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欧美国家在直升机市场开发、技术创新发展、产品推陈出新、供应商体系建设、产业化布局等方面的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在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的优势.通过国内直升机市场分析,研究国产直升机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总结原因,是我们对直升机产业长期不够重视而引起的严重后果,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型号系列化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06,(10):73-76
中航二集团对直升机产业的未来发燕尾服已经制定了全面而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即军机发展以自行研制为主,民机发展则在自产更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中国直升机产业要在做大的同时做强,大是上规模,强才是核心.而中国民用直升机产品要在未来国内市场上拥有较高占有率,自行研制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外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直升机的演进路线,提出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特点,阐述了国外直升机的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态势,剖析了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机直升机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研究,总结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策略,对研究直升机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民用直升机市场不断开拓,直升机产业也将不断前进,技术创新将重新革新世界直升机市场布局,未来的直升机产业将继续沿着科技化、市场化、服务化不断发展,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航空人的不断努力下,国内民用直升机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正>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是有关行业内竞争对手的能力、弱点和意图的情报研究产品。直升机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国防甚至安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先进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各领域、行业逐步向国外公司开放,本土直升机工业必然面临国外各直升机制造商的冲击。开展直升机竞争情报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国内直升机产业从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上获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直升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研发、试验、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形成了1吨级到13吨级相对完整的产品谱系,累计交付近千架直升机,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直升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全力发展民用直升机产品,打造AC系列民用直升机品牌,除AC311外,中航工业陆续推出下列AC系列民用直升机。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空》2007,(7):1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进步,世界直升机领域已经形成了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诸强鼎立的态势。这些国家既是直升机使用大户,有着成熟、规范的直升机应用和管理经验,也拥有雄厚的直升机研制生产实力和很高的产业化水平。平台重量等级齐全,产品高度系列化是直升机产业发达的标志,美国的贝尔、西科斯基、波音(直升机),欧洲的欧直、阿古斯特等直升机产业大户,目前已经垄断了国际  相似文献   

8.
吴希明 《国际航空》2009,(12):21-21
建立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切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大支撑;振兴直升机通用航空产业,也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力拉动。前不久,国家空管委员会正式下文,对东三省和广东地区的低空空域进行有条件的开放,给直升机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提供了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2006~2015年10年间,全球直升机市场在产量上呈现民用直升机缓慢下降,军用直升机快速增长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在产值上则是军民用直升机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军用直升机产值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主要源于市场对于高性能、先进技术产品需求度增加以及其他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美欧几家主要的直升机制造商仍将在这10年间占据着全球直升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迅速,直升机在国家医疗救护和公共安全网络的构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贝尔直升机作为全球知名直升机制造企业,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时刻不忘扩大在中国的客户服务网络。近几年,受多用途、执法和紧急医疗服务(EMS)类直升机需求增长的刺激,我国民用直升机数量逐年增加。据亚翔公司《亚太地区民用直升机机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已拥有各型直升机772架(包括贝尔直升机169架),较2018年净增45架,主要应用于公共安全、观光旅游,以及包括电力巡线、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具备其他飞行器无法实现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低速机动能力,能够在地形复杂的环境进行起降和低空飞行,独特的飞行特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军民通用的航空器,直升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直升机产业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具有知识密集、产业关联性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本文对国内直升机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直升机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结合国际直升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庄敏 《国际航空》2010,(11):38-40
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确立了在天津建立直升机产业核心聚集基地之后,正着手对中国民用直升机产业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实施"统一研发、统一市场"重大举措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调整民用直升机生产方式,实现流程的统一。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公司副总经理夏群林。  相似文献   

13.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直升机工业也率先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中国直升机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腾飞机遇。与此同时,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也正在酝酿一场重大变局,极有可能出现类似中国汽车市场在21世纪最初几年经历的井喷式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15日举行的直升机发展论坛暨直升机救援演习,让人感受到了直升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潜力,飞舞的螺旋桨是无限的希望。温总理曾寄语航空人,让中小型飞机、各型直升机和大飞机一起翱翔蓝天。我国的直升机产业仍处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总理愿望,加速发展民族直升机产业无疑是落在我们肩上的重任。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航工业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斌。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中航直升机工业正在充满信心地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直升机产业面临的机遇,对比了国内外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直升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了解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国直升机产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世界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直升机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各大公司均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 在军用直升机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民用直升机市场也呈现复苏的迹象.纵观各大公司业绩,其产品交付量、订单量以及营业额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售后服务与保障是各大公司未来经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欧洲直升机公司更名为空客直升机公司已有半年多的时间,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空客直升机全球CEO Guillaume Faury和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CEO Norbert Ducrot。Guillaume Faury向记者介绍了空客直升机在更名后重新调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战略,同时表示看好中国通用航空和直升机市场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耕耘,空客直升机已经与中国客户建立了长久、稳固、友好的关系,和中国的航空业也建立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自主飞行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社会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直升机既具有直升机独特的飞行和功能特点,又具有无人机的应用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要描述了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展望了无人直升机发展的前景,分析了未来装备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推动无人直升机技术及产业...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之后,国人对直升机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北京航展之前本刊记者走访了美国西科斯基,欧洲直升机和阿古斯特·威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这些公司有的已进入中国直升机市场几十年,在我国直升机市场上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地位,并已与我国直升机工业建立了紧密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有的则是中国市场的后来者,但却取得了重要的市场突破。本文根据我们采访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这些公司在我国工业合作和市场销售方面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20.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国产直升机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在集团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直升机科技工作者牢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攻克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瓶颈,推动直升机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值此除旧布新之际,谨向始终关心、支持我所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2014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直升机行业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市场挑战。根据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和"管理效益年"的工作部署,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