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阳  徐可君  秦海勤  贾明明 《推进技术》2020,41(10):2316-2324
针对雨流计数法在峰谷值提取时进行等值压缩,忽略保载时间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损伤曲线的疲劳-蠕变载荷等效转换方法。利用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函数和损伤等效原则,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不同保载时间下疲劳-蠕变载荷与疲劳载荷之间的等效换算模型。利用涡轮盘材料试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循环加载条件下的等效换算比,得到了其随保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编制了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载荷谱,并将其与寿命-时间分数预测法相结合,得到了涡轮盘剩余寿命。结果表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综合考虑了疲劳-蠕变耦合损伤对涡轮盘寿命造成的影响,相比于传统雨流计数法,寿命预测误差降低了15.0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编制飞-续-飞谱的倒雨流计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编制飞-续-飞谱的一种技术,它是雨流计数的逆过程,包括修正雨流计数法和整循环随机插入法。除了有雨流法的优点外,它还能确保每个循环的峰谷或谷峰顺序信息。对于飞机疲劳问题3个主要环节:载荷的统计计数、编谱、损伤计算都用相同的雨流计数法,这些无疑会提高疲劳试验和寿命计算的精度,并使计数和编谱规范化。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编出的谱的疲劳寿命与基准谱最接近。  相似文献   

3.
李永新  隋海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39-143,194
一、前  言  航空发动机飞行载荷循环计数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目前 ,循环计数法很多 ,但对于构件的低周疲劳载荷循环计数 ,国内、外几乎全都使用雨流计数法 [1 ] 。这是因为雨流法的循环计数是根据构件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的 ,所得到的载荷循环与材料的应力—应变迟滞回线相一致 ,而且国外一些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雨流计数结果编制的载荷谱所做出的疲劳试验寿命与随机载荷历程做出的疲劳寿命比较接近[2 ] 。近年来 ,国内雨流计数技术与工程应用发展很快 ,其中实时雨流计数模型是雨流计数法的最新发展。这种实时雨流计数模型具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载荷处理方法对高温条件下保载时间内损伤的忽略或考虑不足问题,对疲劳-蠕变转换理论进行了推广,给出普适的转换模型建立流程,以此修正雨流计数中的等值点压缩、小幅值剔除等数据压缩步骤,从而获得了能够量化全工况保载损伤的高温条件载荷谱编制方法。在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上的应用表明:本方法考虑了全工况等值及小幅值载荷贡献的疲劳-蠕变耦合损伤,其相当于纯疲劳循环(传统雨流法)的298.25%,比常规转换方法多236.91%;寿命预测误差为8.35%,较常规转换方法降低了95%,仅为传统雨流法的2.5%,证明了优化的高温条件载荷谱编制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国产摩托车疲劳试验台及其路面谱编制方法,在原始振动信号预处理、零点矫正、畸点消除、载荷压缩方面提出了新的处理方式,提出了突峰因子法以消除失真信号,所编制的载荷谱得到了厂家的认可并已应用于疲劳试验台载荷谱编制中。  相似文献   

6.
关于航空发动机结构声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噪声载荷是一种高频、宽带随机载荷,在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中被广泛采用的时域计数法很难直接利用。根据现有的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噪声载荷下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频域中获得雨流循环的概率密度函数。本文对从疲劳应力功率谱密度出发获得寿命估算所需要的应力峰值或应力雨流循环幅值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对发动机结构声疲劳分析中值得深入研究及发展的方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应用于摩托车整车疲劳试验台的载荷谱编制的方法.比较了现行的对整车和试件进行疲劳载荷试验的主要方法,针对国产摩托车疲劳试验台及其路面谱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原始振动信号预处理、零点矫正、畸点消除、载荷压缩方面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提出了突峰因子法以消除失真信号.根据实际处理要求在压缩载荷时提出了新的门槛设定值.所编制的载荷谱得到了厂家的认可并已应用于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8.
编制准确有效的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振动试验载荷谱是提高振动环境试验有效性,从而提高附件可靠性的关键手段。 针对行业中采用的振动环境试验载荷谱不能准确考虑实际发动机外部振动环境特征,严重影响振动环境试验有效性的现状,基于 涡扇发动机外部振动环境实测数据,采用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和工程截取法将简谐与随机2类振动信号进行分离,并充分考虑振动 环境的非确定性和多工况影响,统计归纳获得2类振动信号的上限值,划分频段并简化实测谱,编制适用于共振驻留试验的简谐 振动试验载荷谱和随机振动试验的随机振动试验载荷谱。结果表明:采用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对简谐振动信息具有良好的识别精 度,在强噪声影响下幅值识别误差仍控制在5%以内;采用工程截取法提取随机振动组分具有较高的效率;频谱分频段简化编制载 荷谱的方法既能保留振动能量的频域分布特征,又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便捷性。基于实测振动数据所编制的载荷谱能够为航空 发动机外部附件的振动环境试验提供关键输入。  相似文献   

