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宇宙1"号太阳帆飞船发射失败后,行星协会理事会的成员,尤其是安·德鲁伊恩,仍然对太阳帆项目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她鼓励我不要放弃,尽快从挫折中恢复自信。安是一位企业家,对"宇宙工作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我一起努力寻找新的赞助商和捐助人。媒体公司似乎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她成功地从美国探索频道获得了种子基金,这笔资金使我们能够对"宇宙1"号的失败进行调查,并重新设计成本少、风险低的新型微型航天器。  相似文献   

2.
<正>就像古代的水手一样,星际"冒险家"有朝一日也许会在星际扬"帆"远航,但是星际"水手"利用的不是海上的风而是太阳光。太阳帆利用太阳的光压在太空航行,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光帆"2任务成功2019年7月31日,美国行星学会宣布其6月25日由猎鹰重型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的"光帆"2小卫星已成功验证了利用太阳帆来改变轨道的能力。这颗三体立方星在其  相似文献   

3.
正"光帆"飞船是由行星协会开展的一个民众资助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行星协会将一个小型的航天器发射到地球轨道。这个航天器是靠巨大的反光帆驱动的,帆的面积为32平方米。太阳帆以太阳能为动力——通过光驱动飞行。光是由被称为光子的能量包形成。尽管光子没有质量,但其作为光包运行时具有能量和动量。太阳帆航天器依靠大面积的轻型镜面——帆板——来捕获光的动能。当光在帆面得到  相似文献   

4.
刘豪 《国际太空》2010,(5):23-23
<正>1美国行星学会□□美国行星学会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非盈利民间空间研究组织之一。它创立于1980年,创始人包括已故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前  相似文献   

5.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15-15
俄罗斯将在2015年以前启动2项无人火星探测任务;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与Rafael公司将联合研制小卫星;俄罗斯公布宇宙-1太阳帆发射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10月31日,轨道·ATK公司的人牛怪C-XL-3210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行星公司的"天星"8~13商业遥感卫星,并搭载了该公司4颗"星群"遥感立方星。"人牛怪C"火箭在原来的"金牛座"火箭基础上,换用了"人牛怪"系列的宇航电子设备。"天星"原本是谷歌旗下特拉贝拉公司(曾称天盒成像公司)的一个遥感星座项目,拟由24颗卫星组网,今年4月特  相似文献   

7.
刘豪 《国际太空》2010,(5):17-19
2010年有3个太阳帆扬帆太空,它们分别是日本在2010年5月21日发射的"通过太阳辐射加速的星际风筝-飞行器"(IKAROS,音译为"伊卡洛斯"),美国计划在2010年9月5日发射的纳帆-D2(Nanosail-D2)和在2010年年底发射的光帆-1(Lightsail-1)。  相似文献   

8.
军事航天     
<正>要闻美国海军首次利用"标准"-6摧毁弹道导弹目标近期,美国导弹防御局对雷锡恩公司制造的改进型"标准"-6导弹进行了测试,以证明其反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试验中,由美国海军发射的导弹在海上拦截并摧毁了一枚近程弹道导弹靶标。除本次测试以外,美国导弹防御局还进行了三次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际上微纳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各种高性能微纳卫星计划,特别是在商业遥感领域如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的"天空卫星"(Sky Sat)系列微卫星、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的鸽群-1(Flock-1)系列纳卫星、卫星逻辑公司(Satellogic)的"新卫星"(Newsat)系列微纳卫星等。这些项目都计划通过星座化的运行,实现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  相似文献   

10.
8月5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美航宇局已选择由该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来发射"起源-光谱判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探测器"(OSIRIS-REx)。发射将采用宇宙神5-411型火箭,定于2016年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进行。这将是美国首次从小行星上采样并送回地球的任务。这次任务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行星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并加深人类对有与地球相撞危险的小行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俄太阳帆试验失败 7月20日,俄罗斯从一艘潜艇上用一枚改装过的波浪导弹发射了名为“宇宙-1”号的太阳帆飞船。发射时,太阳帆处于折叠状态装在导弹弹头。然而,由于火箭的第三级没有与太阳帆飞船分离,太阳帆未能展开,试验失败。太阳帆飞船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的压力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器。由于太阳光子具有源源不断、方向固定等特点,借助太阳帆为动力的航天器无须携带任何燃料,在太阳光子的撞击下,航天器的飞行速度会不断增加,并最终飞抵距地球非常遥远的天体。根据理论计算,直径约300米的太阳帆可使总重约0.5吨的飞船在200多天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喷气公司日前宣布,其为标准-3BlockIB导弹项目研制的推进器固体姿轨控系统(TDACS)在通过高级热燃烧试验之后,已经成功完成了鉴定试验。标准-3导弹项目由美国导弹防御局管理,雷锡恩公司为其总承包商。TDACS的最后一项鉴定试验是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的航空喷气公司总部进行的难度测试。一共五台TDACS经受了严格  相似文献   

