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兵器与技术》一九八一年二月报导:一九八○年十二月四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爱格林空军基地的武器试验部门进行的夜间飞行试验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红外制导的 AGM-65D 型“幼畜”导弹。这枚导弹是从 F-4“鬼怪”式飞机上发射的,它准确地跟踪并命中了坦克靶标。AGM-65D“幼畜”导弹是由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卡诺加帕克的休斯公司航空设备部“幼畜”导弹系统计划局根据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与美国空军签定的合同进行研制的。  相似文献   

2.
雨丝 《航天》2011,(4):54-54
雷锡恩公司成功完成了AGM-65E2/L激光制导型幼畜导弹的一系列初始系留飞行试验。激光制导型幼畜导弹为精确直接攻击空地武器,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正在进行的战斗中广泛采用该武器。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2):47-47
美国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与雷锡恩公司导弹系统分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7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要求雷锡恩公司为其提供200枚AGM-65D幼畜导弹、300枚AGM-65G导弹、4套AGM-65D及8套AGM-65G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组件。  相似文献   

4.
雨丝 《航天》2010,(4):52-52
据雷锡恩公司2010年2月3日报道,美国空军与雷锡恩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7亿美元的对外军售合同,据此合同雷锡恩公司将生产AGM-65D和AGM-65G2红外制导型幼畜空对地导弹提供给阿联酋。  相似文献   

5.
休斯飞机公司各种型号的AGM-65幼畜导弹都已获得高度成功,然而对它的改进工作还远没有结束。现在每隔三年左右就出现一代新的电子元器件,幼畜导弹也因而得到改进,甚至完全成为一种新型的面空导弹。幼畜导弹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6.
海湾战争突出地表现了精制导炸弹和导弹的重要性、使军方和公众对高技术武器重新树立了信心。 在海湾战争中,许多武器首次用于战争,其中包括通用动力公司的海射型BGM-109C战斧常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麦道公司的AGM-84E防区外发射对陆攻击导弹(SLAM)和雷锡恩公司的MIM-104爱国者面空导弹(SAM)。海湾战争中还使用了已经过验证的武器,例如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首次使用的英国宇航公司的海鸥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7.
AGM—65幼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空面导弹系统之一,目前已销往19个国家和地区。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在对伊拉克的轰炸中就使用了幼畜导弹。 幼畜导弹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为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研制的空面导弹,用以攻击地面和水上目标,攻击的主要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导弹与高炮阵地、车队、地面防御工事、桥梁、指挥所、雷达、停机坪上的飞机和舰艇等。该导弹已有7个  相似文献   

8.
美国“幼畜”空地导弹是杀伤小型地面装甲目标和水上目标的有效武器。它有6种带不同导引头的型号。所有型号均按统一的气动力布局设计,有4片加长的三角翼、4片活动的矩形稳定翼。弹长2.49m,弹体直径0.305m,翼展0.72m,起飞质量210~307kg,最大射程达25km,破片聚能战斗部的质量57~136kg。在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发射了5500枚导弹,而主要是带热成像导引头的AGM-65D型、电视和激光制导型。  相似文献   

9.
据《宇航》一九八○年十二月报导:美国休斯飞机公司最近为美国海军发展了空一面“幼畜”导弹的一种新改型。该新导弹命名为 AGM—65F。它使用美国空军的 AGM(空—地)—65D“幼畜”的红外制导系统以及美国海军的 AGM—65E(激光制导)“幼畜”的推进器和战斗部。新导弹是一种自主式导弹(发射后脱离),造价低廉。其红外制导系统可以在白天或  相似文献   

10.
红外成象制导的幼畜导弹即将具备多种作战能力。休斯公司是这种导弹的第一制造商,雷锡恩公司则是第二制造商。空军已对雷锡恩公司制造的导弹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鉴定试验。并在继续验收休斯公司制造的导弹,这些导弹预计在1986年2月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在休斯公司图森工厂的幼畜导弹小规模试验性生产线,由于在儿枚验收的导弹中发现了质星问题而在1984年年中被关闭。在停工6个月期间,对幼畜装配线人员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11.
为对付频率捷变及宽频谱的威胁而设计的新的AGM-88C型哈姆反雷达导弹预计将在1989财年开始进行初步试验。 得克萨斯仪表公司和福特宇航通信公司将竞争AGM-88C型新一代反雷达导弹的首批生产合同,该合同预计在1992年签订。目前他们正在竞争研制  相似文献   

