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旋压成形技术在成形壁薄、质轻、高强度、高精度、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的回转体零部件上的工艺优势不可替代。航空航天产业促进了旋压技术的工艺深化,给专用旋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契机。旋压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对旋压机床的精度、功能性、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力旋压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强力旋压成形及其优势强力旋压作为近代塑性加工中的一种新工艺,在生产薄壁高精度回转体零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在某机试制中,我们对几种空心回转体TA2钛板零件(如图1)的热旋压工艺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零件1和零件2是锥形空心回转体零件,这种零件若用一般拉深成形,容易失稳起皱,而且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另外,零件3的收边模具也较复杂,故采用热旋压成形工艺。采用加热旋压,可以提高钛板的塑性,减少变形抗力和回弹。旋压时,直接用火焰(我们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乙炔焰)喷烤加热毛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一九七八年以来,我厂对强力旋压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加工材料有:铝、铜、钢、钛、铌等多种合金。零件形状有:筒形、筒形收颈、锥形、曲母线复合形、折迭形等。在技术方面,对材料可旋性、毛料选择、工艺参数、模具设计、冷却润滑剂的选择、旋压铺具等都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特别是提出和论证了工艺余量计算公式和强力旋压次数公式,先后生产出重要旋压件50余项3500多件,均用于飞机、导弹、火箭、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叙述了大型曲母线零件——1.9m天线抛物面强力旋压工艺。应用直径2m,2mm厚的LF6铝板旋压。  相似文献   

5.
航空薄壁回转体零件由于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残余应力对其变形和精度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薄壁回转体铝合金零件的热处理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运用有限元软件,对2A12铝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热处理过程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了热处理各个阶段的应力分布形态,并进行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值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DXF文件NC自动编程系统图形的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从CAD系统的图形数据库中提取零件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 ,是实现CAD/CAPP/CAM系统集成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从Auto CAD生成的DXF文件中读取直线、圆弧、样条曲线、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信息及零件的全局信息 ,结合回转体零件的特点 ,利用所读取的图素来转化成零件的特征信息 ,并生成系统统一的数据结构 ,为系统提供统一格式的文本文件  相似文献   

7.
在冲压零件中,常见一些带半球形的零件(见图1),这类零件的成形方法较多,如冲压模成形、压延模成形、旋压模成形、用模胎液压容框成形或型胎手打成形等。工厂按照自己的工艺习惯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根据零件几何形状与尺寸,材料牌号与状态,批量大小,零件成形难易程度和质量要求,设备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TC4钛合金旋压成形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旋压成形和旋压件精度的因素,同时分析了旋压件的组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旋压工艺及工艺参数,可以旋制较高精度的TC4钛合金零件,且旋压件材料组织性能提高,非金属成分含量仍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旋压是一种最老式的无切屑成形方法,但近年来它却不及深压延那样被广泛地为人们所利用。有关旋压——特别是大型零件旋压——自动化的必然趋势,过去曾经作过介绍。现在,旋压以及后起的强力旋压越来越有取代深压延的可能。这种方法对小批生产特别适用。旋压还广泛地用来制作家庭用的凹形器皿。  相似文献   