13.
在航天飞机第八次飞行中发射的印度卫星-1B,是美国福特宇航公司西部研制实验室为印度研制的第二颗多用途卫星。去年4月10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印度卫星-1A,曾由于辐射计遮阳用的伞状太阳帆不能展开以及姿控系统出故障等原因而夭折。同样,印度卫星-1B在8月31日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之后,也出现了太阳电池帆板被卡住而不能完全展开的严重故障。这颗卫星的太阳电池帆板由五块太阳电池板组成,并均装在卫星的同一侧。在它的另一侧安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2月15日印度运载火箭PSVL-C37,一箭104颗卫星发射成功,创一箭多星世界记录,其中有88颗"羊群"立方体星。"羊群"立方体星由美国私营公司"行星实验室"(以下简称"行星公司")研制,从2014年到目前3年时间共成功发射"羊群"立方体星227颗,计划今年夏季再发射48颗,总共达到275颗,成为全球第一个超大型星座。若一切顺利,该星座具有对全球任何地区仅需几分钟重访时间,而且是高分辨率观测。整个星座费用仅需2亿~3亿美元,相当一颗普通中等卫星费用。"羊群"星座基本上实现人类多年对地  相似文献   

15.
太阳帆柔性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阳帆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问题.针对太阳帆航天器实际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得出合理的边界预紧力的大小与方向;给出太阳帆航天器伸展臂对预紧力的屈曲模态分析以及屈曲临界载荷;进行了太阳帆结构的无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与有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帆航天器预紧力结构模态分析更为合理,为太阳帆航天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与仿真提供了参考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水星探测器(以下简称"贝皮-科伦布")是欧洲和日本的合作项目,是继美国信使号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该项目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由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用于对水星进行测绘;另一个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层轨道器"(MMO),用于研究水星的磁层。ESA认为,它将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复杂的科学任务之一,将对水星展开最全面细致的探测,以揭示这颗行星的构成以及太阳对它的影响等。该探测器准备在2015年发射,总耗资约6.65亿欧元。"贝皮-科伦布"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水星的起源与演变;水星的形成、内部构成、结构、地质形态与成份,以及水星表面的坑;水星大气层的构成与动力学;水星磁场的形成与演变,包括结构与动力学的演变;水星两极沉积物的构成与起源;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6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使用旗下猎鹰9火箭执行第九次"星链"发射。不同以往的是,此次发射整流罩内除星链组网星外,还有3颗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的天星遥感卫星"搭车"发射。因为火箭整流罩内空间限制,加之天星遥感卫星单星重120千克,运力触限的火箭只得将载荷中的星链组网星从以往60颗缩减为58颗。"行星实验室"称此次搭车合同签订后仅6个月就执行了发射。  相似文献   

18.
正雷锡恩公司于8月3日发表消息称,美国导弹防御局为雷锡恩公司提供了价值5.23亿美元的合同选项,为其生产、测试和交付47枚"标准"-3Block IB导弹,用于作战测试和部署。此合同选项是依据2015年授予雷锡恩公司的价值23.5亿美元的"标准"导弹合同而产生的2016财年合同选项。美国海军将这些导弹用于防御中短程弹道导弹威胁。"标准"-3 Block IB导弹主要部署在海上,2015  相似文献   

19.
近地小行星交会、绕飞、着陆与采样返回技术经过数10年的发展日趋成熟。美国的OSIRIS-Rex对C类小行星进行特征分析与采样,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2号”任务目的是小行星深层采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开始转向行星防御领域。NASA的ARM(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计划是开展小行星抓捕与轨道重定向,ESA联合NASA提出了小行星撞击与偏转评估计划,拟对双星系统开展撞击实验,为行星防御提供技术积累。此外,行星资源公司和深空工业公司分别规划了小行星商业采矿的蓝图,并已开展相关的在轨技术验证。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OSIRIS-Rex、“隼鸟-2号”、NASA和ESA的行星防御计划及小行星采矿公司的商业采矿战略规划,总结了未来开展行星防御与采矿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谢懿 《太空探索》2011,(7):58-59
约翰内斯·开普勒破解了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一个探测器则正在搜寻其他的行星系统。2009年3月6日,一枚联合发射同盟公司的德尔它Ⅱ型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呼啸着直插夜空。它上面携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载荷,从技术上讲是一架1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和42个电荷耦合器件(CCD)——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下文简称"开普勒")。它将要探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