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的陪伴,是亲情让孩子幸福成长,是亲情让老人安享晚年,是亲情让游子魂牵梦萦。作为航天员的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飞天梦,同样离不开亲人的支持、陪伴和鼓励。神十任务前夕,我们专门采访了神十乘组航天员的家属,讲述他们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航天员们另一种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这些增长的数据制成图表,箭头的上升幅度会让人血压升高;如果换成比例,增长的幅度能让人心跳加快;经过365天的努力,在一夜之间,他们大步跨过了50万架次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07-107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一项实验,他们使用两个相距2m的铜线圈试验装置(WiTricity),成功地通过无线电力传输,点亮了一个功率为60W的电灯泡。WiTricity利用的是低频电磁波共振,而不是声学共振。在实验中,两个感应器都以IOMHz的频率震动,产生共振,让能量在两者之间传递。随着每一次共振,感应器中会有更高的电压产生。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让灯泡发出光亮。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与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做了介绍和说明。白皮书发表当天,《纽约时报》刊登解读文章,中国航天务实而持续的进步让美国人嫉妒,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出于和平目的开发利用外太空。虽然本刊并不完全赞同文章的某些观点,但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西方看法,还是进行了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李时来 《航天员》2011,(4):55-56
梦想可以让无数人为之不懈奋斗。同样,一个飞天梦让斯蒂芬妮·威尔逊(Stephanie Wilson)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追求。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出身的航天员,最难的恐怕不是那些繁杂的公式定理和深奥的科学知识,体育技能或许倒是最大的挑战。威尔逊在成为其梦想的航天员的过程中就碰到了这样的挑战——游泳。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5):88-88
2011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巨大核灾难,让世界各国重新对核能发电政策进行审视。或许,向太空要能源的时刻要来了。  相似文献   

7.
鹿鸣声 《航天员》2013,(3):I0008-I0011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在太空的时间逐渐增长,让航天员“吃好”是一个重要课题。两年前,中国航天员中心通过市场调研,最终选定了李锦记。  相似文献   

8.
许斌 《航天》2010,(1):10-11
经过将近3年的艰辛培育和精心呵护,太空天麻种子在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境内喜获丰收,今年,太空天麻长出了240千克,这让科研人员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9.
刘瑞江 《航天员》2009,(5):48-49
列昂诺夫的朋友们说,他是一位很让人不解的人,他能够驾驶世界上最复杂的交通工具直上云霄,他敢冒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险去首次出舱行走太空,  相似文献   

10.
“大家好,欢迎来到2128年的国际太空家园,我是向导:NINGZEHAN,你们可以叫我N先生。现在,请让我带你们去太空家园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各各 《航天员》2009,(5):60-61
蜘蛛,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之一,除了南极洲外,各处都有它们的足迹,其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堪称一流,而其精妙绝伦的织网技术更让人类叹为观止。那么,在外太空,它们也能生存下去,并自如结网吗?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天飞机真的要退役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哥伦比亚”号到“奋进”号,航天飞机曾经承载多少荣光,又经历多少眼泪,确实一言难尽,让人嘘唏。  相似文献   

13.
厉建中 《中国航天》1999,(10):17-20
1999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在国内,在周边,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曾令我们震惊、愤怒,让我们思索,让我们难忘。这一年,对于我院,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同样意义深远。1999年,我们不仅将迎来建院42周年,还将面对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脚踏实地走向明天。建院4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英明决策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同志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我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负重拼…  相似文献   

14.
钱航 《航天员》2014,(4):62-64
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植物,目前已成为他们在密闭的空间站内,调节身心的有效方式。不过随着未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种植将成为太空中的一种潮流产业,而那时如果还让身兼科研重任的航天员米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1,20(5):98-98
据新浪网2011年8月9日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正计划发射一个撞击器,撞击一颗小型小行星,用以测试能够让小行星在多大程度上偏离轨道。欧洲航天局的此项任务名为“堂吉诃德”,目前正处于计划阶段。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56-56
2007年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有关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新方案,计划通过确保项目竞标过程中的公平性消除有关方面疑虑,让所有欧盟企业都能够参与,减少项目面临的阻力。当天晚些时候,欧盟财长就2008年财政预算案达成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7.
卞奇 《航天员》2011,(6):1-1
秋天的落叶早已化作尘泥,不见了往日飘零的身影。接踵而至的阵阵飞雪,让人们感受着冬的寒意。然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也总有阳光穿云而出的时候,它把温暖洒向大地,安详而舒缓。  相似文献   

18.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3,(3):43-44
3月30晚.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2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神九航天员获得“2012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来到现场接受颁奖,并向全球华人发表了获奖感言。盛典现场,景海鹏代表神九飞行乘组发表获奖感言:“再一次站在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的舞台上,此时此刻我感到相当幸福,但在幸福之余我们不能忘记,是无数航天人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飞天之路,我们不能忘记,是全球华人的支持和托举让我们越飞越高,更不能忘记的是,祖国的培养让我们实现了一次次飞天梦想。这个大奖属于祖国,属于全球华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4,(9):57-57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8月12日称,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素妍已因个人原因从该院辞职。李素妍的辞职让韩首项宇航员计划终结,引发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批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李素妍向该院发了辞职信,该院同意了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