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静态形状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建立了含有分布压电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的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电自由度板弯曲单元,用于分析含有分布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的板结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的一般方法,即被动控制方法和主动控制方法。最后,提供了两个数值示例,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紧固件使用质量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条件下航天紧固件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实行紧固件产品质量认证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实施产品认证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对空间飞行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针对空间飞行器诊断重构能力确定于设计之初、受制于有限资源等特点,提出了着力于系统评价设计过程的自主诊断重构方法。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梳理了后续的待突破难点。其次,以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正常模式与故障模式一体化设计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通过资源配置和诊断重构方案的综合优化实现系统诊断重构能力最大化。然后,提出了基于能力在轨评估的诊断重构方案动态调整方法,在运行阶段通过诊断重构过程的自适应调整保持系统最优状态,进而从全寿命周期提升系统的诊断重构能力。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AOMDV路由协议存在的安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模型的AOMDV协议(TM—AOMDV)。该协议中每个节点维护一张信任表,通过节点的历史交互信息计算互相的信任值,并根据信任值决定是否该节点做为下一跳节点;根据节点的行为以及信任值,提出了攻击节点的判断标准。同时为了防止某些正常节点移动到特殊位置时被误判为攻击节点情况的出现,提出了二次验证的方法。NS2仿真结果表明,与AOMDV协议相比,采用基于信任模型的AOMDV协议降低丢包率,增加网络的吞吐率,有效的抵御了黑洞攻击。  相似文献   

5.
针对被动多基站跟踪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的被动多基站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两个基站的观测数据融合目标位置,并用第三个基站的观测数据对目标位置进行检验,消除了错误融合位置;然后,推导了被动多基站粒子滤波模型,并根据被动多基站跟踪的特点,提出了顺序重抽样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被动多基站跟踪中的高度非线性、非高斯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算法的性能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跟踪方法(如PMHT、IMM-PDA)。  相似文献   

6.
作为星载雷达发射微波功率合成的关键部件,巴特勒矩阵的微放电性能直接决定了雷达载荷的功率容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微放电特性进行分析与验证。针对该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动态合成网络的星载巴特勒矩阵,并对其在真空条件下的微放电特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第一,提出了一款用于星载雷达的大功率巴特勒矩阵,对其功率合成性能进行了分析。第二,为了对巴特勒矩阵微放电性能进行详细研究,对提出的巴特勒矩阵进行了微放电功率阈值仿真和自由电子分布分析。第三,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该巴特勒矩阵进行了峰值功率14kW的真空微放电试验,验证了其在大功率真空环境下的微波传输功率容量。提出的巴特勒矩阵性能优良,为未来的星载雷达大功率微波部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CMOS集成器件的锁定效应从结构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压触发型销定和电流积累型销定的观点,阐述了CMOS电路系统的保护、使用方法。防锁定效应的措施。实际使用表明,所提出的防锁定效应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导弹在攻击角度约束下对目标的打击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分布式强化学习制导策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攻击角度误差,设计了一种新的奖励函数,使导弹在满足视场角约束的同时,视线角向期望值收敛。此外,为了增强强化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探索策略,提高了模型训练过程中对环境的探索效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布式强化学习制导方法能够在固定攻击角度约束下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打击。与传统制导律相比,所提制导方法的攻击角度误差更小,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元的容错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昕  袁信 《宇航学报》1999,20(2):7-13
本文讨论了容错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的神经元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解决的技术途径,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健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7,28(1):167-170,208
伴随卫星回收是伴星应用中的一项主要技术。航天任务需求对伴星回收问题不仅提出了最省燃料要求,而且提出了最小时间要求。本文设计了一条稳定的燃料-时间优化回收轨道。从相对运动的Hill方程出发,给出伴星回收问题描述,阐述回收轨道设计思想及稳定回收条件,提出一种有效的螺旋式回收策略,探讨参数确定方法,并对回收轨道的特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了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及初始相位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螺旋回收策略,可以保证伴随卫星快速、稳定回收,且能在燃料消耗量与回收时间之间寻求最佳折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