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青 《国际太空》2010,(4):23-27
<正>"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于1958年5月胜利召开了。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两次提到卫星问题。他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相似文献   

2.
焦勇 《太空探索》1998,(3):30-33
毛泽东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航天活动的序幕,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美国深感震惊,决心奋起直追,于1958年2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重量仅有8.2公斤。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他还诙谐地说,我们要搞就搞得大一点,不要甩鸡蛋大的。1958年正是“大跃进”,各行各业放“卫星”之年,中国科学院曾  相似文献   

3.
正在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在钱学森提出"需要一些年轻理工毕业生加入其中"的背景下,1959年,24岁的我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个"神秘单位"——581组。这个组当时负责拟定新中国人造卫星规划,组织和协调人造卫星、火箭探空业务。钱骥说将来要搞上天的事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国科学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迎来了50华诞。5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为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秋成立了581组,即今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前身。  相似文献   

5.
《空间科学学报》2008,28(3):F0004
2008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迎来了50华诞。50年前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为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秋成立了581组,即今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苏联侦察卫星的起源,至少要追朔到五十年代初期。1951年,在美国兰德公司发表关于卫星用于侦察的报告时,苏联科学家们同样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和研究。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问世,人们已经看到了空间侦察的曙光。 1960年8月11日,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者-13首次回收成功,验证了从地球轨道上回收胶卷舱的可行性。苏联对此感到异常不安,  相似文献   

7.
据1987年美刊推测,在苏联“能源”号火箭试射成功后,苏联即将用它发射航天飞机。还有报道说,法国“斯波特”卫星已拍摄到苏联航天飞机的发射台及其降落跑道,甚至说,苏联的航天飞机现已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侧面上,似箭在弦,一触即发。对此,苏联既不否认也不证实,只是通过苏联空间研究所所长萨格捷耶夫之口说,苏联不搞美国那样的航天飞机,认为它不经济,但承认苏联作过几次航天飞机试飞。  相似文献   

8.
(1)名称: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 (2)所在地:HQ:400 MarylandAve.SW,, Washington, D.C.20546 (3)职员数:24466名(专职人员计23685,兼职人员781) (4)设立经过:从1957年7月到1958年12月正值国际地球观测年,苏联与美国宣布发射观测用小型人造卫星,从这时起空间时代正式开始。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即人造地球卫星-1号。4个月后,在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但探险者-1号的重量不到苏联的1/10。为此,美国国会研究改组原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并制定新政策。当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设立担任空间  相似文献   

9.
苏联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有可能搞载人登火星,说苏不想采用能够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把人送上空间站。苏联宇航员波波夫和柳明在礼炮一6空间站上连续生活和工作185天之后,已于今年1。月11日12点45分乘联盟  相似文献   

10.
李元 《太空探索》2007,(6):60-61
50年前,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地平线上升以后,人类的太空时代来到了。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说的那样,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总不能老是呆在摇篮里……后来,许许多多的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宇宙飞船纷纷飞向太空.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为太空探索进行了大量工作,也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苏联,航天员、美术家都用他们的彩笔描绘了太空美景,甚至是画家亲眼所见、亲手捕捉的那些太空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欣然 《太空探索》2007,(2):56-59
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上天的那个晚上,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里一片灯火辉煌,50多位科学家正出席国际地球物理年火箭和卫星会议的鸡尾酒会。忽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人们的交谈。“我要向诸位宣布一件事,”《纽约时报》的沃尔特·沙利文敲打着手中的酒杯大声说:“我得到一个消息,一颗卫星正在9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我想我们应该祝贺苏联同行们取得的这一成就。”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在场的美国科学家们的谈兴和酒兴被一扫而光。第二天,当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传遍美国后,公众普遍对美国在这场竞争中的表现感到气愤和失望。面对…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30日美国科学家、企业家及发明家格雷戈里·奥尔森和“国际空间站”第12宇航组的航天员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空间站。他成为继2001年丹尼斯·蒂托和2002年马克·沙特沃斯之后的第3位付费太空游客,也将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之后的第1位付费太空游客。为此太空探险公司使用了格雷戈里·奥尔森(GregOlsen)姓名的开头2个字母G、O,把他的这次任务命名为“走向轨道”(GOtoOrbit)。奥尔森对太空和未来的兴趣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后,他就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节 人造卫星返回地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有能力回收人造卫星。这是因为,送人造卫星上去不容易,收回来更加困难。人造卫星要能完全返回地球,必须克服许多困难,闯过五道险关。正是因为回收卫星要克服许多困难,人们总是想办法尽可能减轻回收卫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人造卫星的结构是卫星的基础,它就象一个建筑物的骨架,支托着星上的全部仪器和设备。建筑物的设计要尽量满足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人造卫星的结构设计要尽量做到质轻、可靠、便于操作。卫星的形状人造卫星是装在运载工具头部发射入轨的。由于容积有限,卫星的尺寸不可能做得太大。尽管如此,在这个有限的尺寸范围内,人造卫星仍然可以制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球形和接近于球形的多面体是初期人造卫星常用的外形。我们知道,对于同样一个体积而言,在各种形状中以球形的表面积为  相似文献   

15.
赵洋 《太空探索》1999,(6):18-20
今年7月20日是人类登月成功30周年纪念日。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说了那句家喻户晓的话:“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动员了30万名科技人员,投入255亿美元资金才抢在苏联前面迈出了这一步。那么拥有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宇航员,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的苏联又怎么在登月竞赛中落在了美国的后面呢?前苏联政府一直否认自己有登月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当事人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苏联的确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登月计划,而且距成功仅一步之差。  相似文献   

16.
自1957年10月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小型人造地球卫星使整个西方世界感到震惊以来,航天工程师一直在致力于设计功能更强的人造卫星。 多年来,随着卫星功率和通信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体积变得越来越大。美国国家侦察局(NRO)目前运  相似文献   

17.
在80年代初期,美国刚刚开始使用航天飞机飞行,苏联就己拥有7个礼炮号和1个和平号空间站,使苏联载人空间飞行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苏联一直在空间活动上保持着几个第一: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第一个宇航员上天;第一个女宇航员邀游太空;第一个男女宇航员在空间行走;第一个在空间飞行365天。目前他仍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每年发射的次数和数目也属世界第一,每年发射100多颗卫星。然而,苏联现在的空间计划开始出现瘫痪、危机的预兆。两年前大  相似文献   

18.
钱峰 《飞碟探索》2000,(1):44-45
1957年当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 ,曾在冷战一方的美国引起不安。以后 ,尽管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也没能弥补美国人的遗憾。且不谈历史背景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使美国人自1814年白宫被英国人焚烧以来第二次感觉到敌对国的威胁。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环地球飞行成功 ,又一次震动了肯尼迪政府。它表明 ,前苏联不仅能在航空航天技术上大大超前于美国 ,还有可能在冷战中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美国当时的副总统约翰逊说 :“冷战中 ,不掌握空间技术的先导权就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一招。…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将1992年定为“国际空间年”,其中的主题之一便是保持地球周围太空的清洁、畅通。自1957年10月4目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已将各种载人的和不载人的航天器射入太空,随之而来的数千吨太空垃圾也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的宇宙飞行。  相似文献   

20.
我是搞电子的,对卫星发的无线电信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苏联放卫星后,我和张志诚,还有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合计着能否收到苏联卫星上的无线电信号.我们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课题(并非上面下达的任务),几个人一起做了一台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后来,搞天文的同志也加人进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