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9月20日上午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该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  相似文献   

2.
<正>9月20日7点0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0次发射。在经过980余秒的飞行以后,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作为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发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秘密武器"助精准入轨从起飞到精确入轨,长征六号运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微小卫星蓬勃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为微小卫星提供了低成本进入太空的机会。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越来越多。2015年9月20日-10月7日,我国共进行了3次"一管多星"发射,共计成功将28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其中,新型液体火箭长征-6以"一管二十星"的方式一举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不仅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也打破了由印度保持的亚溯"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执行"一箭四星"发射任务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也成功实现首飞。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入轨的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制的商业遥感卫星。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型火箭‘一箭多星'发射与微小卫星发展"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1月1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5年"一箭四星"和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全商业发射",也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那么,这款由中国运载火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     
正长征十一号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 11月10日7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脉冲星试验卫星。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实测脉冲星数据,为脉冲星探测及技术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此次发射还搭载了4颗微纳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  相似文献   

6.
国外“一箭多星”发射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箭多星"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两颗以上的卫星发射至预定轨道。"一箭多星"发射能使单颗卫星的发射费用降低,有助于用大、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多颗中、小型以及微纳卫星。对于由中小型卫星组建全球通信与导航卫星网络系统,从费用、时间以及火箭运载能力来看,最可行的方案是"一箭多星"发射。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1发射统计分析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随后苏联、欧洲航天局实现了"一箭多星"发射,我国于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9月20日,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首发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以一箭20星的方式,将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和国防科大、清华大学、哈工大、浙江大学6家单位研制的20颗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长征六号的这次发射,首先采用了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起竖发射的"三平"模式。这次发射也是中国研制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太空出征。上述特点,标志着中国航天运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4-5
长二丁火箭一箭送双星2011年11月20日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创新一号03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负责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20日1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一飞冲天,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上了太空。人们在为中国航天一箭多星技术取得突破而欣喜的同时,更对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完美首秀,充满了惊叹与惊喜!此次长征六号新型三级液体火箭首飞,其动力系统即一、二、三级运载火箭发动机,全部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提供。而长征六号新型火箭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次使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其中,一级火箭采用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二级火箭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一箭多星"发射不仅可充分利用火箭的发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按照所需搭载卫星的质量或体积合理地分担发射费用,这为中、小型卫星乃至立方体卫星开启了好、快、省的发射之路。当今,全球航天强国和大国(或地区),如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掌握并在有效地利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日本于2009年完成了"一箭八星"发射,引起了广泛关注。2014年,H-2A火箭又进行了"一箭八星"发射。1日本"一箭多星"发射情况日本的"一箭多星"发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前主要是演练和验证"一箭多星"发射技术。1986年8月12日,日本首次利用H-1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9日12点2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一箭三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负责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1次飞行。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由中科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二十星"的方式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率先采用了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起竖发射的"三平"模式。这次发射也是我国研制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太空出征。由于上述特点,长征-6的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的我国航天新长征。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实现"一箭三星"发射技术,之后也曾多次开展"一箭多星"的国内、国际发射任务。此次,长征-6成功执行了"一箭二十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在这20颗卫星中,有12颗是由国内4所高校研制的。1 12颗微纳卫星来自高校在长征-6运载火箭发射的20颗卫星中,有8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研制,其余的12颗卫星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研制,国家队:高校=8:12。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动态我国成功发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E8月6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中星-2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星-2E通信广播卫星可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络提供广播、电视和宽带多媒体传输服务。此次发射是继8月4日长征六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在不到30小时内成功实施的又一次航天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3次发射。  相似文献   

16.
正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19年,中国航天继往开来,创新登攀,航天运载能力取得重要突破,卫星系统建设快速发展,月球探测创造新的里程碑,商业航天力量磨砺成长。过去一年来,中国航天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体系化发展和高效服务为主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产业基础,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2019年,中国航天稳步前进,捷报频传。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和捷龙一号商业火箭迎来首秀,"双曲线一号"实现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长征五号火箭再度出征,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重大卫星项目高歌猛进,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完成7箭10星高密度全球组网,高分十号、七号、十二号卫星相继发射成功,鸿  相似文献   

17.
7月20日7点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创新三号、试验七号和实践十五号三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三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碎片观测和空间机械臂操作等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9次发射。  相似文献   

18.
长征 《太空探索》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刻,该院再  相似文献   

19.
短消息     
正快舟火箭6小时内两连发创造新纪录2019年12月7日的6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相继将1颗和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7日10时55分,快舟Y2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7日16时52分,快舟Y12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0.
“长征3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在“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5吨。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倾注8年心血研制的这种运载火箭,至今发射3次,均获成功。巍巍长箭涉三关,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一页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