10.
谢林杉  陈浩然  王浩宇 《航空学报》2020,41(4):423279-423279
为了研究面向复杂回转体的T700级碳纤维/双马树脂材料的铺放适应性,测试了3种T700级碳纤维/双马树脂材料的T型剥离强度及悬垂性,进行了曲率铺放性能对比研究,确定了最佳的T700级碳纤维/双马树脂材料。针对该材料,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铺放温度、铺放压力、铺放速度)在不同转向半径下对铺放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的铺放质量评定方法。材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材料的刚性和层间黏结力对材料的铺放性能有明显改善,其中提高层间黏结力效果更加显著,并最终选用T700级碳纤维/双马树脂材料3作为复杂回转体的铺放材料。工艺优化实验发现,当铺放速度小于32 mm/s时,极限转向半径降低至1 000 mm。结合铺放效率,获得复杂回转体的最佳铺放工艺参数为F=800 N、T=40 ℃、v=32 mm/s,且在2 h内进行下层铺放,从而提高铺放质量及铺放效率,解决工程化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绕不同头型回转体初生空穴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流场特性,采用流动显示技术分别观察了绕平头和锥头回转体初生空化的形态,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绕回转体的头型对初生空化数和空穴形态有重大影响。实验中平头回转体的初生空化数为1.2,而45。锥角头型的初生空化数则为0.9。绕回转体的初生空穴形成于回转体肩部稍靠后的位置且没有附着在其表面,呈游离型发夹状,同时绕平头回转体的初生空穴的尺度较大,其初生位置距离肩部及回转体的壁面均较远。流场测试结果表明,空化初生和绕回转体头部流场的旋涡强度有关。与锥头回转体相比,同一雷诺数条件下,绕平头回转体的分离涡尺度较大、边界层离壁面较远、高涡量区域较大且离壁面较远,这是造成两种头型具有不同初生空化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机械和仪表制造业中,越来越广泛地用零件表面塑性变形的方法来加工零件,其中包括用挤压器挤压由难加工材料制成的零件小孔。为减少挤压器(图1)的磨损,表面镀铬或用硬质合金强化。挤压通常在液压机或其它  相似文献   

13.
哈克形回转体零件加工方法河南5143厂高忠和,高忠喜,高忠国我厂在研制、生产压力容器中,遇到如图1所示的零件。其外形为哈克形弧状,无圆柱段,最后精车大端螺纹M116×3─2a,加工时装夹非常困难。原工艺采用小螺纹芯轴作辅具进行装夹加工,如图2所示,此...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金属强力旋压是一种无切削压力加工工艺。选用这种工艺能够较容易地制造形状比较复杂的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难成形材料)的旋转体空心零件。这种工艺具有节省原材料、工艺装备简单、产品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它在现代生产技术中,特别是在航空、导弹、火箭、宇宙飞行器以及各种军事工业中,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强力旋压工艺过程中,变形力是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冲槽模     
图1所示零件是由板料经拉深、冲孔、旋压、车削成图2的形状后,再行冲切6个槽而成。此零件上的6个槽不同于一般成形件的孔或槽,因此,要用冲裁法制出6个槽,必须设计与一般冲裁模的结构回然下同的冲槽模。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芯模表面的离散落纱点,依据空间几何和微分几何理论,针对纤维缠绕过程提出纤维缠绕出纱点轨迹的网格后置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纤维缠绕轨迹的落纱点,以及缠绕过程中等悬纱长约束条件来求取出纱点,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出纱点的各坐标差得到机床运动轨迹,最后分别通过对三通管和组合回转体的缠绕成型实验,来验证该网格后置处理方法在处理非回转体和回转体缠绕出纱点轨迹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内外圆有同轴度要求的回转体工件或槽与定位基准有对称度要求的开槽工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自动定心装置装夹加工来保证零件的定位精度。典型零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材料为12Cr2Ni4A渗碳钢,工件要求孔φ95 mm,φ147 mm对外圆φ178 mm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开始加工时,采用软爪自动定心装夹工件,出现同轴度数值不稳定的情况,主要是随机超差,超差量在0.01-0.03 mm范围内。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套液性塑料自动定心夹具,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形状误差标准和形状误差评定方法是建立在几何学基础上的形状公差带问题.作者在研究回转体零件圆度误差评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统计圆度误差的概率分布,并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将拟合后的圆度误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统计分布结果,证明符合一定的概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自动工艺编排是CAD/CAPP/CAM集成系统各模块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工艺路线是整个工艺编排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研究了基于并行工程的轴类回转体零件的CAPP系统的一些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工艺路线生成的因素,制定了合理的工艺规则,编排出科学的工艺路线,并与其它的功能模块实时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反馈,有效地实现了并行工程,从而为CAD/CAPP/CAM系统的快速而有效地集成打下基础,并为CIMS系统的实用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旋压道次与轨迹及排布决定TC4钛合金热普旋零件的成形精度。道次多、旋压时间长,整个热旋系统的膨胀会较难控制,道次少,变形量大易引起不均匀变形导致零件失稳,因此优化TC4钛合金热普旋的道次与轨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