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作为我国导弹工业领跑者和本届航展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基于导弹的前沿理念和技术研发的智慧城市、无人机系统及服务、雷达系统服务等军民融合项目备受瞩目,在航展的集中签约活动中,共签署了258个项目,总额共233.4亿元,彰显了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魅力。航天科工展区的各类导弹"神器"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的眼球。2014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成立15周年,恰逢珠海航展的十八岁成年礼。十几年间,它们相互见证了各自的成长、发展和蜕变。  相似文献   

2.
王娟 《太空探索》2013,(1):38-42
在珠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是国际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场盛宴。在这场"宴会"上,中国航天科工沿袭届届有亮点的参展传统,再一次为观众准备了丰盛的"大餐",不但防空作战体系、海防作战体系、对地打击作战体系等五大体系共50项展品一起亮相,而且首次以动态仿真演示的形式展示了防务对抗体系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继前两届航展上分别推出"大防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历史最大规模参展,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等七大装备体系共90余个展项亮相。在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以更加全面的攻防装备体系,充分展示了作为中国全系列导弹武器装备专业研制生产单位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声音·圆桌     
正中国航天科工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2017年12月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军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上首次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航天泰坦·空间信息应用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航天泰坦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在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平台,坚持空间信息处理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自主研发完善的新一代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泰坦超算平台(TITAN SCP)。  相似文献   

6.
在珠海’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展出的各种战术导弹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其中就有由红旗2号(HQ—2)地空导弹改型而来的红旗2号乙(HQ—2B)。 红旗2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地空导弹系统,1962年9月8日,中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红旗2号导弹将一架使用了转播干扰手段的美制台湾国民党空军的U—2高空侦察机击落,揭开了红旗2号导弹保卫新中国领空的序  相似文献   

7.
作为航天高科技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航天两大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行研制成功的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50年来.中国航天部门依靠精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和精密的组织,研制成功了多种娄型的战略导弹、地地战术导弹、防空导弹及飞航导弹,形成了完整的地地、地空、海防导弹系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第三届珠海航展上亮相的各种导弹武器。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9,(11):14-19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调亮相“制博会”,航天科工产品亮相“辉煌六十年”成就展,航天科工集团继续跻身中国企业百强行列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07,(7):1-1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的辉煌发展,航天科工四院涌现出了以“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优秀人才,先后研制定型了我国水下发射固体战略,陆基机动发射固体战略和战术地地等多型导弹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0.
试验     
<正>土耳其测试发射国产"希萨尔"-O防空导弹土耳其试射了其首枚"希萨尔"-O中空防空导弹。据土耳其重要武器生产商ROKETSAN发布的声明,导弹的首次试射成功。土耳其的陆军和海军高级官员、土耳其国防计划署、ASELSAN和ROKETSAN公司共同见证了在土耳其中央安纳托利亚地区阿克萨赖镇举行的试射任务。土耳其于2011年开始研发防空导弹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总体思路之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首次工作会议还提出到2000年实现“五化”的发展目标。即武器装备现代化——导弹武器的技术性能上一个新台阶,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空间技术产业化——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有大发展,并实现产业化,研制成功新一代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为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1984年,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盛大阅兵式。此次阅兵是我国1959年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第一次阅兵式,也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第一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参阅人员和装备备受瞩目。在众多参阅装备中,由导弹牵引车牵引的32枚防空导弹方队的首次亮相格外引人瞩目,这也是国产红旗二号防空导弹系统首次在阅兵中公开亮相。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环境中艰难诞生的"红旗一号""红旗二号"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从"飞天"到"奔月",中国航天带给世界太多的惊喜。在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惊喜背后,熔炼了中国航天无数名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在"嫦娥三号"任务背后,有数以万计的"螺丝钉"一直伴随着她闪耀的登月之旅,为她提供着坚强的保障。神话中,嫦娥是吃了仙丹才飞到了月球,现实中,这枚"仙丹"就是由几代航天人铸就的航天高科技。作为重要的技术配套和保障单位,中国航天科工所属17家单位的30余项技术产品及软件测评服务,为嫦娥三号"落下去、分得开、看得见、走起来"的各阶段目标提供全程保障支撑,助力我国开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展望新美国"组织共同主办的首次中美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于2014年8月举行。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15名师生和来自中国的11名青少年学生,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地进行了参观、游览、听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中美青少年学生通过参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航天单位,近距离接触中国航天,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  相似文献   

15.
见证新成长     
正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从全新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的火箭从新的发射场首次发射,在中国航天历史上共有四次。四次发射,每一次都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进一步;四大发射场,每一个都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新成长。航天发射场的选址有很多讲究,主要是根据航天器的轨道要求、地面测控配置、安全保障、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例如,为提高发射地球同步轨  相似文献   

16.
<正>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导弹之父"。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在哈尔滨举办期间,由中国航天报社主办、《太空探索》杂志社承办的"‘联航教育杯’我的太空梦想"系列文学艺术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得到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中学生》杂志社、青岛联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4月24日举办的活动启动仪式上,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单位及哈尔滨41中学领导共同按下启动球,正式拉开活动帷幕。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三  相似文献   

18.
武铠 《太空探索》2006,(12):4-5
10月23日清晨7时2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山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标志性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冲天一举,将实践六号02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颇具意义的几个数字;走过50年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新时期首次宇航发射的成功;我国长征系刊运载火箭取得了1996年10月以来的第50次连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也许你不知道,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不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民国"最强爸爸",他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三位院士。其中,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是梁启超钟爱的小儿子,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奋斗。"爱国"是梁思礼从梁启超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这颗"祖传"的爱国心促使梁思礼在1949年9月,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驶向新中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开启了报效祖国的旅程。上世纪50年代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梁思礼面临的是导弹研制的窘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7,(7):F0002-F00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1日.又称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等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