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一、前言数字通信中帧同步码的码型选择及检出方式早有人作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不同检出方式性能的讨论分析却较少。帧同步的检出主要靠帧同步码的两个特性:(1)帧同步码组的特定型式(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型式),(2)帧同步码组的周期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在码位同步的良好的情况下,帧同步码检出方式的性能。在空间数字通信中,采用了固  相似文献   

2.
某共轴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简称无人直)遥测帧同步器以EPROM完成帧同步图样的相关检测,以软件实现帧同步逻辑和各种控制,以FPGA构成外围电路,能够自动适应无人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传送不同帧长和不同格式的遥测数据,并能支持较高的码速率(可达4 Mbps).通过性能分析,优化设计了各种帧同步参数.经过试飞,证明该遥测帧同步器性能良好,工作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国家标准的技术特点和帧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PN (Pseudo Noise)帧同步头的载波同步算法.首先在帧头捕获之后,接收端本地产生和接收帧头相一致的PN序列,根据帧头中的前后两个子序列的相关结果进行频率估计并矫正频率偏差,再根据PN相关峰进行相位纠正.该载波同步方案适用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的3种不同的帧头模式,并且适用于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模式的帧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仿真结果和分析.该同步方案具有同步速度快、抗噪声性能好、适合硬件实现等特点,并已应用于数字电视接收机硬件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FFT的国标数字电视系统帧头模式捕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标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帧头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s)的帧头PN (Pseudorandom Noise)模式捕获方法.该方法基于每种帧头的特点及硬件实现的难易程度,选取3种特定的本地基础序列在各自通道中与接收到的信号帧进行基于FFT的相关运算,并通过比较每通道的相关峰值与相应的判决门限来判定本通道是否捕获成功,从而选择捕获成功的通道所对应的帧头模式作为最终识别出的帧头模式.与应用时域相关运算的捕获识别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捕获速度.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捕获识别出各种帧头PN模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处理速度一直是软件帧同步的瓶颈所在,通过引入KMP和Rabin-Karp算法,寻找到一种高效的帧同步处理算法,提高了处理速度,最终设计完成了通用的卫星软件帧同步器,并进行了相关验证测试和分析,给出了分析比较结果,在分析中巴资源卫星1号02星数据格式的基础上,利用所设计的软件帧同步器和DirectX显示技术,实现了一套针对资源卫星双通道CCD传感器的全软件移动窗显示系统,并对该卫星数据的图像交叠等现象作了相应处理,这套软件帧同步器和移动窗显示系统可以作为开发卫星接收记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确定性网络的同步性在航天电子系统中至关重要。为保证确定性网络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的进行时间同步,本文采用spaceVPX标准中典型的双星拓扑交换结构配置基于时间触发以太网协议的可容错系统。针对此架构,使用以太网的航天系统中发生故障的单容错结构进行了仿真,模拟了几种时间同步协议控制帧异常的情况:协议控制帧包括冷启动帧、冷启动应答帧、集成帧从故障交换机的端口发送到网络中的一个终端系统后对于时间触发网络的同步网络所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故障交换机会逐渐延长处于正常工作的终端系统的启动时间,进而不利于整个确定网络系统的同步过程,但是如果设置不同协议控制帧的周期超过一定的数值后,单点故障不会影响双冗余系统的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一高码速率光纤遥测系统中数据格式、码速率、数据容量、数据存储宽度、数据存储速率等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容量电子数据存储器的微机化遥测处理系统,对存储的大容量数据阵列中的帧码识别、分路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受干扰数据处理时帧同步码检测的检测门限和同步对策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整个微机化的大容量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在6.5MbpsPCM系统下的运行实验表明,整个方  相似文献   

8.
