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乐豪 《中国航天》2004,(8):9-12,16
航天运输系统是指往返于地球表面和空间轨道之间以及轨道与轨道之间运输各种有效载荷的运输工具系统的总称。它包括载人或货运飞船及其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空天飞机、应急救生飞行器和各种辅助系统等(见图1)。航天运输系统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和重复使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X-37B飞行器的飞行试验任务分析,指出了X-37B飞行器不是空天飞机,也不是全球快速打击平台,而是一种低成本太空进入能力的飞行验证器,它的作用定位在空间而不是在空中。通过飞行试验和验证试验,旨在打造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转移运载器。将美国2010年航天战略的重大调整、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期和航天飞机退役等事件结合起来,对X-37B发展的背后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航天发展的未来趋势。经过动因的详尽分析,指出要特别关注美国航天战略调整的两个重心转向,尤其是两个转向背后的动机。如何正确地认识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定位,对于审视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航天战略的调整使载人航天的重心回到近地轨道上。基于中国目前的能力现实,建议中国的载人航天重心放在地球轨道上,做好各种能力的建设,并利用这些能力把地球轨道上的事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1,(6):33-34
从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至今,载人航天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它是实现空间装配、回收、补给及维修等高级空间操作的先决条件。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研制的飞行器分别完成了与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10,(4):6-6
8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6.
一林 《航天》2011,(8):42-45
我国已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轨道上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载人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势必引起国人和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2):46-48
NASA征集载人和货运方案美国航宇局(NASA)正动员美工业界建立能开拓新的航天市场并保障国际空间站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能力和服务。这是该局首次寻求用非政府飞行器和商业服务来满足载人航天的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商业人员/货物(CC/C)项目第一阶段”最终公告要求工业界提交“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验证”方案。该局官员称.这预示着商业航天厂家可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航天运输新时代的到来。该局将拿出高达5亿美元来支持商业航天运输方案的开发.以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新型“机组探测飞行器”到位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中标公司或团队将研制和验证能支持空间站等载人空间设施的飞行器、系统和操作手段。一旦某项能力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田莉 《中国航天》2003,(10):66-6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始。截至2003年10月14日神舟5号升空前,全世界共进行了240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44次(不包括“天空实验室”1的不载人试飞,包括美国前两次亚轨道飞行和挑战者号失事),俄罗斯96次(不包括联盟20、联盟34、联盟T1和联盟TM1这4次不载人试飞,包括联盟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71+83+101+112-112
中国天宫-1和神舟-8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1年3月2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飞船将于2011年下半年先后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天宫-1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小型的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预定轨道。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长征"火箭"三勇士"已经全部亮相。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欧空局将于1995年决定未来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命运 1992年11月9~10日在西班牙举行的欧空局部长会议上,由于经济压力和政治阻力,载人航天计划成了各成员国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会议最后达成共识,即取消有人照料的自由飞行器项目(MTFF),重新审查使神号航天飞机项目,同意1993年1月1日开始实施4项大型航天计划:一项POEM观测计划和三项有关载人航天飞行计划。会议决定,未来航天飞机和空间站项目不再由欧空局单独开发,而是采取与俄罗斯和/或美国合作的形式(原则上已确定与俄罗斯合作)。这些项目要在两年后的1995年2月召开下次部长级会议时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作为这个时代的太空先锋,再度冲到全球商业载人航天的最前端。2020年2月,该公司与美国太空探险(Space Adventures)公司合作对外宣布一项刺激性预告:2021-2022年将择机开启前所未有的商业太空游,绕地飞行5天,飞行高度800~1000km,这是"国际空间站"轨道的2~3倍。  相似文献   

13.
正《宇航总体技术》是我国首个航天领域总体技术类期刊,由我国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部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主办。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作为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总体单位,承担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北斗导航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项目,抓总研制了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13种运载火箭,能够把空间飞行器送入地球任意轨道,能够把我国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能够完成深空探测飞行器发射任务,推动了中国卫星及其应用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的那一刻。在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研制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研制天宫一号年轻的总体设计博士团队。这个团队诞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19名博士都是"70后"和"80后",其中6人是近两三年与天宫一号结缘的。走近这个博士团队,能够感受到他们充满多彩梦幻和追求现实的内心世界。受航天精神传承的航天年轻一代,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为载人航天工程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从苏联"斯普特尼克"1卫星进入太空到今天,60多年里,人类在航天事业上不断进步,但飞行器的不可回收性使各个国家承担着高昂的成本,制约着航天事业发展。尤其是现在商业航天的规模不断扩大,客户需求不断增大,太空旅游逐渐成为航天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性变得更加重要。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是可以多次往返地面与太空的载人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以在大气层内进行飞行,或者在太空进行巡航与轨道停泊,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等任务。随着技术发展,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还可以进行行星际甚至恒星际的探索。载人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将大大减少航天任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美国将研制“近太空”侦察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空军希望将未来作战空域扩展到大气层上的“近太空”空域。“近太空”高度在20~100km之间。 这一高度处于一般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轨道卫星的最低运行高度之间。 美国空军参谋长约翰·江珀说,空军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准备让侦察飞行器在近太空空域飞行。这种 飞行器可在空中停留数月,以密切关注某些热点地区的情况。由于对持续侦察要求不断增加,现有距地面 300km范围内的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卫星难以满足要求,而近太空飞行器可以做到这一点。 近太空飞行器可能使用轻于空气的浮空器作为通信链路和传感器平台。与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无人机…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国外各商业公司的载人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飞行器系统概况、飞行方案、项目进展等内容。从飞行器与飞行方案设计等角度对各亚轨道飞行器的总体技术特点、各商业公司关于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思路和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发展商业亚轨道飞行器的若干启示,建议以旋成体亚轨道乘员舱为发展起点,及早进入载人亚轨道飞行领域,并积极谋划亚轨道空天飞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地将航天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在世界上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宇宙的新纪元。前苏联共发展了五个型号的载人飞船和两个型号的轨道站,此外还有两个型号的货运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连续飞行最长记录为366天,并首创了多项载人航天记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8,(5):43
印度在2008~2009年国家预算下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拨款12.5亿卢比(3100万美元),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启动载人航天前期工作。印拟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所用飞船重4吨,将由研制中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发射到400公里的低地轨道,飞行持续时间为36小时。根据预算,GSLV-3得到了17.5亿卢比的经费。它将能把1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定于本年代结束前首飞。  相似文献   

20.
1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步骤发展战略第一步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技术,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