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采用RTR技术获取固体火箭发动机(SRM)燃烧室中凝相粒子运动图象的特点,应用了背景减影、图象增强、图象分割、噪声过滤、图象叠加等图象处理手段对其进行处理,获得了较清晰的粒子运动轨迹图象。结果表明图象处理技术是开展利用RTR技术进行SRM二相流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金相定量分析中准确度低、速度慢的缺点,利用MATLAB平台对铸造多元高铝青铜合金(HSWAB)的金相组织进行滤波、增强及二值化处理,分析可得到该金相图中的一些金相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来实现铸造铝青铜金相组织的分析测量是完全可行的,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得到直观、准确的结果,对铝青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马广云  申功炘 《航空学报》1993,14(9):455-459
介绍一种粒子图象测速技术中Young氏条纹图象的计算机自动处理方法。通过一维平均-相关法由二维Young氏条纹强度分布构造的函数W(α)确定条纹方向;用正态分布函数构成的模拟函数修正衍射光晕影响;采用一维Fourier变换确定条纹间隔。这种Young氏条纹处理方法省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条纹方向和间隔测量误差分別小于0.5°和1%)。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磁性法在铁磁相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同时阐明了磁性法的理论基础,并将磁性法与金相、图象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比较。实践表明,磁性法在结构钢相分析中,简单易行,行之有效,具有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5.
材料断口轮廓线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在Magiscan2图象分析仪上开发的材料断口轮廓线图象分析系统,断口轮廓经该系统进行图象处理后,轮廓线坐标数据能以通讯的方式传递到PC机作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轮廓线的形状特征、断口轮廓的粗糙度及其分形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6.
实现粒子图像测速包括两个关键步骤:粒子图像的获取和粒子图像的处理。本文为粒子图像的处理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实现了原诊断系统中Mac机上的移植。并且根据Mac机处理图像处理的先进性对原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特别增强了其后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刀具磨损测量技术对加工过程自动化和最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包括图象传感器和图象捕获器的刀具磨损直接测量系统,该系统成功地把视频图象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应用于刀具磨损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目标图像的显示及后期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由图象输入设备获得的目标图象文件的分析 ,论述了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此类图象的显示方法。此外还论述了利用抛物插值算法来实现目标图像的后期处理———图象局部放大显示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振环  李言俊 《航空学报》2001,22(3):284-285
为了用随机的方法对三维图象进行处理,在二维 Markov场图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 Markov场图象模型。把定义在平面域上随机场的邻域系、集簇和势函数等概念推广到三维空间域,给出了三维邻域系、集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势函数的具体表达式,解释了其空间关系和概率分布,从理论上解决了三维建模的问题,并为三维图象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一种可以实际进行操作的随机方法。  相似文献   

10.
Al/高氯酸铵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Al/高氯酸铵(AP)复合粒子,并用TEM,SEM,XRD和ICP对其进行了表征。首先对复合粒子的热分析进行了DTA测定,并用相同比例的简单混合物来作对比;然后选用三组推进剂样品进行DTA测定,在每组样品中分别选用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和纯Al粉来作对比。结果表明,将Al粉与AP进行复合处理后,Al粉对AP的热分解有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而相同比例的Al粉和AP简单混合物中,Al粉对AP的热分解无明显催化作用;与加有纯Al粉的推进剂样品相比较,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的推进剂样品高温分解峰温降低,总放热量大大提高。这表明Al粉与AP的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AP与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覆膜分析的方法,对GH141材料焊接裂纹性质进行了判定,分析了焊后裂纹产生的原因。采用改进焊前接头状态,降低零件焊后的残余应力,对焊道进行表面处理等工艺方法,有效的控制了应变时效裂纹的产生,解决了封严支撑环焊接的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铮 《试飞研究》2000,(3):27-39
立体成象测速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三维流场中流体的三个速度分量的光学方法。该测量为非接触测量,其测量原理是基于由两个CCD传感器从不同的有利位置点获取的图象。采用这一方法时,如果流场中散布的粒子的密度较大的,由成象系统所获得的图象中就可能丢失单个粒子的部分象点或者是等效的数据点。该数据丢失大多数是发生在对重叠的粒子图象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和对粒子进行跟踪阶段。为了尽可能恢复更多的数据点并提高测量精度,在立体成象测速技术的两个阶段中采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对重叠的粒子进行分解的阶段采用了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这是由于此方法具有图形识别和分类的能力。在对粒子跟踪阶段,跳跃神经网络(Hopfield neural network)是获取相应粒子轨迹的一种公认的最佳求解方法。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对于提高测试性能具有潜在的作用,而且已被证明对于立体成象测速技术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金属图象的特点,利用传统阚值分割技术和基于最大熵原则的图象分割技术对金属图象分割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金属图象分析要求,提出了先二值化金属图象再进行边缘提取的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大熵原则的图象分割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分割效果,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连续闭合的晶粒边缘,为下一步的金属图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雷达双基地RCS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利用此系统进行的RCS测量工作,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图象进行分析,得出按雷达双基地角的二等分角进行模型缩比。图象对于分析雷达目标是非常有用和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某型直升机在进行小重量发动机喘振试验试飞过程中,主桨毂下限动环出现了断裂故障。从结构断El处的金相分析、操纵和载荷测量数据分析、有限元应力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位,并给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国庆  葛洪纬 《航空学报》1994,15(5):570-575
阐述了基于逻辑神经网络的图象平滑、压缩编码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逻辑神经网络为窗口,选择对某种图象变换敏感的模式训练窗口。当窗口对图象扫描时,窗口在图象的各位置输出响应,通过对这些响应的简单运算,实现所希望的处理。除了理论分析外,文中还给出了各种方法的典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粒子与多种改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指出纳米粒子改性的目的在于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改变粒子的表面极性,提高粒子与基体的亲和力,减少粒子间的团聚,促进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18.
运动图象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真实直观等特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数据量大,处理时间要求高等问题,所以研制压缩比大,实现方法灵活的数字图象压缩算法成为了近几年来信息处理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运动图象的数字压缩的原理和方法,对高效压缩算法MPEG-4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简述了数字图象压缩技术在我军装备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微观结构的2B06铝合金全寿命概率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晓明  张丹峰  陈跃良 《航空学报》2012,33(8):1434-1439
通过新型铝合金2B06轧制薄板材料的金相分析和疲劳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知,其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材料微观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该型铝合金轧制薄板光滑试件的疲劳裂纹一般倾向于尺寸较大的S相(Al2CuMg)粒子处萌生。经统计分析获得S相粒子尺寸的分布规律;将S相粒子当量假设为表面裂纹,运用概率断裂力学,建立涵盖"材料微观结构→短裂纹扩展→长裂纹扩展→断裂"失效过程的全寿命概率模拟理论模型,通过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应力比的多组疲劳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全寿命概率模拟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图象分析方法对A1-7Si-0.6Mg铸造合金的显微组织参数(铝枝晶胞参数和共晶硅粒子特征参数)进行了定量的测定和分析,并对显微组织参数与合金拉伸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硅粒子长度服从Weibull分布,硅粒子圆度的倒数服从概率密度为:P(x)=m·n(1-x)~(n-1)e~(-m)(1-x)~n 0≤x≤1的分布。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组织参数与拉伸性能的定量关系式为: UTS=374.48-0.833DAS UTS=373.38-104.92/N~(0.5) Q_A=6.127N~(0.5)-18.955DF+381.023(1/R) Elong=exp(Q_A-13/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