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M5M型万能工具磨床改装静压轴承磨头,为提高加工精度,并能靠磨端面,前后轴承(即前后轴瓦)采用四垫向心轴承。其轴承内腔设计有四个偏心6.7±0.05毫米、R14.5毫米的环形油腔,要求均布于φ40~(+0.027)毫米的圆周上,不均匀性≤5’,难以加工。原来按  相似文献   

2.
三、工艺过程中误差的补偿目前,航空发动机齿轮的精加工方法主要采用磨齿和珩齿(或研齿)。工艺过程中误差的补偿,对磨齿加工来说,主要是保证合理的磨齿余量和从每一齿廓上切除均匀的余量;而对珩齿(或研齿)加工来说,却和能否最终达到齿轮的设计精度要求密切相关,因为这些加工方法校正加工前的误差的能力现在还是有限的。因此,有效地补偿加工前的误差极为重要。通常,热处理后修复齿轮的基准(例如磨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在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中(两齿轮轴心线平行的传动),螺旋角大多在8°~20°范围内。航空机械传动一般也只有7°~25°。没有超出常用滚齿机的加工范围(一般滚齿机能加工到±45°或±60°螺旋角)。可是在螺旋齿轮传动中(两齿轮轴心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传动),情况就不同了。虽说从单个齿轮来看与斜齿圆柱齿轮没有区别,可是为了满足中心距、齿轮外径等结构上的需要,其螺旋角也可能大于60°,超出普通滚齿机的加工范围。我厂在生产民用产品中,就碰到66°大螺旋角的齿轮,其形状如图1所示。法向模数:0.8;齿数:20;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属壳谐振陀螺的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金属壳谐振陀螺的敏感机理,找到影响陀螺性能的误差源,建立金属壳谐振陀螺的误差模型.然后,研究陀螺的误差传播特性,对误差源进行分类,提出金属壳谐振陀螺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利用试验方法对建立的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金属壳谐振陀螺在工作温度范围内(-45℃ ~55℃)零偏不稳定性降低至4.67(°)/h,全温度段线性度由0.2%降低至0.03%,随机游走为0.6982(°)/h1/2,陀螺的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证明了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部标准HB0-91-76《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模数 基准齿形公差》在基准齿形方面,给出了与20°并列的25°齿形角,这对高强度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6.
概述国标及航标《小模数齿轮及其传动公差》中,均明确指出:双面啮合综合测量(简称双啮)是现代小模数齿轮成批生产中控制齿轮精度及侧隙的最佳检验方法。并明文规定:对一般常用的齿轮推荐优先选用双啮检验。“标准齿轮”是开展齿轮双啮检验必备的标准元件,它是测量齿轮的基准。在精密仪器和仪表制造工业中,现在广泛采用了m=0.15的小模数齿轮。多年来,由于国内尚无一家生产m=0.15的小模数标准齿轮,致使该规格的齿轮不能广泛地采用双啮检验。为贯彻新标准,尽快对m=0.15的小模数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我厂研制的某发动机体内减速器的主动齿轮是四级精度的宽斜齿轮,齿工作面光洁度要求▽10。这样的精密齿轮在我国航空齿轮制造中是首次遇到的(图1)。齿轮的主要参数: 法向模数m_n=2; 齿数 Z=41; 压力角α_n=20°;  相似文献   

