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某型航空发动机故障发生的量化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型发动机故障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故障发生的量化分析研究,探讨出故障发生频次与发动机样本、工作时间段、故障性质的变化关系。同时,对重复性故障及重大故障进行了专题分析,就维修性与可靠性指标进行了确定与评估。最后,在使用维护、改进设计、生产装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基于模型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对模型精度要求高等的问题,利用滑模方法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对航空发动机进行在线故障重构、诊断与隔离。对传感器故障和执行机构故障分别设计了重构算法,针对两者重构故障的特点提出了判断逻辑,讨论了设计参数对于观测效果与抖振的影响。 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显示,重构的故障与实际故障基本吻合,对故障的诊断、隔离、定位具有良好效果,并对环境不确定性具有优良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存在执行器故障以及未知干扰的非线性离散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故障估计与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未知系统干扰作用下,设计鲁棒故障观测器实现系统状态和执行器故障的同步估计;然后根据鲁棒故障观测器得到的系统状态估计和故障估计信息设计容错控制器,进行状态反馈容错控制,同时基于D稳定与H_∞控制理论对鲁棒故障观测器和容错控制器进行设计,实现了多约束条件下的故障估计与容错控制;最后用飞行控制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飞机试车时报飞控计算机MDAC故障,分析了飞控计算机的运行机理,结合实际故障现象研究故障原因,进行了故障定位与排除,为飞控计算机的修理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民用客机液压系统逻辑控制单元故障分析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运用故障机理分析、故障定位及故障复现的故障归零思路,分析了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规范及其变更,进行了新旧逻辑控制单元的对比试验,检查了逻辑控制单元与飞机的交联信号等,最终定位故障在逻辑控制单元内部元件失效,顺利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发动机性能蜕化与传感器故障并存的情况下实现故障传感器的定位与部件蜕化情况的估计,并实现故障诊断基准数据的修正,构建了1种包含了机载模型与线性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结构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该卡尔曼滤波器组能够在之前所描述的故障/蜕化耦合情况下定位故障传感器,并得到较为准确的部件蜕化估计结果。为了验证了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能够在发动机动态过程中遭遇传感器故障与部件蜕化并存的情况下完成故障定位与蜕化估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飞机前后缘机动襟翼故障案例,介绍了故障情况及排除过程,分析和研究了与故障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故障原因并排除了故障,为该系统相关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方法,对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中出现的电源类故障、系统显示类故障以及轴爬行与振动等故障进行了诊断与分析,同时指出了有效降低数控机床故障发生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飞机线路故障频发,缺乏有效线路故障检测手段这一实际需求,在故障检测与定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基于TDR/STDR/SSTDR的线路故障检测与定位系统软硬件设计,提出了测试方法与测试流程,并应用到实际飞机线路测试中,为航空线路故障检测与定位提供了理论参考,为进一步解决航空线路测试需求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导弹测试设备电源突发异响故障,通过定位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与预防措施,为后续开展此类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碰摩故障静电监测方法及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耀华  左洪福 《航空学报》2010,31(6):1156-1163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碰摩故障难以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展开基于静电感应原理的碰摩故障监测新方法研究。分析了碰摩颗粒产生与荷电机理,以静电传感器理论和点电荷感应信号特征为依据,建立了周期碰摩静电感应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周期碰摩在静电传感器上的输出是一系列以碰摩频率为间隔的随频率增大幅值迅速衰减的周期离散谱线。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自行研制的静电传感器,采用模拟碰摩的方式进行了两组实验。第1组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模拟碰摩故障产生的带电颗粒,碰摩阶段的信号活动率水平明显增大,但事件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第2组实验在信号频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特征频率及其二倍频,且二倍幅值频随频率增大迅速衰减,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波变换在转子系统动静件早期碰摩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刘献栋  李其汉 《航空学报》1999,20(3):220-223
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对转静件早期碰摩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对碰摩故障的仿真结果利用D20小波进行波形分解、利用高斯小波进行小波变换,得出:它们不仅可对早期碰摩进行准确诊断,还可准确诊断进入、脱离碰摩的位置;两种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达到了互相验证,从而进一步说明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对早期碰摩故障进行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由于发动机机匣同轴度不合格引起发动机转、静子碰摩而发生的振动问题,阐述了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同轴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不合格机匣同轴度调整办法和解决措施。多次排故结果表明:车削安装边、选配偏心环等方法对于解决不同轴引起的发动机偏摩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含噪振动信号中早期碰摩的故障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有噪环境下发动机转子系统早期碰摩故障的检测问题。利用最优参数搜索法改进了独立分量分析( ICA) 算法, 用于求解转子系统振动信号与噪声的盲分离问题。在此基础上, 对分离后的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包分解进行早期碰摩信号的检测。结果显示最优搜索的ICA 算法运行效率高, 信号分离纯度好, 对振动信号有高效的降噪作用, 并利用小波包分解准确地检测出振动信号中的碰摩信息, 其效果优于小波分解法。信噪分离与小波包分解相结合有望用于工程实践中的早期碰摩故障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具有碰摩故障的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通过数值计算对该故障进行了仿真, 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 得出本文建立的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正确的、利用小波变换对转静件碰摩故障进行诊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声发射信号进行旋转机械转静子碰摩故障定位的方法.首先利用板波理论进行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研究,证明波束形成法在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可行性,并建立近场声发射波束形成法;之后,在旋转机械碰摩故障模拟实验台的机匣上进行断铅实验,利用近场声发射波束形成法进行定位测试,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提出的方法用于转静子碰摩故障的定位,并成功地识别出碰摩故障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转子-电磁轴承系统动静件碰摩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子—磁轴承系统动静件间发生碰摩时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考虑质量偏心的情况下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了系统的周期解,并结合分岔图、庞加莱映射和频谱分析研究了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表明系统发生碰摩后,随着转速及偏心率的增加,转子运动中具有连续的周期分岔现象,并走向失稳,其频谱图中组合频率在奇数倍频附近发生了从右到左的频移现象。这些研究结果可用于控制碰摩后电磁轴承的稳定性,避免大事故的发生。其振动频率特征可判别磁轴承系统是否发生了碰摩故障。   相似文献   

18.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具有转速高、负荷小的特点,容易引起发动机轴承打滑,进而造成滑蹭损伤,如不采取防滑措施,将对发动机的正常、可靠工作构成威胁。在某型发动机压气机部件试验过程中,试验件的辅助支点滚珠轴承由于轻载打滑造成轴承失效,导致试验件辅助支点被损坏。通过在试验件转子后与辅助支点前增加一弹簧,对滚珠轴承施加“预载”,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轴承打滑问题,并且试验中轴承温度也得到明显的下降。此种对轴承施加“预载”的方法在后继的多个试验件中也得到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奇异值分解方法在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诊断处理中的不足,在基于矩阵分析推导奇异值残差重构信号能量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奇异值残差重构突变信息的方法并建立了诊断流程.利用仿真信号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出了该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符合.最后将其应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实测数据的处理,成功地判断出该发动机碰摩的时刻和碰摩故障的延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整体传递系数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大型复杂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新方法。本文应用整体传递系数法分别对单转子、双转子系统碰摩故障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碰摩现象的瞬态响应,应用傅立叶变换对振动响应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出单转子和双转子碰摩故障的频谱特征,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