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熊延龄 《国际太空》1991,(5):20-20,25
欧空局(ESA)最近成功地结束了尤利塞斯太阳探测器的进动,采用姿态控制窍门消除了故障。今后若再出现类似的故障,ESA可根据这一经验使其恢复正常。预计今后的观测活动不会再发生此类现象。进动是在1990年11月4日尤利塞斯探测器伸展轴向天线波瓣2小时后发生的。该探测器是一颗5.19转/分的自旋卫星,它在伸展状态时,X波段高增益天线指向地球,其包括一对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偶极天线波瓣(长72.5米)和一根轴向天线波瓣(长7.5米),以及搭载了多台观测仪器向半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7月14日19:49分,"新视野"探测器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距离冥王星表面约为1.25万千米。但实际上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冥王星照片并非"新视野"在最近距离时拍摄的冥王星照片,而是探测器距离冥王星76.6万千米时拍摄的一幅旧图,14日凌晨传回地球。因为"新视野"在飞越冥王星时是没有通信的,无法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14日,当美国航宇局(NASA)的一个探测器飞掠过这个遥远的星球时,它永远地改变了我们此前对这个神秘天体系统的认识。在我们太阳系中历经了9.5年距离达50亿千米的征程之后,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进行了探测。2015年7月14日,当它从冥王星表面上方12400千米处飞过时,则把这部史诗推向了高峰。"新视野"上所搭载的7台科学仪器成功地进行了超过1000次的独立观测。此  相似文献   

4.
<正>7月14日是令人兴奋的一天,"新视野"探测器成功并安全飞越冥王星,上千万人关注了"新视野"探测器拍摄到的冥王星之心。飞跃过后,科学家们更加关注的是"新视野"探测器的心脏,一颗由美国能源部制造并提供的放射性同位素能源,那颗心仍在跳动,并且是一颗状态良好的心脏,可保证"新视野"探测器飞向太阳系边缘,目前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6.
为对现有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TEPC)进行改进,使其满足高注量率辐射场测量,本实验室研制一套基于气体电子倍增技术(GEM)的宽量程TEPC。对GEM-TEPC来说,探测器的增益是其关键指标,施加在GEM电极上的电压、漂移区场强、收集区场强、灵敏区充入气体的成分、气压均影响探测器的有效增益。本工作通过ANSYS程序对GEM-TEPC的电场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利用Garfield程序对其增益特性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及增益测量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双波段天线四功能馈源,属于改进的一种微波天线设备,可以同时传输C波段收、发信号和Ku波段收、发信号.通常的一副微波天线只接收一个波段的接收信号、并/或发射一个波段的发射信号.同时接收二个波段、发射二个波段的信号需要用二副天线,本设计可以用一副天线完成.本设计是将C波段馈源与Ku波段馈源通过串馈连接做在一个整体上,将它放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上,通过4个波导输出口与外部信号连接,实现双收、双发的功能.本设计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节省了安装天线的占地面积,这对于天线安装在塔尖或房顶上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宽频带特性的微带平面漏波天线.该天线由基片集成波导喇叭、抛物面结构和一组30×10单元的微带贴片阵列组成.分析比较了普通贴片和分形结构贴片天线的带宽和辐射特性,发现具有分形结构单元的天线具有更宽的频带和更好的辐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Minkowski准分形结构贴片单元的漏波天线在18~22GHz内回波损耗都大于10dB,带内增益可达17dB.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18~22GHz内回波损耗大于10dB,在20GHz增益为14dB,适合于卫星应用.这为将其用作对地观测卫星数传天线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该新型微带平面漏波天线具有高增益、宽频带、小体积、轻质量和波束扫描等优势,可作为航天器天线的优选.   相似文献   

9.
在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发现土卫六的350年后,冠以他名字的探测器终于让人类有机会一睹这颗橙色星球的神秘芳容。经历了7年的长途跋涉后,欧空局的惠更斯探测器终于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4日18时13分进入土卫六大气层并成功向地球传回信号。结果好,一切都好。1月14日这一天,很难找到比这句俗语更贴切的词句,更能形容欧空局“惠更斯任务”参与者的心情。欧洲中部时间下午4时14分,当卡西尼号飞船上的高增益天线把惠更斯探测器从土卫六表面发出的第一组数据传回地球时,德国达姆施塔特市欧空局地面控制中心的所有在场者都欢呼起来。他们知道,这预示着67分钟前,惠更斯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对土卫六表面的探测工作。这是迄今人类探测器登陆的距离最远的天体。  相似文献   

