1994年火星任务中搭载另一个美国着陆器的计划已搁置。目前,1994年火星任务只有2个俄罗斯着陆器,其中一个将载带美国土壤氧化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2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58-5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在2012年火星探测任务中,尝试用一种全新的令人惊异的技术使最大的漫游车降落在火星表面,科学家们希望借此了解火星能否支持生命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