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几何量大尺寸测量主要指"几米至几百米范围内物体的空间位置、尺寸、形状、运动轨迹等的测量"[1].目前可以实现大尺寸三维坐标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按照所使用的主要传感器可以分为经纬仪测量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等[2].  相似文献   

2.
光电经纬仪GPS引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光电经纬仪跟踪测量电视视场较小、不易大范围捕获目标的困难,利用GPS技术,研制了光电经纬仪GPS引导系统。本文介绍了该光电经纬仪GPS引导系统的系统结构、引导原理,并对引导误差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已应用于某重点型号的弹射救生试飞中。实践证明,该系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经纬仪计量检测设备存在诸多缺点.为改变这一现状,设计了一套特种经纬仪快速检测与标校系统.文章叙述了其软、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实践证明,系统完全符合要求,能完成特种经纬仪主要项目的快速检测与标校.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靶场光电经纬仪的精度检测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系统研究,研制开发室内检测系统。系统针对靶场不同型号的光电经纬仪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法,建立动态精度靶标为检测基础的数学模型,用Visual Basic实现数据转换、计算和检测信息管理,并通过某型号光电经纬仪实际检测、验证系统的正确性。该检测系统增强了检测的可靠性,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JSJ精密水准仪经纬仪综合检验仪原理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最新研制的在室内检定高精度水准仪经纬仪的计量标准仪器,并分析了该仪器设计原理及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靶场光电经纬仪伺服系统的检测,在原有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对动态精度靶标的计算机系统增加引导数据输出功能,并以异步串行通讯的方式发送给光电经纬仪伺服系统,通过接收引导跟踪完成伺服控制系统的室内检测。该方法可用于靶场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跟踪性能和跟踪精度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测量产品对航空工业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大飞机项目的启动为您的企业发展和产品推广带来哪些机遇? 张岚荪: 测量产品一直就对飞机制造起着重要作用,从工装上定位面和形位公差的检测,到飞机结构件的理论外形、空间结构尺寸和精度孔位以及超大型结构件的平面结构尺寸检测.当今的科学技术不断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一代光学技术的激光测量产品--先进的激光跟踪仪和便携式的测量关节臂已经取代了原来的经纬仪在检测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光电经纬仪测量系统信息传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光电经纬仪测量系统中,测量摄影机越来越多地由高速电视所替代,信号传输在原来只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高速图像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传输量大大增加。就光电经纬仪测量系统中使用的导电环和经纬仪专用通讯系统接口在信息传输中的能力缺陷,分别寻找出多路空间互连光旋转连接器和光纤以太网的解决途径,为经纬仪的旋转平台和静止平台之间以及各经纬仪之间的信息传输,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作为便携式测量工具的典型代表,激光跟踪仪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大尺寸产品生产领域一直备受青睐.激光跟踪仪系统的应用包括现场检测、测量辅助找正和装配、原型制造、航空工装检修、汽车白车身检测、逆向工程、大尺寸工件接合和装配等.激光跟踪仪的优势在于它在大范围测量应用中兼具精度、可靠性和耐用度,而首要优势还是便携性,因为,部分零件由于其巨大的重量、尺寸或长度,导致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无法完成对零件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末段(高度20 km以下)缺乏有效测量评估方法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小型光电经纬仪的测量评估系统。硬件系统由光电指向器、驱动控制机箱、室内操控盒和显控计算机组成,研发了具有系统监控、图像处理、数据传输功能的管理平台软件,实现了在不同跟踪状态下的电路跟踪模型和复杂背景下的小目标智能识别融合算法。系统支持外引导、自跟踪2种模式跟踪返回舱再入末段至落地全过程。使用多站交汇算法获取返回舱降落轨道数据,实现返回舱落地后的快速落点测量,完成神舟十二至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段回收测量任务。结果表明:该系统为返回舱再入末段的轨道测量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手段,首次实现了返回舱再入末段高清图像的实时拍摄传输,为飞船指挥控制部门提供了科学、直观、准确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 VL SI测试中 ,由于用户引入辅助硬件产生的误差问题 ,一直是阻碍测试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本文以 ITS90 0 0 MX为背景 ,介绍在 VL SI测试中 ,对辅助硬件所造成误差的一种解除方法。在现有条件下 ,实现简单、方便 ,可供有相应测试系统的测试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飞机地面测试试验系统综合校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飞机地面测试试验系统现场校准的现场,对现场校准的需求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溯源性要求、在线评价需求、多种物理量校准需求、多种特性校准需求、自动化校准需求以及总体评价需求。从技术上、计量法规上以及人的意识上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中的难点,包括原位校准、多种物理量激励源、自动化校准、可测性、法规适应性、复合量纲特征和质量意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向点对策和建议,包括总体评价对策、以及现场测量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原则和分段法校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超  巢增明  袁晓峰  白杨 《航空学报》2016,37(3):749-760
雷达散射截面(RCS)测试是隐身技术和目标特性研究的基础。无论是研究物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还是研制具有突防能力的隐身武器系统,RCS测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RCS测试可以验证电磁散射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部分飞行器目标进行电磁散射理论计算非常困难,而通过测试可以直观地获得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数据,从而避开复杂的电磁仿真计算。与外场、紧缩场RCS测试方法相比,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的RCS近场测试方法在飞行器目标的散射特性测试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介绍了飞行器RCS测试评估方法,综述了国内外RCS近场测试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展望了飞行器RCS近场测试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模光纤模场直径测试系统,它采用国际推荐的基准测试方法-远场扫描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既可用于实验室中,也适合在工厂环境下使用,能够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能够实时大面积地进行复合材料损伤或大应变位置自诊断的智能结构系统 ,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对复合材料平板进行了应力分析 ,讨论了作为传感元件的电阻应变丝阵列在结构中的布置方案 ,提出了四点布置法的方案 ,还介绍了按此方案实际实现的实时损伤自诊断智能结构系统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自诊断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飞机机翼结构载荷测量试验力学模型与数据处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运七飞机为例,探讨了大型飞机机翼结构部件载荷测量试验力学模型,应变桥路设计和标定加载试验过程,通过对试验数据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飞机机翼、尾翼结构部件载荷输入与应变输出关系方程,以此来获得飞机机翼、尾翼测量截面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载荷-时间历程。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是系统的核心 ,往往也是测试的重要项目。本文应用微诊断法 ,实现了对飞参主控计算机主机板的测试 ,故障覆盖率高。该测试方法对其它机载计算机系统的测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外场测量台荼量大、准确度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单片机技术引入到发动机检测领域,实现了发动机台架点的自动化测量,大大减以了试车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量,提高了台架点测试精度,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智能型毫瓦级超声功率计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型毫瓦级超声功率计主要用于医用超声源的测量,是采用磁电式力平衡机构抵偿超声辐射压力的方法测量超声功率,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单片微机控制测量机构,实现自动平衡、自动测量、自动保护,使这种测量方法真正实用化。  相似文献   

20.
A low-cost two-element receiving array concept is investigated for detecting multiple moving targets in indoor surveillance applications. Conventional direction-of-arrival (DOA) detection requires the use of an antenna array with multiple element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use of only two elements in the receiver array. The concept entails resolving the Doppler frequencies of the returned signals from the moving targets, and then measuring the phase difference at each Doppler frequency component to calculate the DOA of the target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concept and to asses the DOA errors for multiple movers.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o test the concept.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two-element receiver array operating at 2.4 GHz. Measurement results of human subject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rough-wall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