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镍镀层的广泛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不合格镍层进行退镀处理。无氰室温化学退镍新工艺、具有退镍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毋需采用剧毒品氰化物、对基体不腐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半年多的生产试用表明:该工艺具有推广价值。镍的溶解是一个氧化过程,即Ni→Ni~(2 ) 2e,因此用化学法退镍必须要有氧化剂,此类氧化物应能氧化镍而不能氧化基体——钢铁,为了更好的溶解金属,退镀液中还应有络合剂。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采用了间硝基苯磺酸钠作为氧化剂,乙二胺作为络合剂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Au液     
介绍了含有非氰的可溶性Au盐、络合剂和还原剂等组成的化学镀Au液,对其组成浓度范围进行了试验,并对镀液稳定性和镀层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成果简介     
1 代镉镀层——锡锌合金电镀及 钝化工艺 本成果的关键技术是研制和确定适合要求的电镀络合剂和光亮剂,研制和确定高耐蚀性、低污染的钝化液和钝化工艺。在合金镀层中引入微量镍,从而提高镀层硬度,保证钝化膜牢固性,降低了氢脆性。镀液成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无氰镀镉钛合金工艺、电极过程、镀层结构分析、镀层氢脆性能和抗蚀性能试验以及生产应用情况,并对槽液的稳定性、镉钛电沉积过程和低氢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使用和进一步发展该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锌镍合金镀层以其优异的抗蚀性能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以氯化铵为络合剂的电镀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醋酸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与纯锌镀层相比,锌-镍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抗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从一九七一年开展无氰电镀,采用本配方镀锌,经过五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槽液比较稳定,镀层的防腐蚀性能经广州三防试验站鉴定达一级。实践证明此工艺可以在生产上采用。一、槽液配方及工艺条件氨三乙酸 45~55克/升  相似文献   

7.
自无氰镀锌问世以来,主要有碱性锌酸盐镀锌和酸性氯化铵镀锌两人类。其中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电流效率低,能源消耗大,镀层渗氢严重,易产牛氢脆;而酸性氯化铵镀锌工艺,由于活性铵离子与重金属生成络合物,使电镀废水处理困难,影响环境保护,并对车间设备腐蚀严重。近十多年来闷外对无铵氯化物镀锌工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普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成果合成的镀锌添加剂(HF89)既起主添加剂的作用,又起光亮剂的作用,可取代以往DE、DPE和光亮剂分别加人的繁琐老工艺。提高了镀液使用的温度上限,为电镀工序提供了方便,夏季免除冷却设备,也不必停产降温。采用此种添加剂获得的镀层光亮致密,耐蚀性强,镀层质量比老工艺有显著提高。将主添加剂与光亮剂融为一体,新添加剂HF89的技术性能先进。已开发出碱性锌酸盐镀锌合成添加剂的新-代产品。采用此添加剂,电镀生产中不需另加光亮剂,节省大量有机溶剂、EDTA及辅助工具,适用温度范围宽,节省了降温设备,易维护,改善了工作…  相似文献   

