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立式捏合机搅拌桨螺旋角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为工具,研究了搅拌桨螺旋角对立式捏合机混合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立式捏合机混合过程的流体运动方程,完成了混合锅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确定了立式捏合机混合性能评价指标,详细分析了搅拌桨螺旋角的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空心桨螺旋角取43°~48°范围内的值时,立式捏合机具有较好的扭矩特性,混合同样体积的物料时单位体积功耗小,同时具有较高的轴循环能力和稳定的剪切特性,混合效率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立式捏合机搅拌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立式捏合机搅拌桨的设计方法和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推导了两搅拌桨螺旋升角的关系式,根据捏合原理,建立了搅拌桨水平截面曲线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立式捏合机桨叶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桨叶的搅拌过程机理。结合混沌混合理论,阐述了立式捏合机桨叶偏心布置及桨叶行星运动是促使产生混沌混合的必要条件。采用UV示踪实验证实了立式捏合机搅拌槽内混沌混合的存在,对比立式捏合机桨叶正、反向转动模式,发现桨叶反向转动模式下混合物料的平均应变速率较大,更有利于物料的分散式混合和分布式混合。依据Poincaré截面判定准则,立式捏合机搅拌过程中搅拌槽内搅拌物料处于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4.
桨叶是立式捏合机的重要部件,其直接关系到立式捏合机混合效率及混合扭矩。采用CFD方法研究了立式捏合机工艺参数(转速、转动模式)及桨叶结构参数(桨桨间隙)变化对空心桨瞬时扭矩和平均扭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桨叶瞬时扭矩与空心桨和实心桨相对位置有关,桨叶转速只影响桨叶瞬时扭矩值,桨叶平均扭矩与桨叶转速呈线性关系;混合物料为牛顿体流体时,不同转动模式(正转、反转)对桨叶平均扭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自行研制的VKM—5型立式捏合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详述了该机采用液压传动和气动元件进行位置检测以及气、电、液安全联锁的特点,并说明与卧式捏合机对比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立式捏合机桨叶几何结构参数与混合釜流场之间的关系,以1 L两桨立式捏合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ANSYS Fluent 14.5软件对立式捏合机进行了三维模型仿真研究,分析了桨叶结构参数(桨桨间隙、桨叶螺旋角)的改变对混合物料挤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桨桨间隙可减小桨叶对混合物料的挤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空心桨螺旋角分别为40°、45°、50°,桨桨间隙由1.0 mm增加到3.0 mm,挤压应力、剪切应力分别平均减小了82.4%、57.23%;增大桨叶螺旋角可增大桨叶对混合物料的挤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空心桨间隙分别为1.0、2.0 mm,桨叶螺旋角由35°增加到55°,挤压应力、剪切应力分别平均增加了92.8%、55.7%。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叠氮高能推进剂(BAMO-THF/A3/AP/HMX/Al)力学性能,避免脱湿现象,对中性聚合物类键合剂(NPBA)在推进剂中添加应用工艺进行了研究。基于NPBA对在硝胺表面包覆效果和键合剂反应速度的影响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键合剂加入方式、溶剂用量、捏合温度和捏合时间对键合剂键合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为使键合剂均匀分散至捏合体系中,增大与硝胺的接触,需将键合剂溶于溶剂再添加至药浆中,捏合过程中通过抽真空抽除溶剂;较高的捏合温度利于提高药浆流平性,加快键合剂与固化剂的反应速度,改善不同组分间的相容性,但温度选择时应考虑生产设备的限制;延长捏合时间可使键合剂充分包覆硝胺,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研究确定的NPBA用于叠氮高能推进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溶剂RJ溶解NPBA,RJ与NPBA质量比为5∶1;在温度60℃下捏合60~90min,捏合后抽真空20min。采用该工艺时,出料的工艺性能良好,经固化制得的推进剂方坯力学性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立式捏合机搅拌槽内桨叶与物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桨叶的变形量。为揭示桨叶结构参数与桨叶变形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选取1 L两桨立式捏合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 14.5仿真分析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桨叶结构参数(间隙、螺旋角)对桨叶变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桨桨间隙使空心桨最大变形量逐渐减小,使实心桨最大变形量先减小、后增大;增大桨叶螺旋角使空心桨最大变形量逐渐减小,使实心桨最大变形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的固体推进剂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系川教授等会同日产汽车公司、日本油脂公司等单位,开始火箭的研究。当时世界上还是以液体火箭为主,而日本却决定了以固体火箭为主的研究方向。开始了“铅笔火箭”固体发动机(当时使用的是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并于1995年4月在  相似文献   

