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根据北斗一号卫星天线在轨的实际飞行温度,反推出了SRl07-ZK白漆的太阳吸收比αs退化曲线,并根据该曲线外推,得到了8年寿命末期的太阳吸收比αs,预测了卫星寿命末期天线反射面的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高轨道卫星热控涂层温度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待定系数方法的热控涂层在轨性能变化估算方法,此方法仅利用温度数据,不需要卫星光照角、材料热容量等其他参数,降低了以温度反演热控涂层在轨性能变化的参数要求和计算难度。利用该方法,在参考了现有的卫星光学太阳反射镜(Optical Solar Reflector, OSR)太阳吸收比退化的在轨数据和地面试验数据的前提下,同时为计算数据的稳定性,文章估算了某卫星在轨运行580天至1670天约3年的时间里,卫星上OSR的太阳吸收比在轨性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某卫星OSR在约3年的时间里,太阳吸收比仅增加了不到0.01,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核某低地球轨道卫星微波探测类载荷碳纤维基底天线反射器的真空沉积涂层在轨承受高低温循环的能力,以确保该涂层在轨经历频繁高低温循环后的性能仍满足产品在轨工作要求,提出基于航天产品环境应力筛选建立温度循环加速因子模型的试验方法,并开展不同规格试件的温度循环加速试验。按等效在轨8年寿命,在试验前、试验中和等效寿命延长约1/3后共进行14次试件涂层外观检查和热控性能箱外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外观完好,太阳吸收比和发射吸收比均符合指标要求,耐温度循环性能优异,满足在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几种热控涂层的真空-紫外辐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热控涂层是航天器常用的一类热控涂层.文章采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紫外辐照装置,选用合适的加速倍率,对国内几种常用的热控涂层进行了10000ESH以上的辐照试验,原位测量了各阶段试验样品的太阳吸收比,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变化曲线,验证了热控涂层的"漂白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热控制专家进行热设计时...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电子辐照对zno类热控涂层光学性能退化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分子层电子色心产生模型,推导了色心浓度表达式及材料光学性能退化随辐照剂量的变化关系.用该理论对100kev电子辐照下s781白漆太阳吸收比变化△αs的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单分子层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zno类热控涂层在电子辐照环境下光学特性退化趋势.该理论可扩展到其它热控材料在空间不同辐射环境下光学性能退化趋势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6,(3):52-56
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中溅射出的钼原子随束流飞出,部分沉积在卫星光学太阳反射镜(OSR)表面,会对其热控性能产生影响。文章结合推力器与OSR片的相对位置,得到钼原子在OSR表面的分布;根据沉积厚度得到钼膜及复合膜的发射率和吸收比分布;根据OSR表面的热平衡方程,得到其温度分布,从而获得了钼原子沉积对OSR片热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原子沉积引起OSR片的吸收比增加,OSR片温度升高最大为几十摄氏度,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的设备应避免安装在推力器周围。  相似文献   

7.
太阳吸收比(solar absorptance):吸收与入射的太阳辐射能通量之比值。发射率(emissivity):热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的全辐射体(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之比。辐[射]  相似文献   

8.
空间环境中S781和SR107性能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S781和SR107两种白漆样品在紫外/质子/电子综合辐照环境下太阳吸收率αs的退化情况,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比两种样品的表面成分和形貌变化,并利用数学模型对S781和SR107的长期退化情况进行了预示。结果表明:SR107白漆的表面完全被甲基硅橡胶粘合剂包覆,辐照前后成分变化不大;S781白漆在辐照后表面出现裂痕,成分也有所改变。在辐照开始后SR107的太阳吸收率αs比S781更快趋于稳定,但退化得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可展开天线的设计中,金属网的透射率、太阳吸收比和半球发射率三个热辐射性质是最重要的热物性参数,决定着金属网在轨温度水平,而金属网的温度水平又会影响天线的形面精度和无源互调(PIM) 性能。本文针对金属网这种结构,提出了一种透射率、太阳吸收比、半球发射率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等效参数仿真算法,利用有限元中的壳单元等效热物性参数对金属网进行了热分析仿真。该方法可适用于大型可展开天线用的各种规格金属网热辐射性质的测试和热分析仿真。其它半透明材料的热辐射性质的测试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热控涂层近紫外5000ESH辐照αs原位退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寿命卫星外露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退化是设计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热控涂层近紫外辐照αs 退化特性试验.本次试验技术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提高,时间长达5000ESH,加速倍率较小,试验结果应该更真实.试验证明所用的热控涂层紫外稳定性非常好,个别热控涂层一直呈上升趋势,所有辐照热控涂层暴露大气后其退化都有一定回复.  相似文献   