8.
为真实地反映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运转情况,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模型,选用BFGS(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计算方法嵌入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动力学计算程序,并通过与SKF公司开发的拟动力学分析程序AT74Y001的计算实例进行对比,两者计算误差在5%之内.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合工况参数对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可以得到: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内、外圈接触角增大;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大,在承载区内圈接触角减小,外圈接触角增大,在非承载区内圈接触角增大,外圈接触角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加,轴承内圈接触角的逐渐变大,外圈接触角逐变小;随着钢球数目和轴向载荷的增大,轴承在3个方向刚度逐渐增大;随着内圈沟曲率系数、径向载荷和转速增大,轴承在3个方向刚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郭辉  赵宁  张淑艳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743-2750
介绍了采用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原理及过程,研究了齿廓包络和齿宽包络两种包络方式产生包络残差的机理.分别建立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包络残差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研究了所产生包络残差的特点.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包络过程中刀具周向进给角度、齿宽方向进给量以及碟形砂轮外径对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齿宽包络比齿廓包络具有更高的效率.进行了以齿廓包络方式的面齿轮磨齿加工实验,当刀具周向进给角度分别取为2°,1°,0.5°及0.2°时,齿面表面粗糙度逐渐明显提高,齿面磨削加工印痕的数目和方向与包络仿真计算结果一致.初步证明根据包络残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进给量参数,可以保证面齿轮磨齿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水平并能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喷射润滑油液在环间高速气流作用下的雾化情况,建立了轴承环间气液两相流仿真模型,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探讨在相同时刻不同转速、不同喷射角度等条件下油液颗粒直径大小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时刻索太尔平均直径(SMD)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润滑油的穿透过程,腔内大粒径油液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小粒径比例增高;随着转速的增大,进入腔内油量也会随之减少,受环间气流涡的影响,迅速使油液液滴发生碎裂,使雾化加剧,颗粒直径减小,则会使SMD减小,不利于轴承的润滑;不同喷射角度条件下,15°的喷射角度轴承腔内的大粒径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王鹏  王莹  汪鼎  田莹 《航空工程进展》2018,9(3):388-395
磨齿加工时齿坯几何中心与回转工作台轴心存在安装偏心误差,降低了磨齿加工精度。以数控成型砂轮磨齿机工作原理为基础,建立偏心误差磨削加工几何模型;提出安装偏心误差补偿法,建立偏心误差补偿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求出磨削砂轮在X、Y两个方向的进给补偿增量;以YK73125数控成型砂轮磨齿机为例,进行安装偏心误差补偿实验,齿轮的左右齿面单个齿距极限偏差绝对值分别减小了0.9μm和1.6μm,齿距累积总偏差绝对值分别减小了49.6μm和43.3μm。结果表明:安装偏心误差与单个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成正比;采用安装偏心误差补偿进行磨齿加工,有效地减小了单个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齿轮的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齿轮,在我国目前一般只生产强度不高、模数较大(m>1)的齿轮,而小模数(m<1)齿轮的研究和生产却为数不多,因为这种齿轮模数小、精度高,要求严。我们根据近年来产品发展的需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了模数为0.8的铁基小模数齿轮(如图1)。其生产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法获取角接触球轴承NSK-7015C的结构参数样本数据,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轴承变形几何协调方程、滚动体平衡方程和内圈平衡方程所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应用Kriging和Monte Carlo相结合的方法(AK-MCS)构建样本数据与轴承生热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全局灵敏度计算方法计算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生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轴承结构参数下,采用AK-MCS法预测的轴承生热与轴承拟静力学分析模型求得的结果差值均小于0.003 W,说明AK-MCS算法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轴承生热对轴承滚动体直径变化反应最灵敏,轴承内、外圈沟道直径影响次之,轴承内、外圈沟道曲率半径影响最小,该研究能够为轴承结构参数的设计优化和加工精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用于风力发电行业大模数齿轮加工的YD31125CNC6大型数控滚齿机首次完成了大模数齿轮的加工试切,工件参数为模数m=20mm,齿数Z=25,齿宽B=140mm,外径D=540mm,一刀切加工精度达到了GB10095-2001IT7级,这表明为风力发电行业齿轮加工量身打造的大型全数控滚齿机的关键技术研制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1.绪言在热处理的产品零件中,齿轮占很大的比例,而且其热处理要求比其它工件需要更高的技术.但是,要做到对齿轮正确地进行热处理,单靠热处理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与加工制造和设计也有关.为此,本文把有关的经验和改进的实例加以论述,以利于今后热处理工作的改进.2.齿轮的形状和热处理齿轮的形状有千差万别,在这里仅对齿轮各部分中共同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探讨.2.1 齿宽一般认为齿宽为模数的7~8倍或最多10倍为宜.其道理是由于即使加大齿宽,也由于加工误差、装配累积误差或负荷条件不同,很  相似文献   

16.
某斜齿轮零件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只能采用如图1所示的斜梳齿刀。刀具工作时,刀具的节线(或齿顶线)与零件轴线相垂直,且沿着零件螺旋角作上下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的齿型面。  相似文献   

17.
某航空齿轮润滑喷嘴结构对喷嘴射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喷嘴结构对喷嘴射流扩散角和射流流量的影响,采用基于FLUENT的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喷嘴三维射流流场进行了二相流仿真和单相流仿真,分别通过高速可视化和喷射滑油称重的方法测量了喷嘴射流扩散角和射流流量,并用测量结果对二相流仿真和单相流仿真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当喷嘴长径比大于2且喷孔轴线与喷孔上游管道轴线的夹角在0°~90°之间时沿喷孔轴线距喷孔出口100mm范围内射流扩散角近似为零,且增加喷孔直径、喷孔轴线与喷孔上游管道轴线的夹角或者减小喷孔轴向长度均会引起射流流量的增加.结果表明:当喷嘴长径比大于2且喷孔轴线与喷孔上游管道轴线的夹角在0°~90°的范围内变化时对射流扩散角的影响很小;喷孔直径、喷孔轴向长度和喷孔轴线与上游管道轴线的夹角通过影响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从而影响喷嘴射流流量.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的小模数齿轮精度高、刚性差,结构复杂。目前,我国仍延用传统的精插齿工艺。加工中,受插齿刀的精度、刃磨前角误差以及刀刃锋利程度的影响,致使调整、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而剃齿工艺恰好克服和弥补了精插齿工艺的不足。剃齿工艺是由美国耐森纳尔·波...  相似文献   

19.
随钻振动工作环境下,针对惯导系统传统的线性器件误差模型不能适用于线振动工作环境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振动条件下的高阶器件误差模型。通过分析二次项误差在静止与振动状态下的误差传播特性,得出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为线振动中主要误差项,建立包含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的36阶Kalman滤波器。与传统33阶误差模型相比,36阶误差模型可以有效分离和辨识器件误差。最后,在线振动状态下进行导航验证。结果表明,补偿了二次项误差之后的导航误差得到了大幅优化,速度误差由50m/s减小至2.2m/s,位置误差由90000m减小至2000m,姿态误差由0.7°减小至0.01°。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一般坐标镗床上加工钻模板所能达到孔间距公差的经济精度为±0.01毫米,而钻模板之孔间距公差,在钻模设计时,根据经验约取零件对应孔间距公差的1/3~1/2。因此,对于按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标注孔位的零件,当其孔间距(或经极—直坐标转换后的孔间距)公差≥±0.05毫米时,各厂广泛采用钻模钻孔。这里试就使用钻模钻孔零件孔间距的检验方法作一些不成熟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