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冷战以来,卫星一直充当着空中的卫士。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卫星能在下一个世纪的军事和商业领域扮演愈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几种著名卫星系统的介绍。阐述述21世纪卫星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8,(1):46-48
意规划新一代雷达卫星;印低温级完成全程试验;罗塞塔成功飞越地球;阿联酋将发射遥感卫星;美将在南极试验月球居住舱;韩国2020年发射探月卫星。  相似文献   

3.
曲号 《中国航天》1997,(12):23-25
美国即将发射两颗先进情报卫星曲号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将在今年10月至11月初发射两颗新型军事情报卫星,其中一颗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改进型长曲棍球成像雷达卫星,另一颗是休斯公司制造的喇叭信号情报卫星。它们将成为美国最大的两颗军事卫星,其中后者使用了...  相似文献   

4.
冷战时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于争霸全球的目的 ,竞相发展军用航天器。 90年代以前 ,军用卫星的年发射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1990年全世界年发射军用卫星超过百颗。冷战结束后 ,军用卫星年发射量逐年减少 ,到 1996和 1997两年降到了谷底 ,年发射10颗左右。未来军用卫星市场将如何发展 ?这是航天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两个因素进入 90年代以来 ,在军用卫星发展进程中有两件事引起航天界的普遍关注。一是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 ,军方对小卫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和热情 ,一些军用卫星计划已经或正在转向小卫星或小卫星星座设计。二是在商业卫星技术的…  相似文献   

5.
孙佳 《卫星应用》2006,14(3):35-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放开管制,商业高分辨率卫星业务日益活跃。在轨卫星业绩良好,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即将发射。本文将介绍各国正在研制中的1m或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1,(12):42-42
根据10月31日签署的协议.越南将从日本购买两颗X波段雷达对地观测卫星。这是日本首次实现遥感卫星出口。卫星将采用日本电气公司(NEC)研制的新型“新系统体系先进观测卫星”(ASNARO)遥感卫星平台。  相似文献   

7.
反卫星卫星几乎是跟卫星同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小卫星的出现而发展起来了小卫星编队。小卫星编队的目的是用编队分布式概念来实现通信、侦察和导航等任务,进而用若干个小卫星虚拟一个大卫星。小卫星编队和反卫星卫星产生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目的,本来是不相干的问题,却出现了巧合。笔者认为,反卫星卫星是小卫星编队的一种特殊应用,小卫星编队的关键技术是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掌握小卫星编队技术的国家,就具备了反卫星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1年对于中国的航天来说意义非凡,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都实现新的跨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都将拉动卫星制造与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卫星应用服务体系、扩大卫星应用规模政策支持明朗。2011年,我国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磊  沈毅 《航天控制》2006,24(1):57-60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今后由多颗微小卫星近距离编队飞行将成为在轨航天器部署的主要形式。本文把多Agent思想引入卫星编队,提出了基于多Agent卫星编队软件结构,根据编队中不同卫星Agent的智能水平和相互关系给出了4种分布形式,在把智能水平最高的主星Agent模块化结构做重点介绍的同时,以避免两星碰撞为例阐述了模糊控制逻辑在主星决策Agent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张万增法国的第一代军事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Helios)卫星将于1994年5月发射并投入使用。太阳神卫星重2500公斤,将由欧空局的阿里安-40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1977年法国国防部曾提出过萨姆罗(S...  相似文献   

12.
米广 《中国航天》1995,(11):20-22
欧空局将发射6颗科学卫星欧空局将于年内和明年初发射6颗科学卫星,从而使1995年成为该局“辉煌”的一年。然而这种辉煌也正在受到某种威胁,特别是来自欧空局成员国德国和英国的威胁。10月份在图卢兹召开的部长会议将就欧空局4.6亿美元的年度科学预算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入关键发展期。2020年,欧洲将完成伽利略系统的部署,投入全面运行;俄罗斯将基本完成GLONASS系统现代化改造,几乎全部由GLONASS-K卫星构成的星座和现代化的地面控制段将投入运行;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将初步或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美国GPS现代化计划进入冲刺阶段,2025年全部由GPS-3卫星构成的星座和现代化的地面控制段将全面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4.
国内动态     
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星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这颗区域组网北斗卫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国产化。其核心单机皆属国产,部件级国产化率达到91%,相比在轨区域组网中71%的同类卫星有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3,(6):3-4
本刊讯 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子夜,高高的卫星发射塔架,耸立着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按预定发射计划。25日0时34分,火箭托举着北斗一号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0,19(2):144-147
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网2010年1月18日报道,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由于卫星在军事领域愈来愈被广泛应用 ,在高科技战争中对卫星的电子干扰将成为破坏卫星正常运行和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然后论述了对军用卫星电子干扰的可行性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铠 《航天》2010,(9):5-7
2010年,对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者,特别是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者而言,是个不一般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多颗卫星连续跃上太空,在属于它们的轨道上安家。经过这一密集发射组网阶段,中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太空中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19.
纳米卫星的概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卫星的由来在航天发展史上,由于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研制的卫星都采用小卫星方案,其重量只有几十公斤。70年代末,由于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和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提高,大型多功能卫星开始出现,卫星体积不断增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成本不断攀升,风险逐渐增加。如一枚大力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连同所发射的侦察卫星价值可达10.5亿美元以’上,一旦发射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航天界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小卫星。198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实施了全球低轨道信息中继(GLOMR)计划,在一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射照像侦察卫星,锁眼(Keyhole)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这两种卫星可分为3类:1)胶片返回式照像侦察卫星;2)光电传输式照像侦察卫星;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文章主要介绍锁眼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的发展、所用遥感器性能及成像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