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11):48-48
俄质子M/DM2组级火箭9月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64~2466。这是俄今年第二次发射GLONASS卫星。不包括新发射的3颗.GLONASS系统现有21颗正在工作,另有2颗作为备份。该系统向俄全境提供连续导航服务需有18颗卫星,而覆盖全球则需至少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2):48-48
俄质子M/DM03组级火箭2010年12月5日在拜科努尔发射3颗GLONASS—M型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坠入太平洋。这对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作是一次打击。这是质子M/DM03组级型号的首次发射。俄国防部称失败不会影响GLONASS系统在2011年全部部署到位。GLONASS—M为改进型卫星.发射重量约1400公斤.设计寿命7年。目前GLONASS系统共有26颗卫星在轨,其中2颗用作备份.  相似文献   

3.
刘春保 《中国航天》2007,(4):15-19,22
1982年10月俄罗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射了第1颗卫星,1996年1月完成24颗卫星的组网并投入运行,历时14年,耗资30多亿美元,共发射了70多颗卫星。自1996年到2006年底,仅进行8次、共23颗卫星的补网发射活动。到目前为止,GLONASS系统已经发射了105颗卫星,2000年以前发射的卫星已全部失效,无法提供服务。截止到2007年2月底,在轨运行的GLONASS卫星共有19颗(其中6颗卫星暂时停止服务),2006年12月25日发射的3颗GLONASS-M卫星正在进行在轨调试,预计将很快投入运行服务。2001年8月20日,俄罗斯政府批准了GLONASS系统2002~2011年发展计划。2005年7月14日普京政府批准了俄航天局提出的《2006~2015年航天发展规划》,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发展成为该规划的重点。按目前的计划,俄罗斯将于2007年使GLONASS系统星座的卫星数量恢复到18颗,2010年恢复到24颗的满星座状态,提供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1):58-58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2011年11月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5~2477。这是质子M火箭在2010m12月发射3颗GLONASS-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GLONASS系统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阳光 《航天》2011,(12):34-34
11月4日,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3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这是质子M火箭在去年12月发射3颗格罗纳斯-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格罗纳斯系统的卫星。该系统此前有27颗在轨卫星,但只有23颗正在工作。俄联邦航天局称,有两颗卫星正在维护,一颗处于待机状态,另有一颗今年2月发射的卫星正在进行入网前测试。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2):86-86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2月2日报道,大约1个月之前发射的组成GLONASS导航卫星系统的最后3颗卫星已经开始进入运行阶段。其中,有22颗卫星在轨道群内,其中18颗已被用于此前指定的用途,有2颗目前在临时的技术维修中,另外2颗将被撤出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需要至少18颗正常使用的卫星,以维持系统不间断的正常运行,这18颗卫星负责24小时接收从全球范围内传送的导航信号。  相似文献   

7.
格林尼治时间 2 0 0 2年 12月 2 5日 ,俄罗斯航天局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质子号 K运载火箭发射了 3颗 GL ONASS补网卫星 ,这些卫星将成为 GL ONASS卫星导航系统的一部分。俄罗斯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开发 GLONASS系统 ,原计划系统由 2 4颗卫星组成 ,但现有的卫星数量已减少。此次发射的 3颗卫星进入第三轨道面后 ,使系统目前可用的卫星数量增加到 11颗 ,而系统正常运转需要15~ 18颗卫星。现在星座上的工作卫星数量只有 7颗 ,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 3颗卫星是在 1998年底发射 ,1999年初投入使用的。由于俄罗斯的卫…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5日,俄航天部门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一枚质子-M火箭将3颗GLONASG—M导航卫星送往近地空间,使得该系统的在轨卫星总数达到20颗。GLONASS—M卫星属于新一代导航卫星,每颗卫星重1.4吨,服务寿命为7年,由俄罗斯列舍特涅夫卫星信息系统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9.
简讯     
俄力撑导航星座 俄罗斯10月13日用质子K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3颗乌尔干型卫星。它们将在11月份投入使用,成为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中的新成员。耗资24亿美元的GLONASS系统按设计应由24颗卫星组成,但经费短缺使该系统卫星数远远少于“定员”数。到今年9月底,该系统中只有8颗星在工作。加上3颗新星,目前它有11颗卫星。这也是整个网络能工作的最低卫星数量。(小)阿里安“收获”订单 阿里安公司最近得到了发射国际通信卫星905、906和907的合同。此后,它又得到了在2001年底或2002年初为日本发射N星C通信卫星和在2…  相似文献   