11.
太阳电池板热真空试验降温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太阳电池板在热真空试验降温时的正、背面温差和温度变化规律,文章建立了太阳电池板的热物理模型,根据太阳电池板厚度、背面发射率、纵向当量导热系数、高温平衡时的正面温度以及热沉温度,推算出电池板在高温平衡时的背面温度,进而得出电池板的正、背面温差;采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得出电池板降温时的降温时间表达式及电池板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经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的对照分析表明,降温时间理论表达式可以近似作为电池板降温时间的预测依据。研究结果可以为电池板热真空试验的热分析、电池板降温过程预测以及低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温度场对飞船压降检漏的影响与优化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建立了基于FLUENT平台的飞船密封舱体压降检漏的模型;计算并研究了密封舱内气体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气体温度在稳态下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计算结果表明了计算模型与试验模型的一致性;温度场对压降检漏影响很大,越接近平均温度的测点修正压降线性越明显,计算漏率的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13.
赵瑾  董晓龙  张德海 《宇航学报》2010,31(2):466-471
星载微波辐射计在轨运行时,影响天线温度的因素与天馈系统的空间与时 间的不稳定性有关。在最坏情况下,裸露在卫星舱外的天线物理温度的变化值可达±
150℃,而且太空环境和卫星舱内环境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异,使得连接天线与开关 的波导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依次分析了反射面对观测信号传输的影响,天线馈源物理 温度在-150℃~150℃范围内时的噪声温度,温度梯度对计算连接波导噪声温度的影响。利 用上述的分析结果,确定了天馈系统的在轨测温方法以满足星载微波辐射计精确定标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温度试验中的试验箱温度稳定和试件温度稳定的定义,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有关试件温度稳定的定义及其区别,温度稳定时间的确定方法,特别是确定试件温度稳定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和应用情况;介绍了保温时间的概念及其在高低温工作试验中的组成,分析了各组成部分的含义以及GJB 150和MIL-STD-810两个系列标准中这一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最后提出了确定受试产品温度稳定时间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百麟  金迪 《宇航学报》2015,36(7):763-768
研究一种基于遥测数据的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计算方法,以卫星热控边界温度遥测参数作为仿真计算模型基准温度参数,挖掘星上设备温度与安装边界(热控边界)温度之间的数值定量关系,形成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通过基准温度遥测数据与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之间数值运算,实现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预计,计算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16.
在粮食水分检测过程中,水分含量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本文详细叙述了利用神经网络的算法在虚拟仪器软件中减小温度对粮食水分测量的影响,实现温度对水分测量的补偿。采用电容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经过信号的调理电路输出标准电信号直接输入NI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把水分和温度电压值送入计算机,然后采用神经网络的算法,减小温度对水分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实现虚拟仪器的温度补偿功能。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热平衡温度预测的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熙  郭赣  刘绍然  刘波  王晶 《宇航学报》2016,37(11):1378-1383
为解决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温度外推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热平衡温度预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热平衡温度模型,建立待优化的目标函数以及热平衡温度粒子群算法的计算流程。依据某型号卫星热平衡试验的前期温度数据,对热平衡极限温度以及瞬时温度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温度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C/C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细观形貌和细观结构上的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着重分析了微裂纹尺寸对C/C复合材料中Z向纤维和基体界面上因变温引起的开裂损伤的影响,给出了微裂纹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规律及微裂纹特征尺寸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提出了在高温下因变温而造成的损伤模型,为C/C复合材料结构烧蚀计算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变温会引起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光纤陀螺温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温度是影响光纤陀螺(FOG)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对于高精度光纤陀螺更是如此。从实验入手,在常温、低温和高温三种状态下进行研究,采用热敏电阻分别对陀螺的六个重要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得出光纤陀螺启动阶段至稳定以后的输出曲线、零偏变化曲线、温度变化曲线。对输出曲线、零偏变化曲线、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发现不仅光纤陀螺自身热效应会影响光纤环,而且环境温度变化也会对光纤环产生影响。针对上述现象,对陀螺采取温度控制,经实验证明,能有效地改善陀螺的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碳单元的结构特征,推论出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分解温度、表面温度不随压力和初温而改变,以及碳单元顶端温度相对稳定.依此讨论了燃速温度系数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