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鉴 《航天》2009,(7):18-23
哈勃空间望远镜飞驰在太空的身影,已经成为了天文学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在过去的19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完成了88万多次字宙观测,对2.9万个宇宙天体拍摄了57万多张照片.在google上搜索。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一些天文学家在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太阳系外的一个天体似乎是一颗行星。该天体距地球450光年,在金牛座内。它显然是由新近正在形成的一对双星喷射出来的,目前正在以3.2万公里的时速快速飞入星际空...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1):5-5
近日,天文学家宣布,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颗绕恒星运转的行星首张可见光照片。这次观测活动用时21个月之久,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高级测量摄像机上的日冕观测仪,发现了一颗绕名为“北落师门”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北落师门B”。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11):64-64,F0003
这张取自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可以在哈勃数据库的宇宙照片资料中下载。照片的主角是两个碰撞的星系,并清晰地揭示出了它们缠绕的旋臂。这个特殊的星系对编号为Arp272,不过除了中央的NGC6050以及右上方的IC 1179,左边的第三个小星系有可能也是碰撞的参与者。整个碰撞发生的范围大约为15万光年,比整个银河系还大一半!星系碰撞并不罕见,这是因为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空隙往往只有星系大小的几百倍甚至几十倍,要比恒星相撞的概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5.
心榕 《航天》2011,(7):54-57
美国将在两年后发射新的空间望远镜,它是继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一架更先进的空间观测工具,科学家们盼望用它“观测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由于偏爱这只新太空“慧眼”,美国航宇局早在九年前就为它起好了名字。像当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这架新的望远镜也使用了一位名人的名字——詹姆斯·韦布。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9,(7):38-39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5月1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轨维护任务.以延长这座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革命的望远镜的寿命。此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125。机上乘有7位宇航员。维护成功后.“哈勃”将能再工作至少5年.即至少能工作到2014年。在此之后.它将由更为先进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取代。  相似文献   

7.
荷子 《中国航天》1996,(6):29-30
红外空间观测台有新发现欧空局价值10亿美元的红外空间观测台不愧为欧洲的哈勃,在发射后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了将改变天文学理论的新发现。它所拍摄的宇宙中暗物质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图像将加深人们对这些天体的认识。2.5吨重的红外空间观测台是迄今为止欧洲...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航天器工程》2007,16(6):106-110
我四部委征集万道难题作为未来研究方向;谷歌虚拟太空望远镜最壮观宇宙照片;美媒体评出太空十大怪现象;卡西尼号探测器飞越土卫八;国际标准砝码神秘“变轻”……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8):58-59
为纪念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19周年,美国航宇局发布了这张精彩的相互作用星系(阿尔普194)照片。这几个星系连同它们之间的“宇宙喷泉”(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延伸范围超过100万光年。这三个星系中,真正发生碰撞的是上面的那两个星系(右边那个小星系也是背景星系),尽管“喷泉”看似流向了下方的星系,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遥远的背景星系,与上面两个毫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4,(3):46-47
美国航宇局1月16日宣布将放弃2006年对哈勃望远镜进行在轨维修。这意味着该望远镜将无法按计划正常工作到2010年。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抗议者的邮件甚至堵塞了一些负责哈勃望远镜官员的电子信箱。有鉴于此,美国航宇局局长1月29日表示,他将请人审查不再维修哈勃望远镜的决定。此举表明哈勃望远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权威人士表示,现在就说哈勃望远镜将会起死回生还为时尚早。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发射的,其后发回了大量照片,对人类认识宇宙及其演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轨工作期间,美国航天飞机曾3次赴太空为其查体和更换部件。到20…  相似文献   

11.
12.
能遨游太空的人,除了航天员,就是那些自费去太空的旅游者了。美国企业家格雷戈里·奥尔森是目前的七位自费太空旅游者之一,2005年他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旅行。后来,他写了一本记述相关详情的书籍:《一切皆有可能——企业家游太空》。本文即是摘录自该书。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和空间碎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享  刘静 《中国航天》2002,(2):18-23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  相似文献   

15.
邹振宁 《中国航天》2004,(11):35-36,39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尤其是空间力量的发展及其在近期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应用,促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拥有制陆权、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和制信息权。其中,制天权和制信息权是高技术战争致胜的基础,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而制信息权的取得又离不开制天权。可以说,获取制天权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空间技术实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先驱和阶梯。本文以美国、苏联、印度、巴西为例说明空间技术实验在过去和未来对空间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文中研究了90年代世界空间技术实验的发展趋势和具体项目,探讨了我国空间技术实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7):29-31
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市场状况等。其研究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基金会于2009年4月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由航天经济、航天产品与服务、基础设施、影响与劳动力以及展望五部分组成,记录了2008年各国政府、公司和创业者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继续利用和探测太空的大胆计划,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在空间站长期值守的航天员的业务生活,提出建立空间站网吧,为航天员提供因特网服务的构想。为此分析研究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提出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构建方案。结合这一系统构建方案,一是研究解决了支持复杂异构网络运行的空间因特网网络协议设计技术,空间站空间因特网直接采用TCP/IP协议,并通过系统设计,较好地克服了TCP/IP协议不能适应空间通信链路的难题,支持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商用货架(COTS)软、硬件产品,可明显降低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二是研究解决了涉及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空间通信链路设计技术,空间站在同一条空间通信链路同时传输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空间通信链路采用CCSDS的AOS协议,并通过建立虚拟的物理信道,解决了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的安全隔离问题,能满足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6月22日凌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光压推进的“宇宙”1航天器发射升空。虽然这次发射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成功,但它向人们展示了新型推进技术的光明前景。无独有偶。5月24日,美国航宇局宣布,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携带着录有55种语言和90分钟音乐集锦的磁碟及刻着各种几何图案的“地球名片”,已飞出了太阳系的激波边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阳系外空间的人造航天器。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中,旅行者1号在近28年内飞距太阳140亿公里,采用新型推进技术进行多次轨道机动和姿态保持是保证整个飞行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0,(5):24-26
<正>英国政府3月23日宣布将组建英国航天局,以一个统一的航天政策指挥机构来取代现有的英国国家航天中心(BNSC)体制,领导全国的民用航天投资。一份政府政策文件称,英国航天局"将拥有协调航天政策和提升国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