10.
格林威治时间 2 0 0 1年 1 2月 1日 1 8时 0 4分 ,俄罗斯使用质子号 K/DM- 2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 3颗 GL ONASS系统补网卫星 ,卫星编号分别为宇宙号 2 380、2 381和 2 382 ,其中包括 2颗旧型 GLONASS卫星和 1颗改进型 GLONASS- M卫星 ,前者重 1 4 1 5千克 ,后者重 1 50 0千克。质子号 K/DM- 2火箭将这 3颗卫星送入了远地点距离为 1 91 0 0公里 ,倾角为 6 4 .8°的椭圆轨道。此后 ,每颗卫星将使用自带的推进系统进入GL ONASS网络中的最终轨道星位。目前 ,这 3颗卫星还未投入使用。俄罗斯应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1):24-26
俄罗斯质子M/DM03组级火箭2010年12月5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3颗GLONASS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这3颗GLONASS-M型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已坠入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海域。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09,18(2):54-54
2009年2月12日,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宣布,俄罗斯去年年底发射的3颗Glonass—M导航系统卫星已全部开始正常工作。至此,俄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轨正常工作卫星总数已达19颗。据当地媒体报道,俄Glonass导航系统共有20颗卫星,除了已投入正常工作的19颗,另有1颗卫星正接受技术维护。这一系统使用的卫星有G|onass和Glonass—M两种型号。前者属于上一代卫星,使用寿命仅为3年,后者服务寿命为7年。  相似文献   

13.
继2011年成功发射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之后.2012年10月12日18点15分欧洲再次成功发射2颗“伽利略”卫星。此举是欧洲导航系统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这4颗卫星将组成一个迷你的卫星星座,可对全系统进行验证。4颗卫星是满足导航服务的最小数量,利用卫星信号获得维度、精度、高度及时间参数。  相似文献   

14.
4月15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即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15.
赖羽 《上海航天》2007,24(1):64-64
据报道,2006年的12月19日俄罗斯的宇宙.3M火箭将德国的5颗SAR-Lupe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中的第一颗发射升空。SAR-Lupe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使用X波段雷达系统,可穿透黑暗和云层,提供的图像分辨率优于1m。这5颗卫星将运行于两极低地球轨道的3个轨道平面,其中2个轨道平面上将有2颗卫星运行,另一个轨道平面有1颗卫星。整体布局将在2008年年中完成。5颗卫星的布局将能实现图像和命令交换,缩短反应时间,每天可提供全球从北纬80°~南纬80°地区的图像30余幅。根据要求,地面站能在指令发出后36h内、拍摄后12h内收到图像。从下达任务到收到经过处理的图像,平均时间约为10h。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09,(4):88-88
据新华网报道,莫斯科时间2009年7月21日晨,俄罗斯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卫星送人太空。其中一颗将服务于俄国防部,另一颗则是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合作开发的国际失事船只及飞机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的俄方卫星。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用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下一代的第一颗卫星于近期由Delta2型火箭发射升空,发射的2R—M卫星是将被连续发射8颗卫星中的第一颗。现有的28颗卫星群包括12颗ⅡR卫星,将发展到能够提供全球覆盖和提高更多的性能。更进一步现代化的GPSⅡR—M系列卫星,将具有更多的特点,其中包括能够增强信号功率的全新天线板,两个精度更高的军用信道,更安全的密码和抗干扰能力。GPS不但为军方提供精密武器的制导和预警,还支持空中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8,(5):44
据俄罗斯负责GLONASS系统服役前调试的总设计师委员会说,该系统要到今年底才能投入使用,而原定期限是去年12月31日。俄航天局透露,该系统现只有16颗星在轨工作,而要想覆盖俄全境需有18颗卫星,要实现精确的全球导航则需有24颗可靠工作的卫星连续运行。另据俄信息卫星系统公司(ISS)副总设计师库申科3月18日称,到2010年,全面投入运行的GLONASS卫星星座将由30颗GLONASS-M和K型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7,(9):46-46
俄罗斯宇宙3M火箭7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2军事侦察卫星。卫星由OHB系统公司建造,重770公斤,寿命10年,载有合成孔径雷达、星间S波段发射机和X波段发射机等设备,采用550公里极轨道,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SAR-放大镜”是德首个卫星侦察系统,由5颗相同的小卫星和地面段组成。5颗卫星处在3个轨道面上。项目耗资2.5亿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发射短讯     
<正>北斗三号第1颗、第2颗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新华社2017年11月5日报道,当天,北斗三号第1颗、第2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任务拉开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序幕。此次发射的是北斗三号首组2颗MEO卫星,是北斗导航系统第24、25颗卫星。北斗三号卫星星座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系统由24颗MEO卫星、3颗GEO卫星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