9.
Sn-Ag合金无氰电镀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Sn -Ag合金无氰镀液 ,并获得了均匀致密平滑的Sn -Ag合金镀层 ,该镀液适用于电子部件的可焊性镀层 ,以取代传统的Sn -Pb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对国防工业要求争取在三、五年冈消除“三废”污染,“三废”的排放要求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积极推广无氰镀铜、镀锌、镀银、镀镉新工艺,在近一、二年内基本实现电镀不用氰化物。在目前电镀行业中,不少单位还使用着氰化物及含铬物质。剧毒的氰化物及高价铬直接危害着电镀工人的身体健康。电镀车间排出的废气、废水污染了环境和水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污染造福于人类,我们要在加强三废处理同时,改革旧工艺,变有氰为无氰,变高铬为低铬。这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子孙后代,巩固工农联盟,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和多快好省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陆续介绍无氰电镀方面试验及生产中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并欢迎有这方面经验的单位,把你们的经验通过这个刊物介绍出来。让我们为把无氰电镀尽早应用于生产,为尽早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无铵氯化物镀锌普遍存在添加剂的浊点低、允许工作温度范围较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较差等问题。本文介绍的NDZ-1、NDZ-2高浊点、宽温度氯化钾、氯化铵光亮镀锌工艺,解决了目前国内氯化物镀锌添加剂的一些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Zn—Ni合金不钝化镀层结合力受温度的影响,电流密度对Zn—Ni合金电镀成分的影响。得出45℃时,镀层Ni含量为13.5%,耐盐雾腐蚀时间达到最高1632小时,是较理想的高强度300M钢防护镀层,其氯化物——硫酸盐镀液为比较理想的无镉、无氰环保型镀液。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镀液组分及电镀工艺条件对银锑合金镀层锑含量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层锑含量随电流密度、氰化钾含量、酒石酸锑钾含量的增大而明显提高,随氢氧化钾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温度、酒石酸钾钠对镀层锑含量影响不大;镀层沉积速度由电流密度决定,镀液组分对其影响不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霍尔槽试验结果确定了镀液配方及电镀工艺参数,并对按此工艺镀出的镀层进行了全面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4.
纳米电刷镀     
《洪都科技》2005,(2):15
纳米材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材料,具有不同于微观和宏观物质的许多介观特性,由于材料的超细化,使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性,具有比普通材料高得多的强度与硬度。研究表明,在电刷镀中加入纳米硬质颗粒能获得比普通复合镀层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减摩性,有效提高镀层性能,因此,纳米复合镀层的应用前景广阔。电刷镀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表面修复与强化的表面工程技术。纳米电刷镀属于复合电刷镀的新发展,其基本方法,是采用刷镀的方法,使金属离子和悬浮在镀液中的不溶性纳米硬质微粒共同沉积到被镀基材表面,从而形成纳米复合镀层,这是一种新的刷镀工艺方法。由于不溶性固体微粒在复合刷镀层中的强化作用,使纳米复合电刷镀层表现出耐磨、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为机械零部件的再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再制造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电刷镀技术和电刷镀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金属离子的阴极还原反应。纳米电刷镀与电刷镀的区别主要在于:纳米电刷镀要在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不溶性纳米微粒,并使其均匀地悬浮在镀液中,这些不溶性纳米微粒能够吸附镀液中的正离子,发生阴极反应时,与金属离子一起沉积在工件上,获得纳米复合镀层。其余一些没有吸附正离子的不溶性固体(...  相似文献   

15.
我厂研制的新机,起落架外筒等主要零件采用30CrMnSiNi2A高强度钢,这种钢氢脆敏感性大,按常规工艺禁止镀锌、镀镉,只允许磷化涂漆,但这种防护方法耐蚀性差,不能满足产品对设计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无氰镀镉钛新工艺试验,并成功地镀覆了第一批起落架旋转筒。  相似文献   

16.
1 电刷镀技术本成果研究的金属电刷镀与非金属电刷镀 ,与传统的电镀技术相比 ,它无需镀槽 ,采用专用电源、镀液和镀笔 ,通过电化学结晶过程 ,使被镀工件表面获得镀层。设备简单、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 ,可在现场操作 ,镀层种类多 ,镀液达 15 0多种。适应性强 ,镀层结合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良好 ;工艺灵活 ,容易掌握 ;沉积速度快 (较镀槽镀快 2 0倍 ) ,省工、省料、省能源 ,投资少 ,环境污染小 ,经济效益显著。电镀层厚度为 0 .0 1mm~ 1.0 0mm ;沟槽镀层厚度 3mm ;结合强度 2 35 .2MPa(槽镀为 83.3MPa) ;表面硬度HRC60 ;耐温…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30CrMnSiNi2A螺栓电镀镉-钛的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确保该螺栓镀镉-钛后的使用安全性,按照无氰镀镉-钛合金工艺标准配制槽液,并对试镀件的氢脆性、镀液钛含量、溶液其他组分的影响、槽液pH值的影响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试验。所有试验结果均满足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机械镀锌合金工艺研制成功机械镀是6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镀覆工艺,即通过滚筒运转产生的动能将金属粉末冷压到零件表面上形成镀层的工艺。它具有设备简单,基本无污染,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占地面积小,不会对基材产生氢脆等优点。利用该工艺所获得的锌合金镀层抗...  相似文献   

19.
成果简介     
1耐磨复合镀层本成果研究的获得复合镀层的方法,是在电镀液中加人惰性微粒,进行搅拌使惰性微粒悬浮于镀液中。当电镀进行时,镀液中的金属粒子或金属价离子与惰性微粒同时沉积于阴极表面,从而得到金属基一惰性粒子复合材料层。复合镀层中惰性粒子均匀弥散分布,大大改变了金属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使镀层具有金属的性质,又具有固体微粒的性质。如在镀铁溶液中加入A12O3或SIC,可使FEA12O3或FESIC复合材料层的硬度提高。复合电镀的关键是如何将惰性微粒进行活化,使它加人镀液后能以一定的量与金属共沉积。本成果摸索出一套惰性微…  相似文献   

20.
使用可溶性金属阳极电刷镀的磁性Ni-Fe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根据实际需要,镀层的含铁量可在10 ̄30%内变化,镀液稳定性比常规的使用石墨阳极电刷镀镍-铁合金镀液的高。该镀种也可用于机械设备维修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