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山 《航天》2010,(4):7-7
2月12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16电视广播卫星。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采用“星”2.4平台建造,携带24路Ku波段工作转发器,将用于提供直播到户电视等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3.
8月24日,载有“进步M-12M”货运飞船的“联盟-U”火箭发射失败,火箭点火325秒后,与地面中断了联系,导致飞船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基本维持了2004年的水平,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俄罗斯26次,美国12次,中国5次,欧洲5次,海射公司4次,日本2次,印度1次。这些发射共携带了3颗行星际探测器(彗星、火星和金星探测器)、1架航天飞机、7艘飞船(3艘载人,4艘货运)和65颗各类卫星。全年发射事故较多,共出现3次发射失败和1次部分失败,且均发生在俄罗斯。3次发射失败分别为6月21日闪电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俄闪电3K军用通信卫星、6月21日波浪火箭从潜艇上发射宇宙1太阳帆技术验证卫星和10月8日呼啸K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欧空局的“低温星”地球科学卫星。1次部分失败为10月27日宇宙3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进行的“一箭九星”发射,其中俄“莫扎耶茨”5科研卫星分离失败,另有两颗卫星失去联络。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11日,英国首颗第五代军用通信卫星“天网”5A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基地由阿里安5ECA火箭发射上天。该星发射质量约4.7吨,是英国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4,(3):47-47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运载火箭1月11日从赤道附近的“奥德赛”海上发射平台起飞,成功地把劳拉公司制造的“南埃什特雷拉”1(劳拉公司又称其为“电信星”14)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海射公司今年的首次发射,也是世界上今年的首次航天发射。该卫星将由劳拉天网巴西公司运营,带有41台Ku波段转发器,用于向巴西和其它拉美用户提供相关服务,设计寿命为15年。它原拟由波音公司的第三枚德尔它4火箭发射,后因德尔它4不再承揽商业发射服务而转由天顶3SL火箭发射。海射公司今年拟发射5~6次。△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1月29日成功地发射了进步M1-11货…  相似文献   

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3,(12):53-53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火箭10月26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美国天狼星XM无线电广播公司的“天狼星”FM6卫星。这是质子号7月2日发射失败后的第二次复飞。“天狼星”FM6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用1300系列平台建造,发射重量6003公斤。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10):56-56
阿里安5ECA型火箭8月4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埃及尼罗卫星公司的“尼罗星”201直播卫星和非洲区域卫星通信组织(RASCOM)星-非月公司的“RASCOM—非月”1R通信卫星。两颗卫星均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尼罗星”201采用“空间客车”4000B2平台,发射重量约3200公斤,载有24路Ku波段和4路Ka波段转发器,将定点在西经7度轨位,  相似文献   

9.
尚辉  孟翔 《航天》2014,(10):44-46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型卫星研究应用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的航天机构,利用其现役运载火箭以搭载发射或一箭多星模式完成了多颗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但主流的现役火箭这种“大火箭发小卫星”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多国的航天机构和企业开始面向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制新型专用火箭。  相似文献   

1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1):58-58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2011年11月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5~2477。这是质子M火箭在2010m12月发射3颗GLONASS-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GLONASS系统的卫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8,(3):45-46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1月15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图拉雅卫星通信公司的“图拉雅”3移动通信卫星,这是2008年的全球首次航天发射,也是天顶3SL火箭去年1月底发射失败后的首次恢复发射。去年1月30日,天顶3SL火箭在发射“新天空卫星”(NSS)8卫星时,于起飞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火箭停飞。该火箭曾准备在去年11月恢复发射,有效载荷即本次发射的“图拉雅”3,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5):15-15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经营的俄制质子号火箭将在2011年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SES公司的SES-3和哈萨克萨坦的“哈星”2通信卫星。这将是该火箭首次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西方建造的商业通信卫星。SES-3是SES公司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签订的多星采购协议下的第三颗卫星,也将是质子号在2010年~2011年为SES公司发射的第5颗卫星。这次双星发射将进一步验证质子号的一箭多星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阳光 《航天》2011,(12):35-35
10月19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质子M/和风M运载火箭莫斯科时间夜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美国卫讯有限公司的“卫讯”1大容量全Ka波段宽带通信卫星。这是质子M/和风M火箭8月18日失败后的第三次发射和第二次商业发射。  相似文献   

14.
雨水 《航天》2014,(9):64-64
2013年,我国在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除资源一号03星因火箭故障未能入轨外,均获得圆满成功。现将全年15次航天发射任务纪念封刊出,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15.
阳光 《航天》2011,(6):12-12
4月20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3颗卫星,包括国产遥感卫星“资源星”2、新加坡的“实验星”和印度与俄罗斯合作研制的“青年星”。卫星被送入823千米太阳同步极轨道。这是PSLV火箭第18次发射。除1993年9月首射失败外,其余均取得成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9,(2):47-47
日本H-2A火箭主承包商三菱重工株式会社1月12日宣布,H-2A火箭将在2011年发射“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又称“阿里郎”)3光学对地观测卫星。这是该火箭首次赢得重要的国外卫星发射合同。去年12月2日,日本卫星制造商三菱电气株式会社宣布赢得了首份大型卫星出口订单,将为新加坡和台湾建造“中新”2通信卫星。这样一来,日本在商业发射和卫星出口领域就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2):63-63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2011年12月11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以色列空间通信有限公司的“阿莫斯”5通信卫星和俄本国的“射线”5A数据中继卫星。这次发射属俄政府发射任务。“射线”5A由俄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采用“快讯”1000A平台,发射重量1148公斤,设有Ku和S波段高增益、可控和全向天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1,(2):25-2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运载火箭2010年12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斯里哈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升空.执行“静地星”5P卫星发射任务。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偏离飞行路线.后被实施自毁。画面显示.火箭残骸落入发射场附近的孟加拉湾。此次失败是GSLV火箭年内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给了印度航天计划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许彤 《中国航天》2003,(4):15-16
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44L型运载火箭2月15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成功地把“国际通信卫星”907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是阿里安4型火箭的最后一次飞行,也是第一代阿里安火箭(阿里安1~4)的最后一次发射。从1979年12月24日起,阿里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0,(11):46-46
阿里安航天公司的俄制联盟2-1a/“弗雷盖特”火箭10月19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全球星”移动通信星座的前6颗第二代卫星。卫星被送人920公里、倾角52度的调相圆轨道.随后将在地面控制下陆续提升到1414公里、倾角52度的工作轨道。这次发射由阿里安公司参股的法俄合资斯达西姆公司实施。根据合同,该型火箭还将在明年6月份之前再发射3次.从而完成24颗第二代卫星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