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申斯 《航天员》2011,(5):25-29
当年,苏联在空间站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空间站领域技高一筹。究其原因,主要是苏联把发展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并且与当时苏联的国情相关联的是,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1,(1):40-41
2000年10月31日,俄罗斯的克里卡廖夫、吉德津科和美国人谢泼德三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升空,两天后抵达国际空间站。在他们乘坐的联盟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舱口打开,他们踏人了空间站。从那一刻开始,空间站上就一直有人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5.
受运载工具运载能力的限制,大型空间站须在太空对接组装。对接与转位机构在空间站组建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用于实验舱与核心舱的对接及转位,实现空间站实验舱的组装。空间站实验舱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是实施对接与转位任务的主动端,为复杂的空间机电热一体化机构产品,在正常模式下,由主动端实施分系统所有动作。在研制过程中,分系统充分论证系统方案,集中攻克关键技术,充分试验产品样机,并先后在轨圆满完成了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的对接与转位任务。论述空间站实验舱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的研制技术,对后续空间机构产品研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09,(5):100-100
据新华网2009年8月1日报道,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7月31日平安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6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奋进号7月15日升空,17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28日与其分离。对接期间,空间站上的人员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3人,宇航员们合作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的最后一个组件——外部实验平台的安装工作,并为空间站更换了电池。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6):8-9
11月2日,国际空间站迎来了载人飞行10周年纪念日,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当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通过视频连线与空间站航天员共贺这一纪念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战告捷和 21世纪的来临,空间站技术作为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渐突出。作为空间站大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系统,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进行物资补给,在条件许可时也可兼做空间试验。本文主要对空间站大系统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相应的发展策略。讨论时所遵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究应与整个空间站大系统的规模相配套,根据空间站的规模及要求来制定发展途径。 1971年4月 19日前苏联发射了礼炮1号空间站。这标志着人类…  相似文献   

9.
徐菁 《航天》2012,(5):38-39
2012年3月23日,欧洲第三艘自动转移飞船(ATV)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由阿里安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艘货运飞船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航天先驱爱德阿多。阿玛尔迪的名字命名。飞船已于3月28日与“国际空间站”顺利交会对接,为空间站带去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补给物资,它将停靠在空间站上大约5个月,于8月27日带着空间站的垃圾离开,然后在太平洋上空陨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组装工作的日益临近,航宇局已制订了一个确定要在轨道上进行研究的战略级计划。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材料研究,流体和燃烧研究,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研究,人的生命科学,先进的人员保障与材料技术研究,地球观测和大气与空间环境,以及天文物理学研究等。还制订了一项计划,要在国际空间站建造期间,以研究经费和空间站技术能力有保证的进度把用于研究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站。这些研究计划在  相似文献   

11.
双基站小卫星网的构型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建平  方群  韦娟 《宇航学报》2000,21(Z1):7-10
本文提出了双基站(即地球站和空间站)小卫星网的概念,设想了这一系统的构型,包括地球、空间站与卫星网之间的相对布局,卫星网对空间站的可视性和数据接收窗分析,数据传输方案及一些约束问题的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双基站空间信息网的仿真例子。  相似文献   

12.
R2有腿了     
《航天》2014,(5):F0002-F0002
4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2011年2月248到达国际空间站服役的Robonaut2机器人(以下简称R2)带来了一双可攀爬的双腿,这将提升R2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中的灵活性。有了这双腿,R2将可以在舱内或舱外执行常规及重复性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五年国外航天要闻综术周以蕴,王萍一、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两次对接,拉开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序幕为了试验国际空间站未来运行时所需的多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对接。6月29日,亚特兰蒂...  相似文献   

14.
空天了望     
船站对接出险情 俄去年11月16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进步M1-4号货运飞船,为站上的第一任长期机组送去了2吨重的后勤物资。但飞船在2天后与空间站对接时出现了险情。按计划,这艘飞船要对接在空间站朝下的一个对接口上。但当与空间站相距350米时,处于自动对接方式下的飞船开始出现摇摆,地面控制人员只好命令站上机组转向手动对接状态。 手动对接时,站上的吉德津科可利用服务舱内的操纵杆、仪表和电视图像如同坐在船内一样操纵飞船。进入手动状态后,飞船的摆动立即停了下来,吉德津科开始启动船上的推力器使飞船向空间站靠近。但随着飞船…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09,(6):9-9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接近尾声,空间站各参与国正在考虑加强空间站的科学应用,尤其是在地球科学方面的应用。虽然空间站上的基础研究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但是随着空间站上新实验设备的增加,常驻人员的增加(已增加到6名),开展科学实验的规模大大增加,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实验舱的进展范剑峰1987年7月,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特设的空间站委员会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策报告。1988年9月29日,日美政府签署了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府间协议。按照协议,日本将研制一个实验舱与美国的核心舱对接。由美国、...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及其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及特点,指出开展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研究是系统任务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必然要求,已经迫在眉睫。然后介绍了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方法——即基于全系数特征模型描述的智能控制方法,这是实现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最后提出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8.
刘音华  李孝辉 《宇航学报》2019,40(3):345-351
针对空间站飞行轨道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空间站轨道误差对单向和共视时间比对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校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误差对空间站时间比对的影响在几百皮秒量级,是影响空间站时间比对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提出一种适用于两个地面站间进行高精度时间比对的空间站轨道误差修正方法,通过仿真试验校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修正空间站轨道误差,实现精度在几十皮秒量级的两地面站间的超高精度时间比对,比对基线可达上千千米。  相似文献   

19.
刘苗 《航天员》2012,(3):54-55
近日,第28/29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航天员古川聪(Satoshi Furukawa),用图片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创造发明”——“乐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模型是古川聪模仿国际空间站的构建,用一块块乐高积木拼合而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花费13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型国际太空项目,而古川聪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用积木建造了一座“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20.
石英 《中国航天》1996,(3):31-34
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的进展按照美国航宇局空间站计划主任特拉夫顿的话说,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现在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了,空间站组件开始发射的日期已越来越近。事实也的确如此。该空间站的各系统现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研制。欧空局去年10月的部长级会议作出的参与该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