12.
垂直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2 0 0 5年 2月底 ,欧洲导弹集团 (MBDA)成功进行了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试验中 ,装有红外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直接命中 1 0km远处低空飞行的小型靶机。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中距空空型米卡导弹的车载型 ,由战术行动中心、探测雷达和数辆 (一般为 4辆 )导弹发射车组成 ,彼此通过光纤连接。每辆发射车携带 4枚雷达主动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的米卡导弹 ,可对多目标进行快速齐射 ,发射间隔 2s。该系统能 3 60°全方位防御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空射导弹等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全天候…  相似文献   

13.
波音航空空间公司的AGM-86B空射巡航导弹在与通用动力公司AGM-109型空射巡航导弹的竞争中获胜,三月底选定波音公司为承包商,国防部已批准进行全面生产。 AGM-86B空射巡航导弹的目的是为美国空军提供一种可以突破苏联防御、打击俄国纵深目标的武器系统。导弹小巧玲珑,有翼,带核弹头,采用地图匹配制导方式,射程大于1,500英里。战略空军司令部装备AGM-86B导弹的  相似文献   

14.
红外成像制导在精确制导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导弹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红外成像制导利用目标的二维红外图像信息 ,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具有制导精度高、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选择攻击目标要害部位等特点。它是一种使导弹威力倍增的技术 ,代表当今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倍受美、英、法、俄等国军方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 ,已有大量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装备部队。探讨红外成像制导的对抗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AGM-130导弹     
美国洛克韦尔公司从1984年开始就对AGM-130空地导弹进行全尺寸研制。该型导弹用于攻击得到防空武器良好掩护的重要目标,如机场、指挥所和地空导弹阵地等。其设计射程24~64km。导弹既可从高空发射,也可低空发射。它是以GBU-15航空炸弹作为结构基础,采用900kg级Mk84普通航空炸  相似文献   

16.
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将新装备一种隐身战术导弹。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军已研制成一种三军通用防区外发射的攻击导弹(TSSAM)。这种新式隐身战术导弹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7年投入研制试生产,目前有80%的飞行项目、试验内容已完成,进入完善配套、全面发展阶段,预计1995年左右装备部队。2000年前美陆、海、空三军全部装备这种导弹。 这种隐身导弹设计时是针对原苏联和华约各国的,原方案只有AGM-137一种型号,主要安装核弹头,用于破坏原苏联的机动导弹发射架,重点破坏核武器库、核电站和航天发射场。现在苏联已解体,针对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美有关机构重新调整了研制计划,在AGM-137的基础上又扩展了MGM-137型。MGM-137安装常规弹头,空军、海军的B52、F16、A6、F/A18等飞机可载带发射,陆军用M207自行火炮或多管  相似文献   

17.
远程特里盖特反坦克导弹试射成功欧导公司的远程特里盖特反坦克导弹的首次全制导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_这次发射试验是在英国的百灵山皇家炮兵靶场进行的,目标在3.5公里以外。远程红外成像特里盖特是装备欧洲的虎直升机的主要反坦克导弹,将于1”8年开始交付。(会...  相似文献   

18.
AGM-88C哈姆反雷达导弹在最近的试射中取得了五发五中的好结果。其中第一发击中了距模拟雷达天线中心仅几厘米的地方。在这五次试射中,哈姆导弹采用的是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导引头。由福特宇航公司研制的另一种导引头,将在1990年初进行试验。 几年前,AGM-88C哈姆反雷达导弹的前景还很渺茫。在1984~1985年间进行的试生产型导弹试验中,8枚导弹中有7枚脱靶。再加上当时这种导弹的计划成本相对较高,这样,在1985年初预算听证会上遭到了  相似文献   

19.
AGM-130防区外发射导弹是滑翔炸弹GBU-15的改型,由于飞行试验屡次失败,空军几乎要放弃这一计划,但是洛克韦尔公司仍认为该计划的前景是乐观的。 一、AGM-130计划的进展 洛克韦尔公司对整个导弹系统进行了技术审查,发现所有故障都能在地面检测出来,并且都可以避免在空中出现。  相似文献   

20.
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是一个导弹系列,它不仅能从不同的发射平台(如水面舰艇、潜水艇、陆地)发射,而且具有打击战略和战术目标的双重能力。 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战斧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海射型,包括BGM-109A(对陆攻击核导弹)、BGM-109B(反舰导弹)和BGM-109C(对陆攻击常规导弹)。第二种是陆射型,即BGM-109G(为欧洲战场研制的地地核导弹)。第三种是美空海军联合发展的空射型,即战斧中程空射巡航导弹,又叫作战斧Ⅱ,其中AGM-109H为美国空军的机场攻击导弹;AGM-109L为美国海军的反舰/对地攻击导弹。下面分别介绍BGM-109A、BGM-109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