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5日19点4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可对外提供服务。本次发射的卫星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24颗、25颗卫星。这次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2月1日15点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又迈出坚实一步。这颗卫星采用地球中圆轨道,是我国发射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共同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第13次发射,是远征一号上面级的第3次飞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又一次成功实施北斗导航卫星的一箭双星发射了,上一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北斗卫星是在2012年9月。不同于以往,此次成功发射入轨的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由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护送"到工作轨道的。这次升空的北斗双星"身份特殊":它们不仅是第一批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承担了大量新技术验证工作,而且作为中圆轨道的北斗卫星,在全球组网任务中一共将发射24颗,占据整个系统30余颗卫星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2018年11月19日2时07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中国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3月30日21点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31日凌晨3点34分,经过近6个小时的飞行,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其直接送入工作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年预计20次的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副部长李尚福,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副总经理杨保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孙家栋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6.
正新闻:10月15日12时23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同时,火箭还搭载了助推器伞降测控终端,以期完成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技术研究第一阶段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 5年中国的首次航天发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承载着"远征一号"上面级和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与以往不同,这颗北斗试验卫星并不是被送到大椭圆轨道后再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进行轨道圆化,而是由长征火箭将卫星/上面级组合体送入大椭圆轨道后,利用上面级的发动机直接将卫星送入最终运行轨道。常规的运载火箭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也就是距离地面高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下的轨道。常规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 5月 2 5日零时 34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 ,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 2 0 0 0年 1 0月 31日和 1 2月 2 1日发射升空 ,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 ,状态良好 ,产生了显著效益。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相似文献   

10.
短消息     
<正>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据计划,今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  相似文献   

11.
<正>千呼万唤始出来。3月30日夜晚,中国首辆"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上面级"发车",经过近6个小时的"车程",将"乘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直接送达工作地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面级是一种具有自主独立性的飞行器,由基础级运载器发射进入准地球轨道或地球轨道,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进一步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倒数第二颗组网卫星,也是第二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卫星,昵称"吉星")。今年内再发射一颗"吉星"后,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重要领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一线提供了时空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11月5日凌晨1点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IGSO-3卫星,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工程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北斗三号IGSO轨道卫星圆满收官,为2020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15.
国内动态     
星辰 《国际太空》2023,(8):66-67
<正>长二丙/远征一号S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7月9日19时0分,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相比,此次任务远征一号S上面级采用新型曲面栅格过渡段,该部段减重35%,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测量系统首次采用天地基一体化测控模式,可自由切换天基与地基测控时间,具备全程无盲区测控能力,任务适应性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不同于今年3月底远征一号上面级首飞时发射一颗卫星,这一次它承担了两颗卫星的发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为了让北斗双星此次太空之旅更为舒适安全,研制团队对上面级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最终实现了北斗双星平稳分离、准确入轨。  相似文献   

17.
<正>首飞成功的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专为发射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而研制的新构型火箭,由基础级和上面级组成,是长征三号甲"家族"中技术状态变化最大的一员,属于长征三号甲"家族"中的"新面孔"。这位新成员身高57.126米,在长征三号甲"家族"中个头最高。其"头部"被4.2米大直径的整流罩保护起来,内有卫星和上面级的组合体。此次采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重要的突破。7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远征一号"上面级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和上面级100%使用航天772所研制生产的国产CPU芯片。除了CPU,北斗双星和上面级上的数据总线电路、转换器、存储器等近40款产品均为航天772所研制和生产,这是中国卫星首次成体系地批量使用国产芯片,对航天工程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上面级发动机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随着我国的远征-1、1A、2上面级相继完成首飞,“远征”系列上面级的型谱逐步完善。2015年3月30日,我国长征-3C/远征-1上面级(又称“太空摆渡车”)首次发射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5年7月25日,长征-3B/远征-1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6月26日,长征-7/远征-1A上面级(升级版“太空摆渡车”)成功将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傲龙-1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天鸽飞行器(2个)、在轨加注实验装置和翱翔之星等5项6个载荷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11月3日,长征-5/远征-2上面级成功将实践-17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远征-2上面级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上面级。  相似文献   

20.
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