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复杂、不确定的空间预警系统效能评估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预警系统资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专家知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预警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对计算实例的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常规弹丸在使用地磁算法测量滚转角的过程中,常将偏航角设为0°解算弹丸滚转角。当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偏航角发生变化时,滚转角解算精度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偏航角变化带来的误差与多种因素有关,且规律不清楚。在建立偏航角误差系数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弹丸在不同偏航角、俯仰角、射向条件下的误差模型。首先建立了横风修正的质点弹道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弹丸的轨迹分布,分析了弹载环境下磁测算法的滚转角误差,并验证了误差系数的准确性。通过仿真验证,误差系数可以较准确地表示滚转角误差与偏航角变化之间的关系,误差系数计算的误差与理论误差的差值小于10%,为后续实弹试验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把北斗双星应用于靶场实际,建立基于双星、光雷的联合测量模型,利用误差传播关系,使用逐点以及样条算法对典型弹道和整个靶场的空间精度进行分析,为靶场试验提供依据;同时还对不同地区北斗对靶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其结果与北斗精度特性基本吻合。本文使用逐点求解方法对一条典型弹道以及靶场进行了精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提供任意弹道以及靶场空间精度分布,为靶场试验中测站布局与弹道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两种炸弹弹道落点拟合神经网络模型,对各模型的优缺点以及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来处理炸弹弹道落点拟合问题,弹道的落点参数、初始投放条件与风场可通过神经网络的阈值和权值来表现。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弹道落点拟合,具有算法可行性好、拟合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而且运算简单;该方法在实战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弹道相机数据处理的水平投影交会测量法,提出了加权平均水平投影交会测量法,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交会精度,得出加权平均水平投影法可显著提高交会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运载器弹道与预测命中点之间的交会误差是拦截器分离点误差引起的。分离点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对于弹道交会误差的影响,既取决于其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分离点到达预测命中点的时间。依据分离点误差推算弹道飞行的误差变化规律,是进行运载器制导控制系统分析与误差分配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采用协方差分析描述函数法,对弹道误差变化规律进行了有效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逐步回归分析为核心,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弹道处理方法,讨论了这种方法应用于具体火控攻击方式下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9.
发射原点是飞行器试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在某些特殊试验中,发射原点往往是不能准确给出的,为此,本文详细推导了发射原点误差对发射方位角和弹道精度的影响公式。仿真计算结果证明,原点误差对发射方位角影响较大,而原点误差和发射方位角误差的共同作用对发射系下的弹道精度影响很大,对于此类高精度的飞行器试验必须考虑原点误差对弹道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涛  樊士伟  薛永宏  丁永和 《航空学报》2015,36(9):3027-3033
拟合导弹主动段弹道并估计其弹道参数是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导弹主动段弹道进行描述,并建立主动段弹道的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其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将导弹弹道估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准则下的样条系数和样条节点分布最优估计问题;最后利用投影定理将样条系数估计和样条节点分布估计分离开来,并通过迭代逼近给出了最优样条节点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对主动段弹道的拟合精度高,而且还减少了待估参数的数目,简化了求解过程,可在无先验信息条件下较好地解决导弹主动段弹道的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自助法估计外弹道测量数据随机误差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外弹道测量数据的有限性使随机误差的分布估计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ootstrap(自助)方法的外弹道测量数据随机误差分布特性估计。首先对测量数据采用样条分频技术得到随机误差的初步估计,然后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修正样本经验分布函数,替换传统Bootstrap方法中经验分布函数,得到随机误差的Bootstrap样本,计算Bootstrap样本的统计量,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外弹道测量数据随机误差模型。从仿真数据验证结果来看,解决了传统Bootstrap方法仿真随机样本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地形防撞系统的试飞技术和试飞风险规避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TAWS子模式功能。然后详细分析了各子模式的试飞技术。阐述了TAWS系统试飞的主要风险源,并分析相应风险源的规避措施。最后,通过实例论证了TAWS试飞技术的应用性,为新型号飞机TAWS试飞工作安全、有效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TAWS)能够有效地避免可控撞地事故(CFIT)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民用飞机飞行的安全性。目前,国外对TAWS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而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作者在设计中积累的经验,首先介绍了近地警告系统(GPWS)的功能特点,通过分析GPWS的应用局限性,给出了TAWS系统的发展历程。对TAWS的主要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TAWS的前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TAWS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适应民航系统未来发展的新一代TAWS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弹道导弹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是反导理论和实践需要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美国为了取得反导方面的战略优势地位,长期致力于推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的发展,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可分为部署初期预警系统、发展新型预警探测识别技术、升级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并提升目标识别能力等3个重要阶段,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其中,林肯实验室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在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还利用原有导弹试验靶场,建立太平洋反导试验台,开展了大量反导试验,这也是美军加快生成反导作战能力的“孵化器”和“磨刀石”.通过分析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实现舵机带宽测试的系统辨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讲述的是一种应用加权递推的最小二乘辨识算法测试舵机带宽的实用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舵机的工作特性和舵机模型的选取,概述了辨识算法的选取及实现过程,并在输入信号的选取和辨识数据的预处理等方面作了基本的探讨。文章还应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了加权系数和遗忘因子的选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验证了辨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互相关分析的前失速先兆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轴流压气机流动失稳控制中的反馈信号,采用互相关分析方法对前失速先兆信号进行了检测。通过在机匣壁面周向对称布置的动态传感器对压力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并在单转子低速轴流压气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时,对称布置动态传感器压力信号互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前失速先兆与叶顶间隙泄漏涡非定常性进行了关联性研究;同时也分析了采用叶顶喷气作为控制手段之后,机匣壁面对称布置传感器动态压力信号的互相关系数随着喷气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互相关检测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及时地检测到壁面压力锯齿波的破坏程度,有利于提高控制器的响应速度,留给作动机构充足的反应时间。而且叶顶喷气作为控制手段能够提高对称布置传感器动态压力信号的互相关系数,从而实现拓宽稳定裕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轴流压气机流动失稳控制中的反馈信号,采用互相关分析方法对前失速先兆信号进行了检测。通过在机匣壁面周向对称布置的动态传感器对压力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并在单转子低速轴流压气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时,对称布置动态传感器压力信号互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前失速先兆与叶顶间隙泄漏涡非定常性进行了关联性研究;同时也分析了采用叶顶喷气作为控制手段之后,机匣壁面对称布置传感器动态压力信号的互相关系数随着喷气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互相关检测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及时地检测到壁面压力锯齿波的破坏程度,有利于提高控制器的响应速度,留给作动机构充足的反应时间。而且叶顶喷气作为控制手段能够提高对称布置传感器动态压力信号的互相关系数,从而实现拓宽稳定裕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中作战效能的系统性和评估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建立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系统优势函数和IAHP的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担负电子对抗任务的预警机作战效能进行分析。实例表明,加强分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提高预警机作战效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对流天气是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建立对流天气条件下空域通行能力短缺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效率。从对流天气影响信息解释转换、容量评估与预警及空域响应预案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趋势是:对流天气逐渐通过各种解释转换模型被量化为对空域和航路的影响;对流天气下空域通行能力主要受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限制,只有准确评估对流天气下的工作负荷,才能做出正确的通行能力短缺预警;对流天气响应方案,逐渐由地面等待、增加同航迹间隔、返航、备降等高耗能的流量控制措施,转向以灵活使用空域预案确保改航方案的实施方向发展。课题的应用前景是可以化解对流天气下交通需求与空域通行能力不平衡的矛盾,提高预警准确度,减少响应前置时间,提高流量管理与容量管理协同运行的效率,减轻对流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减少航空器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