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3日,随着3名美国航天员查尔斯·杜克、查尔斯·博尔登和梅·杰米森乘坐的飞机缓缓升空,为期16天的“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圆满结束。“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由中国宇航学会与美国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会联合主办,主题是“科技、和平、友谊”,目的是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航天科技知识、促进人类和平开发空间、推动中美航天界的友好交流。6月30日下午,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大观园酒店举行了“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新闻发布会。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出席发布会并讲…  相似文献   

2.
1996年9月1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4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对接。航天飞机为“和平”号运来了3吨多的水、食品和其它科学实验物资,6名航天员还进到“和平”号上与另3名航天员相会。9月23日,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分离,美航天员约翰·布菜哈接替香农·露西德留在“和平“号上工作。  相似文献   

3.
4月1日愚人节这天,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俄通社一塔斯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的中文译文是: 美俄航天员在太空用汉语进行对话交流 正在“和平”号轨道站上进行考察的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通过协商,决定采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 3月23日由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的美国53岁的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因不懂俄语,难以与两名俄罗斯航天员进行语言交流,这将影响一些考察活动的开展。尽管露西德  相似文献   

4.
“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已圆满结束,但此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为使广大读者能详尽地从各个角度了解活动内容,本刊将从本期起分三期分别以“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名胜游览”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图片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再现给大家。美国航天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专家座谈美国航天员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专家座谈美国航天员查尔斯·杜克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师、院长助理、总体部部长于登云赠送亲笔签名的登月照片美国航天员查尔斯·杜克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鲁宇副院长(左二)、龙乐豪…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天员诺曼·萨加德今年3月14日乘俄罗斯“联盟TM21”号飞船进入“和平”号空间站,7月7日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在这次美俄联合航天活动中萨加德是公众瞩目的对象,更是新闻界的焦点。他在太空度过52岁生日,创造了在太空连续飞行115天的美国航天新纪录,打破保持了21年之久的美国航天员84天持续太空飞行的纪录。虽然这115天还不及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飞行439天超长纪录的1/3,但  相似文献   

6.
NASA空间站办公室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美国的第一阶段空间站无论在大小、电能和重量等方面均将超过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按照计划,美国空间站的第一批硬件将在1994年3月发射入轨。美国计划中的空间站尽管在技术上优于苏联,但苏联的“和平”号核心舱早在1986年2月20日就已发射,而且接待了两批航天员(第一批1986年3月13日到达和平号,居留125天;第二批1987年2月7日到达“和平”号,于12月29日返回,历时326天,创空间居留世界新纪录)。据苏联官员称,同“和平”号对接的四个实验舱将在今后4年中每年发射一个。美国空间站(第一阶段)与“和平”号的比较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新消息     
美国女航天员创美国载人航天新记录 到7月16日,露西德已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逗留了116天,超过了男航天员萨加德去年在和平号上创下的115天美国载人航天记录。估计她于今年9月15日前后返回地面。“阿里安”火箭于7月9日把一颗阿拉伯通信卫星和一颗土耳...  相似文献   

8.
△美航天员托马斯·阿克斯在往“和平”号搬运蛋白质晶体生长设备。 p对接后的“和平”号和“阿特兰蒂斯”号正飞行在一个台风眼上空,位于顶部带有碟形天线的是“自然舱”,最底部是“晶体艏”。 1996年9月16目发射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与“和平”号的第4次对接  相似文献   