以工程实现为目的,重点讨论(2,1,6)卷积编码8电平(3bits)软判决Viterbi 译码器硬件实现中的支路量度(Branch Metric)压缩与计算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及用该法实现的译码器样机性能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对帧同步码相关检测是关系到高速可编程PCM遥测帧同步器可靠工作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全数字化相关检测器——基于PROM多输入并行加法网络实现的数字相关器,并详细给出了这种数字相关器的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生成算法。系统实验表明,这种PROM化并行加法网络应用于高速可编程PCM遥测帧同步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卫星云图的帧周期变化,数据是突发性的。为了提取帧同步信号,研制出“定位孔径技术”,可靠地提取帧同步信号。利用孔径技术的子帧保护,应用于实际系统,能连续、稳定、可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帧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大范围频率偏差捕获方法.该算法利用PN(Pseudo Noise)序列移位相加后仍为PN序列这一特征,通过帧头PN序列与本地PN序列的差分互相关得到待求的频偏值,然后利用BLUE(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方法,在不损失频偏精度的前提下扩大频偏估计范围.该算法能在帧同步前快速捕获大范围频偏,为可靠实现帧同步以及频偏跟踪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差分互相关算法,该算法能在一个帧头时间内快速锁定频偏,频偏估计范围扩大了H倍且频偏精度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采用并行相关技术实现的可变速率、可变帧长的帧同步器。它以8031单片机为基础采用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主帧、副帧同步。并根据理论计算,得出容错门限、校核帧数。和保护帧数卢。该帧同步器已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通信卫星DFH-3在主动轨道段和过渡轨道段遥测数据的解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利用遥测最佳帧同步码的符合度特征和多比特观测窗 数字相关检测器模型,基于模糊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了这种数字相关检测器,它对帧码出现的误码的码元滑动的情况均有较高的检测率,实现结果主宰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引言在具有数据压缩功能的遥测系统中,某一采样时刻的数据是否需要传输是随机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传输帧的不等长性,给接收端的同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与原有的接收设备兼容,通常将经过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在形式上排列等长的传输帧,来解决帧同步问题。这种等长的压缩帧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却千差万别,必须使用计算机进行分路、解压后,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553 B总线协议在高速数据通讯中受到限制的分析,提出了现实解决办法。利用同步信号检出电路的改进和微程序控制器工作模式变化,使码速率提高一倍。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高速处理能力和高速信息传输介质之间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同步复接技术在高速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的应用(Quick Look System),井就影响帧同步性能的关键单元做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实现方案,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及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自行组建的信号发生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组成及工作特点。对测试软件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部分技术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就选用不同电平时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电平单位不同时如何判断校准点以及校准如何实现,低电平测量时如何保证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诸如建立单位选择子菜单,电平的实时校准与预校准相结合,以及在高、低电平式测试时分别采用不同的触发方式等具体措施。就利用功能键陷井技术实现的人工干予及其在自动测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出错陷井技术和其它方式提高软件的容错、纠错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还简要讨论了建立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测试工作方式的意义及其构想,并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进一步完善信号发生器自动测试软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极弱信号、大多普勒动态变化条件下的接收机抗干扰、快速捕获同步技术是低轨卫星短报文数据通信的研究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多普勒特性对低轨卫星扩频信号快捕的影响,讨论了现有各种捕获策略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倍采样、补零的部分匹配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二维并行快速捕获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最后结合面向判决的同步技术,给出接收机原理样机捕获时间的实现结果.在给定前导码条件下,优化后的二维并行捕获平均时间为10 ms,远低于常规扩频码并行捕获的秒量级捕获时间,可以较好地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全球短报文数据突发通信及随遇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19.
极弱信号、大多普勒动态变化条件下的接收机抗干扰、快速捕获同步技术是低轨卫星短报文数据通信的研究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多普勒特性对低轨卫星扩频信号快捕的影响,讨论了现有各种捕获策略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倍采样、补零的部分匹配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二维并行快速捕获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最后结合面向判决的同步技术,给出接收机原理样机捕获时间的实现结果.在给定前导码条件下,优化后的二维并行捕获平均时间为10 ms,远低于常规扩频码并行捕获的秒量级捕获时间,可以较好地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全球短报文数据突发通信及随遇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20.
遥测帧同步最佳锁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测数据流存在误码的情况下 ,针对锁定帧同步的算法 ,给出如何求出该算法中最佳参数的方法 ,提出“平均入锁时间最小”是确定这些参数的重要依据。另外再综合考虑其它实际因素 ,给出 16位和 2 4位帧同步码对应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