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前,日本政府决定,将于今年11月重新发射H-2A运载火箭,并把一颗多用途卫星送入太空。由于这是该型火箭因发射失败而中断使用一年后的首次发射,故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首次商业发射的成功进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要求印制造行业改变角色,从单纯提供火箭分系统转向承担总体工作。印正在把 PSLV 作为一种灵活、通用的火箭对外推销。该火箭能把1200公斤的单颗卫星送入极轨道,但也能发射两颗各重500公斤的卫星,或在发射重1000公斤的卫星时搭载两颗微型卫星。ISRO 称  相似文献   

3.
随着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首次商业发射的成功进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要求印制造行业改变角色,从单纯提供火箭分系统转向承担总体工作。印正在把PSLV作为一种灵活、通用的火箭对外推销。该火箭能把1200公斤的单颗卫星送入极轨道,但也能发射两颗各重500公斤的卫星,或在发射重1000公斤的卫星时搭载两颗微型卫星。ISRO称它将着重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而把生产活动交给工业界;将来火箭的全部生产工作将交给一个工业集团,自己只负责发射。PSLV有60%的部件是由印150家公司提供的,包括结…  相似文献   

4.
欧空局将对其空间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为了加强同美国和日本的竞争,欧空局将对其空间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以把重点转向载人航天舱(用阿里安火箭发射)、哥伦布舱(设计上要作重要改进)和新的卫星通信计划,并大力扩充欧洲运载火箭在国际发射市场所占的份额。调整后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零讯     
日本的空间活动日本政府正继续开展空间开发活动,新批准一项计划:今后十四年内用自制的76枚运载火箭发射80个宇宙飞行器。另外,日本宇航员最早于1983年方可成为美国空间飞机的候选驾驶员。日本运载火箭上面级采用自行设计的固体火箭,使用的液体火箭第一级则以美国雷神为基础,后期的宇宙飞行器将使用日本设计的液氢燃料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预期于1984年前试验。液氢-液氧助推火箭编名H火箭,可将50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可把800  相似文献   

6.
陈杰 《航天》2014,(5):18-21
2014年1月,日本政府批准H-3火箭研制经费预算总额为19亿美元。对于H-3火箭的研制,日本政府强调私营企业从开始阶段就应更多地参与其中,以利用私营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降低火箭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5,(7):45-46
洛马公司的大力神4火箭4月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美国侦察办公室的一颗神秘军用卫星,这是大力神4在卡角进行的最后一次发射.以往从这里发射的几乎所有大力神4都配备惯性上面级或半人马座上面级.而这次发射的价值4.11亿美元的火箭却未配上面级.通常大力神4只有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时才不带上面级.此前在卡角进行的26次发射只有两次未带上面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6,(11):50-50
美国国会已从2007财年国防预算中砍掉了空军“低成本快速反应航天运载器”(ARES)计划的经费。ARES计划旨在研制一种采用可飞回式第一级的三级火箭。火箭上面两级为一次性使用。此前美国空军已同工业界签署了火箭论证合同。ARES的目标是使火箭能在24~48小时内发射,同时把发射费用降低到现役一次性火箭的1/3到1/6。火箭低轨运载能力为4.5~7吨,派生型可达20吨。前期工作中研究了可复用运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望达到的飞行频度。  相似文献   

9.
易林 《航天》2009,(7):4-5
5月27日.俄罗斯联盟TMA15飞船由一枚联盟FG型运戴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颐和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正>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是一种新型、高效、灵活、经济的发射模式,可以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满足各种轨道的有效载荷发射需求。国外海射型"天顶"3SL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从海上发射的液体运载火箭,于1999年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其海上发射方案为通过把整枚火箭装到海上发射平台上,驶往赤道预定海域点位发射,达到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目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陆续取得发射成功,某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已连续多次执行发射任务,正式投入各类小卫星的应用发射。该型固体运载火箭继承了我国固体型号和液体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模块化、装备化和全域化发射的总体设计思想,综合考虑了陆上、海上的快速发射需求,火箭  相似文献   

11.
猎鹰9号火箭截至2023年年底已完成286次发射。对猎鹰9号火箭特别是Block5版本火箭的发射情况进行了完整梳理统计,重点分析了一级箭体的复用情况以及发射、回收的相关能力保障,对火箭的经济性和未来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政府和工业界研究小组正在拟定一项新的国家空间五年计划。该计划要求国家的空间活动经费增加16%,并把重点从小型卫星逐渐转向“哥伦布”舱和阿里安5火箭一类的大型项目。该计划还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成立意大利国家空间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8,(6):46
俄罗斯与乌克兰合造的“陆射”系统天顶3SLB火箭4月28日在拜科努尔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将以色列“阿莫斯”3通信卫星直接送入静地轨道。“陆射”项目下属于海射公司,所用天顶3SLB火箭基本上与海射公司的海射型天顶3SL相同,但改在位于北纬约46度的拜科努尔陆地发射场发射,可把重约3.6吨的通信卫星送入静地转移轨道。天顶3SL火箭因可运到赤道海域发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1,(9):47-48
德尔它2-7920H-10C型火箭9月1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两个“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这是德尔它2火箭从卡角空军站进行的最后一次发射。发射曾因天气和技术问题推迟两天。这项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迄今最精确的月球引力图。观测数据会有助于确定月球从月壳到月核的内部构造.  相似文献   

15.
金牛座火箭首次发射取得成功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金牛座火箭3月13日进行了首次发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从而填补了美国在航天运载能力方面的一个空白。该火箭可把14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高185公里、倾角28.5度的低地轨道。轨道科学公司已在使用的空射型...  相似文献   

16.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17.
柳念芦 《中国航天》1997,(10):40-42,44
世界航天发射中心:日本航天发射中心柳念芦图1鹿儿岛航天发射中心1.卫星跟踪中心;2.控制中心;3.遥测中心;4.有效载荷总装车间;5.兰姆达火箭发射场;6.缪火箭发射场;7.缪火箭总装楼;8.卫星准备大楼;9.行政办公室;10.大门图2竹崎发射场配置...  相似文献   

18.
许彤 《中国航天》2003,(4):15-16
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44L型运载火箭2月15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成功地把“国际通信卫星”907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是阿里安4型火箭的最后一次飞行,也是第一代阿里安火箭(阿里安1~4)的最后一次发射。从1979年12月24日起,阿里安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SAC)展望了日本2000年以前的宇宙开发活动,正式通过了宇宙开发大纲。该大纲要求发射50颗应用卫星和研制新的运载火箭,其中包括 H-1火箭的改进型 H-2火箭。该大纲还要求发射几颗1990公斤级的应用卫星和28颗科学卫星。另外,日本参加美国空间站的研究项目也已获得批准。为了支持上述项目,日本政府已经在1985财年预算中批准了6.45亿美元的经费,其中包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5.3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2):30-30
2008年1月上旬,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将大幅削减H-2A火箭发射成本,在2009年之前将发射价格100亿日元左右降低三成,并把从签约到发射升空的合同完成期压缩1/3,缩短至1年,以缩小与欧美竞争对手在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