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微机控制多点压力自动测试和数据处理系统,着重分析管腔效应对数据采集的影响和实时校准问题。三向移位机构和扫描阀是进行多点压力测试的理想装置。计算机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使这两种测试手段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本文介绍应用于南京航空学院叶栅风洞的微机控制三向移位和扫描阀测压系统。该系统可进行流场压力分布和气流方向的自动测试和数据处理。应用效果表明,不仅减少了噪音危害,缩短了试验时间,节约了人力和能源,而且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一种由微机控制的测量速度和压力的快速扫描阀系统已经用于双流道氧枪复射流流场中。在氧气炼钢转炉中为了使 CO 进行二次燃烧,必须使用双流道氧枪。为了研究双流道氧枪复射流特性,在射流完全发展区沿直径方向放一根测杆,在测杆上排列着96支皮托管。皮托管末端的总压管和静压管用塑料软管分别与扫描阀中的4个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在16秒钟内扫描阀能自动扫描192个测压点。结果,总压、静压和速度分布能立即显示在 CRT上。为了获得高的测量精度,压力传感器的零点漂移能由软件来消除,同时每支皮托管都用 DANTEC 标定设备进行了速度标定。该测量系统也能用于其它工业规模的流场,如大型风洞,喷气发动机,流化床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提高机械式压力扫描阀测量精度的方法:实时采集传感器的初读数,消除传感器的零漂误差;实时校正传感器,消除电压与压力换算系数的误差;选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模数转换板;采用数字滤波法及使用小量程传感器提高采集数据精度,使机械式压力扫描间能很好地在低速风洞中应用,并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列车交会动态压力波实车实验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系统以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微机为核心,应用超声、红外检测技术,实现了列车交会压力波、交会车辆侧壁间距及相对车速的同时测量,并成功应用于广深线实车实验中。文中还探讨了实车实验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动态燃烧试验对燃烧过程中燃烧放热量、温度、压力多参数动态测量的要求,研制了一套燃烧动态测试系统。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氢燃料燃烧时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物理现象,采用光电传感技术,实现了对动态燃烧过程放热量的非接触式测量;其次运用动态理论详细研究了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完善了用双丝频谱补偿法测量动态温度的方法;最后选择了合理的动态压力的测量方案。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系统的动态联调结果等。试验表明了测试该系统具有所测参数多、工作性能稳定、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动态与稳态燃烧试验研究或工业过程监控测量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采用计算机-机械扫描阀测压系统在压力测量过程中影响测量精确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改善和提高其测量精确度的几种方法。结果表明:效果显著,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由 INTEL 86/330微机及其过程通道板、通讯接口板、通道放大器、压力扫描阀、传感器、气动天平(以下简称天平)等部件组成的 FL-12风洞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文中重点阐述了提高测量系统精度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旋转导弹模型表面复杂的压力变化,设计了一套嵌入式无线压力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以1 kHz的采样频率对8个压力通道进行同步采集。该绝对压力测量系统的量程为30 PSI,静态测量误差小于5/10 000;在连接10 cm的测压软管后,系统的动态延迟小于1.16 ms,信号幅值衰减小于1%。利用该嵌入式的无线测压系统,在高速风洞中开展了模型表面压力测试,对旋转导弹模型的关键区域多点的表面压力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表面压力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定常表面压力测试技术可同步多点测量旋转导弹模型表面压力,为开展相关旋转模型气动特性风洞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非定常表面压力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在 FL-1风洞中,对 NACA0012翼型进行的非定常跨音速压力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是研究在跨音速风洞中二元机翼非定常压力测量的实验技术问题,包括实验装置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并初步研究了 M 数、攻角、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对非定常压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论述测试技术对于航空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多点压力测量技术、设备的发展和现状,概要介绍了近十余年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780B、ZOC、HyScan2000、8400等压力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同时,也介绍了由西北工业大学所研制的ESPMS、DSY64以及DSY128等三种电子扫描压力测量系统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汕头大学大气边界层风洞和其配制的测控系统及流场校测结果。汕大风洞主要做建筑物的抗风实验和风环境实验。为模拟大气边界层,实验段较长,实验模型放在实验段后部。为减小轴向静压梯度顶板高度分段可调。风速比航空凤洞低。配置了建筑物测压和测力实验所需的电子压力扫描测量系统和高频底座天平。流场校测表明,该风洞的气动性能已达合同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普通禅丸的底阻约占弹丸总阻的1/3。因此,准确测量底阻是准确测定弹丸总阻的关键。在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测力实验时,模型底部大都用一根天平支杆将模型支撑在风洞中。由于尾支杆的存在,使得模型底部流动发生畸变,引起底阻测量的不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天平尾支杆以及模型船尾对超声这弹丸底压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尾支杆直径从小到大变化时,底压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船尾起到提高底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煤粉热解的激波管测试法及其系统的原理和软件、硬件系统组成。本系统的特点是控制与测试系统既相互独立又有数据传递。特别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集控制与管理为一体。硬件布局合理可靠、软件丰富,且各软件模块间相互调用,克服了机器内存不够的缺陷。还具有手动操作和自动控制两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其它小型风洞及其它机械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新型国产DSY128电子扫描压力测量系统及其方框图的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作了较详细地说明,同时,详述了该系统在西工大低湍流度风洞翼型压力分布实验及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新建1.2m风洞流场校测中的现场使用情况,给出了几种实验的部分压力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机过程通道板的性能指标和用途,并以 IBM-PC 微机过程通道板组成的采集系统为例作了详细阐述。微机广泛地应用于测控系统中,微机过程通道板在测控系统中是联接微机和测控对象的桥梁。我们研制了各种类型的过程通道板,其中 IBM-PC 微机过程通道板在风洞测控系统、工厂、大学实验室等地方得到了较好应用。由微机过程通道板组成的测控系统方便灵活,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电子扫描压力测量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其在风洞中的应用。对如何发挥该系统的优良性能,保证所测信息的精确性作了研究,并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可控性分析和可观察性分析指出,现有的座舱压力控制系统不是状态完全可控制的,因而不是好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测量方案,采用压力变化速率控制系统和压力测量系统。它是状态完全可控和状态完全可观察的。此外它还有另外两个优点,因而是一个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种多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控制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的风洞试验中,实现了大迎角非对称裁荷的主动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由硬、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心计算机、控制机、A/D 转换器、接口等;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及其算法等程序。其中主动控制部分能满足目标函数的控制要求。且干扰、误动作影响小,工作可靠性强。具有适应范围广、实现容易、成本低等特点,为测控技术多机网络实现计算机风洞测控技术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给风洞-计算机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利用测力法对NACA0012翼型在振荡条件下的动态失速特性进行的测试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测力法在翼型动态实验研究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比较了两种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