9.
某型发动机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型发动机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编制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载荷剖面计算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为使编制出来的载荷谱易于应用,采用了一种压缩处理方法,以获得较少的等效循环矩阵。还分析了各个载荷矩阵之问的相位关系,得到了相应的相关矩阵。最终得到的承力机匣疲劳载荷谱为后续的强度与疲劳寿命分析及其试验谱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燃烧室火焰筒结构中的声疲劳问题,研究了2种用于随机声载荷下结构疲劳寿命预估的有效方法。雨流计数法实时计数模型计数简单,直接对载荷时间历程进行计数,克服了以往计数模型的局限性;基于iMner线性理论,提出了基于功率谱密度法的随机声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并建立了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航空薄壁结构随机疲劳寿命分析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房剑锋 《航空发动机》2024,50(2):159-163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及机载产品研制过程贴近使用环境的振动考核试验需求,需根据发动机实测振动数据给出振动考核试验所需的输入谱图。依据GJB/Z 126-99中给出的环境测量数据归纳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实测振动环境谱统计归纳方法并通过程序实现。利用发动机多架次实测试飞振动数据统计归纳得到发动机测点位置的振动实测谱。基于能量等效及信号频域特征分布一致原则,将归纳得到的实测谱转化为可用于振动台输入的振动环境谱,并在振动台上进行了振动信号的复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台输出信号与发动机实测振动信号频域分布特征一致,在统计频率带宽范围内振动总量最大相差5.7%,证明了转化方法是合理的,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贴近使用环境的振动考核试验方法提供了真实的输入谱图。  相似文献   

12.
某型钛铝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某型钛铝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型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时遇到的高温疲劳应力监测、高频激励等问题进行了实验方法研究。采用闭环控制最大应力的方法解决了高温疲劳应力的监测,通过夹具放大设计实现了高频激励,利用辐射加热和电磁振动台完成了温度载荷和振动载荷的综合施加。运用所述的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方法,对该型叶片进行了寿命实验。实验的高温疲劳应力控制精度优于±2%,得到该型叶片可靠度为50%的中值疲劳极限是444 MPa,并有效获得了其寿命曲线。该实验方法适合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高周振动疲劳实验,并可为其他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高温高周疲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燃油调节器壳体裂纹故障提出一种分析定位方法。通过实物质量分析、光谱分析和ANSYS结构强度仿真,排除材料缺陷和设计缺陷,将故障问题逐渐收敛定位于外部载荷环境的影响,结合断口和疲劳试验载荷谱利用裂纹疲劳弧线反推分析萌生裂纹机理,采用列表梯形法计算出壳体裂纹萌生寿命,将故障分析定位在高周疲劳试验区间。根据高周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进行频谱扫描,分析高周疲劳试车中发动机转速频率特性、燃油调节器固有频率,并统计试车累计工作时间。结果表明:外部激励频率与燃油调节器的固有频率存在频率上的重合导致了共振失效。为燃油调节器裂纹故障的分析定位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为航空发动机控制体系的发展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沙云东  艾思泽  赵奉同  姜卓群  张家铭 《航空学报》2020,41(2):223327-223327
现代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薄壁结构受高速热流冲击面临着极为严酷的工作环境,使结构产生大挠度动力学响应以及疲劳损伤破坏现象。为获取难以实测的热流冲击下结构声振响应规律及疲劳破坏时间,采用耦合有限元/边界元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热声疲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载荷效果构建与试验件尺寸完全一致的数值仿真模型,对热声载荷下薄壁结构进行仿真计算。采用功率谱密度(PSD)法分析频率响应峰值随声载荷变化规律,并通过改进的雨流计数法对声振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疲劳寿命时间。并对比声振响应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误差小于2%,验证了数值仿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高速热流冲击作用下薄壁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通过分析频率响应峰值随温度和流速的变化规律获取不同温度各流速下结构声振响应及疲劳寿命变化规律,并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本文完成的工作可对高速热流环境下薄壁结构响应分析和寿命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1。引言 局部应力应变法是目前预测结构裂纹起始寿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原理,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预测构件裂纹起始寿命。在计算中,从载荷谱得到局部应变谱,可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结构的局部应力应变响应。当然还可利用半经验公式(如Neuber法等)。在计算中若考虑材料的记忆特性和循环σ-ε曲线,这无疑对真实地反映受载构件的局部应力应变响应是有利的。但要做到这一点,用有限元分析所需的机时相当可观,因为它要对整个寿命期间的载荷历程进行分析计算,至少也要针对一个典型谱分析计算。 计算中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一般可采用下式  相似文献   

16.
寿命系数定寿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泽 《航空学报》2016,37(2):404-410
通过对疲劳载荷谱损伤值的研究,发现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与疲劳试验载荷谱损伤值成线性关系,即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随疲劳试验载荷谱的轻重成线性关系。由此规律推导出寿命系数,通过寿命系数可以降低全尺构件的疲劳试验时间。根据已有的疲劳试验数据研究的寿命系数值显示,在平均谱(疲劳损伤值为50%)基础上加重至58.33%损伤谱可降低全尺寸疲劳试验时间11%,75%损伤谱可降低36%,91.5%损伤谱可降低51%。由此得出:为了减少全尺疲劳试验时间,可以用加重载荷谱进行全尺寸疲劳试验,获得重谱下的寿命,再利用样件的寿命系数将其还原到平均谱下的平均寿命,然后用规范规定的疲劳分散系数除以平均寿命,给出使用寿命。这样既实现了减少疲劳试验时间的目的,又不违背规范规定的疲劳分散数值,使飞机定寿既经济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