9.
最新消息     
美国航天员创空间站停留新纪录 6月13日,美国航天员卡尔·瓦尔茨和丹尼尔· 别尔什在国际空间站迎来太空生活的第189天,打破了美国航天员单次飞行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纪录。此前的纪录是由美国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创造的,露西德1996年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工作期间,在太空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中日航天员首度在京会面□□2003年12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航天城,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航天员向井千秋与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会面。此次是日本航天员首次与杨利伟见面。向井千秋提到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展示联合国旗的举动,并对杨利伟表示,要以航天员同行的身份,超越国家和地区范畴,为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作出贡献。杨利伟也表示,希望在培养新一代航天人才等方面共同努力。其后,向井千秋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太空是人类共有的,中日航天员要为日中友好、亚洲和全球和平一起努力。向井千秋还谈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和日本H-2A火箭发射失…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苏联拟于今年夏天在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统的首脑级会谈中,研讨航天员交换飞行事宜。1993年以后,美苏双方至少交换1名以上的航天员,分别搭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这一交换飞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有关人体微重力状态的适应情况,这一研究对建造美国空间站和实现月球、火星有人探测是不可缺少的。过去苏联有将外国航天员在空间驻留1周时间的经验,但美国航天员搭  相似文献   

12.
1、 3月22日,俄罗斯航天员瓦·波利亚科夫和叶·孔达科娃等3人乘“联盟TM—20”号飞船,离开“和平”号航天站返回地面,分别创造了男、女航天员太空生活的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13.
空间扫描     
俄美航天员称“国际空间站”附近出现不明飞行物 美国与俄罗斯航天官员2月11日说,“国际空间站”上面的两国航天员曾发现不明飞行物在空间站附近出现。美国航宇局代表浦沙诺夫告诉记者,俄罗斯和美国航天员发现“一条约20cm长的柔软物质”在空间站附近漂浮。用俄罗斯太空专家的  相似文献   

14.
马爱军  刘巍 《国际太空》2012,(10):42-48
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水槽实验室自1980年投入使用以来,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及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舱外活动训练及试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部时间6月2日清晨6时零9分,在发射架上等了整整一个月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火箭的推动下腾空而起,开始了为时11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航天飞机的第91次发射。此行的重要使命有三:一是接回在严重老化的“和平”号太空站上工作4个多月的美国航天员安德鲁·托马斯;二是试验为今年底组装阿尔法空间站使用的新式燃料箱;第三项任务则是搭载中、美等国共  相似文献   

16.
最新消息     
美航天飞机升空并与俄空间站对接成功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凌晨3点13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3月23日晚上,该航天飞机在距地面近400千米的高空与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顺利地进行了第3次对接。美国女航天员飞往和平号空间站美国女航天员香农·露西德3月22日搭乘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往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现年53岁的露西德是一个生物化学家,有过4次航天飞机飞行的经验。此次她除了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外,还将帮助她的俄罗斯同事做些“家务”。印度国产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3月21日当…  相似文献   

17.
航天轶闻     
多才多艺的航天员 航天员不愧是“人类精英”,他们人多数人才华横溢,如美国的马斯格雷夫如果不是在1993年出舱修理哈勃空间望远镜时冻伤了手指,可能至今还会操着手术刀为病人动手术呢!而美国“阿波罗”12号航天员比恩自1981年起,已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从月球归来、专画月球”的艺术家,1998年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美国NASA与国际伙伴已经确定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分作三个阶段实施,最终将于2002年结束,达到长期载人能力。 第一阶段为美俄扩大联合载人航天活动期,利用俄罗斯现有的“和平”号空间站获取航天员在空间长期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材料科学和对地观测的经验,以及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在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降低国  相似文献   

19.
正圆满完成欧空局洞穴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近日回到北京。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并完成国际洞穴训练,也是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叶光富首次亮相。这次洞穴训练任务有6名航天员参加,其中包括2名美国航天员和俄罗斯、中国、西班牙、日本各1名航天员。在15天的训练时间里,航天员们组成乘组在意大利撒丁岛  相似文献   

20.
一艘“联盟TM”号飞船脱离“和平”号空间站向地球飞去。年满52岁的俄罗斯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此刻脑海中只有两件事反复交错出现;两个小孙子的身影;可能突然来临的不幸。现代航天技术对航天员的安全作了一切可能的保证,但航天飞行毕竟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