10.
固体复合推进剂连续混合工艺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了。美国在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连续混合设备。锡奥科尔公司的螺杆连续混合机产量544kg/h,曾用于“潘兴”导弹发动机装药;航空喷气公司的螺杆连续混合机产量1800kg/h,用于“北极星”导弹发动机及φ6.6米助推器装药。洛克达因公司研制出一种用正已烷作载体的液相载体连续混合器,产量2270kg/h;海军推进剂工厂研制出另一种气相载体连续混合器,中试产量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2,21(2):61-61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2月24日消息,日本BeCore公司成功开发了面向大型工厂企业的新型彩色条形码瞬间识别技术。此技术使用红、蓝、绿三种颜色做成带状条形码,专用相机在0.1S即可完成识别,条形码歪斜和摇动都不受影响。此技术克服了黑白条形码一旦歪斜难以识别的弱点,成本是黑白条形码识别设备的1/4。  相似文献   

12.
固体推进剂由粘度很高的粘合剂与各种添加成分混合而成,混合过程中物料内部产生巨大的粘阻力,且物料主要组分都属于含能材料,混合装备在混合原理、混合过程安全性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根据固体推进剂混合装备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介绍了以立式混合机为代表的有桨批产式设备,以双螺杆混合机、蠕动混合机和多腔混合机为代表的有桨连续混合装备,以可一体化原位混合装药的声共振混合机为代表的无桨式混合装备。并结合CFD在化工领域搅拌釜的仿真模拟技术和法国Herakles公司开展的大型立式混合机混合复合固体推进剂的仿真分析,指出仿真技术是推动混合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的动力。最后,指出自动化立式混合机、双螺杆混合机及声共振混合机等代表了固体推进剂制造业先进混合装备的发展方向,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固体推进剂智能制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立式捏合机搅拌桨叶全三维设计与优化,集成搅拌桨叶几何造型、流场模拟与机械性能分析,开发了基于流场模拟的复杂形面搅拌桨叶三维设计与优化系统.分析搅拌桨叶运动特性,建立搅拌桨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综合搅拌桨叶的几何造型、运动方式、混合工艺条件,在虚拟环境中真实地模拟搅拌桨叶混合过程,快速分析与评价搅拌桨叶几何形状与流场特征的关系;在虚拟环境下,将流场模拟结果作为负载,添加在搅拌桨叶上,对其机械性能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对这套方法进行验证,设计结果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这套系统可以缩短设计时间20%,设计的设备能耗降低5%.  相似文献   

14.
对推进剂混合过程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以立式捏合机混合为实例,分析了扭矩变化规律,得到了混合过程扭矩变化最大值峰出现在固体料加完的工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步;发现了混合机加料过程扭矩随固体含量增加为二次曲线函数,拐点为固体含量85%,超过此值扭矩值变化增长迅速,提出高固体含量配方加料模式;验证了抽真空工艺、固化剂加入前后粘合体系交联反应对扭矩的影响;采用经验公式拟合出扭矩与混合量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与转速呈线性关系来预示需控制扭矩值;以求安全、保质量为最佳混合工艺指导推进剂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蓝源公司2020年2月17日为其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发动机工厂举行了落成剪彩仪式,宣告这座面积约3.25万平方米的工厂正式启用。该厂将生产BE-4和BE-3U发动机,供蓝源自己的"新格伦"火箭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火神"火箭使用。花了1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的这座工厂将设300多名员工,每年最多可生产42台发动机。蓝源首席执行官史密斯在仪式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几家卫星制造大公司正在重新制定90年代的策略以更多地揽取国内外的生意。日本电气公司(NEC)、三菱电机公司 (Mitsubishi Electric)和东芝公司 (Toshiba)都是微电子、计算机、电信设备及其它高技术产品的跨行业综合性制造商,各家公司都拥有150多亿美元的资产。数年来,他们依靠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向美国和国外提供连续机动电话服务的能力,美国最大的网格状通信设备供应公司莫托罗拉(Motorola)公司计划发射77颗小型卫星,组成全球卫星电话网。 该公司计划从1992年开始将这种小型卫星发射到低地轨道,为移动式电话和无线电通信提供连续服务。 建造和发射卫星的费用约为20多亿美元,但该网络全部部署完毕后,每年获得的收益将达到10亿美元。北美农村地区目前还没有移动式电话服务,这一系统将改变这种状况;它还将为全球私人电话系统提供服务。这样,用户就不必像使用陆基  相似文献   

18.
日本已开始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价值25亿美元的日本设施的研制工作。 日本实验舱(JEM)及其大型空间暴露平台将于1998年由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到自由号空间站上。为了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日本正在组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即日本载人系统公司。这家新公司是由14家大公司和大银行创建的,将负责为空间站的研制和使用工作配备人员。该公司将进行安全及产品保险监督,协调空间站的应用工作,并将参与站上宇航员的培训工作。这家公司的成立表明,日本政府和各承包商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而这在美国还做不到。  相似文献   

19.
“星星”公司从成立那天(最初叫“918”工厂)起,就开始对即将到来的航天飞行的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研究,包括制造在高空高速飞行的驾驶员的救生和生保设备。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5月6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日本天空完美日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14通信卫星。本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回收尝试,并获成功。这是"猎鹰"9连续第二次海上平台着陆回收成功,也是其首次在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时成功实现海上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