10.
经过6年多的长途跋涉,“伽利略”木星探测器终于在1995年12月抵达木星附近,开始了对木星及其主要卫星(4颗取名为伽利略的卫星)为期两年的探测活动。可惜的是探测器的主天线失灵,获得的资料只能靠小型的副天线慢慢传回地球。最近,它传回了许多令科学家欣喜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7月,美国航宇局(NASA)批准了"新视野"探测器的柯伊伯带扩展任务。在飞掠了冥王星之后,它又有了新的目标。随着冥王星在视场中越来越小,N A S A的"新视野"探测器也正在进入太阳系中一大片尚未被探测过的荒野之地,被称为柯伊伯带。这是一个位于气态巨行星海王星之外的冰封地带,包含有数十万个冰质小天体,被称为柯伊伯带天体,它们中有许多被  相似文献   

12.
正手机WIFI是20毫瓦,能够顺畅接收20米外的WIFI信号;手机的功率是2瓦,能够和2千米之外的基站顺利通信,那么远在土星的"卡西尼"呢?卡西尼号探测器获得了土星大量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怎么送回地球的?先来看看卡西尼带的"大喇叭"!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近研制成功的结构紧凑的S~C波段新型的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其关键部件包括天线单元、宽频带魔T及宽频带功分器.通过对渐变槽线天线单元的分析和计算、天线阵列的分布及阵因子的计算、微带-槽线双重接头及其构成的魔T的研究,而获得了高增益的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天馈系统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设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走近冥王星的“新地平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 《国际太空》2015,(3):35-43
<正>经过约9年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又译"新视野"),于2015年1月15日开始探测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及其卫星附近,触手探及太阳系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打开人类的新视野。目前,该探测器已飞行了约4.8×109km,距冥王星的路程仅剩2.2×108km。冥王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也有4.7×109km,最远100多亿千米,因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空间探测器探测过它。探测完冥王星及其卫星后,它将飞向柯伊伯带(Kuiper Belt),去寻找关于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和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冥王星的探测器需要飞行数十亿千米的距离,又要克服寒冷而阴暗的环境,探测难度很大。因此,探测冥王星的计划曾经数次提出,一波三折,在"新视野"之前一直没有探测器近距离探测过冥王星。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航宇局(NASA)曾制定了一个名为"冥王星-柯伊伯快车"探测计划,原计划2004年12月18日发射,主要目的是探测冥王星、卡戎以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的探测通信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X频段轻小型宽频圆极化反射面天线。该反射面天线采用了新型一体化紧凑馈源技术,实现馈源长度和口径减小20%的同时提高了反射面天线的口径效率,抵挡了火星的尘埃影响。经过对馈源进行的仿真优化,最终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7.1~8.4GHz内口径效率可达62.3%,在深空探测的工作频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驻波和圆极化特性,该天线已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美国航宇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用6天的时间对6颗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了成像,并启动发动机进行了飞行轨道修正,开始向两年后抵达的新目标——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MU69冲刺。此次轨道修正依据"新视野"号新修正的数据,"哈勃"望远镜对2014 MU69与"新视野"号当前的距离进行了完善。早在2015年秋季,"新视野"号团队就对该探测器进行过4次飞向2014 MU69的轨道修正演习。本次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双环天线,该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宽带、宽波束、圆极化等诸多优点,通过实验测试方法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通过附加反射板的方法提高了该天线的低仰角增益,并对天线的输入阻抗和圆极化轴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国航宇公司研制出一种可折叠式抛物面天线,直径1.7米,重175公斤,增益7-8千兆赫时为40分贝。此地面站天线适宜卫星军用移动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非谐振缝隙组成的漏波波导行波天线,它是在短形波导宽面切铣间距密集的横向短槽构成的线阵;以该线阵为单元设计并研究了驻波平面阵列及其后向RCS;给出Ku波段的天线例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图、增益、输入驻波比(VSWR)、带宽和RCS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