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验证了埋置工艺的可行性,确认了其可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值,研究了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变化及光纤光栅的信号传递率。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埋入光纤光栅传感器前后结构强度变化率小于10%,光纤应变信号传递率高于90%,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从加工固化、使用过程直至破坏的全寿命周期的结构强度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中偏振式光纤传感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大开  陶宝祺 《航空学报》1998,19(3):335-337
从光的传输方程及光纤的模式耦合特性出发对偏振式光纤传感器在受到拉伸和弯曲变形时的特性进行了探讨,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并将它应用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智能复合材料中的应变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智能复合材料的几种测量应变场所必须的分布及准分布埋入式光纤应变传感器 ,并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智能蒙皮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光纤法布里-帕罗式结构的传感技术的技术原理,研究了在飞行器上装载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进行压力、温度等的实时传感、动态测量的工程实现方法,并探讨了其技术优势与发展方向。应用分布式光纤法布里-帕罗传感器可解决航电集成化、抗电磁干扰、减少负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动水压力对沥青路面危害很严重,为了测量沥青路面的动水压力,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原理设计了一种光纤光栅动水压力传感器,介绍了其压力传感原理,推导了该传感器波长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室内标定实验,获得该传感器的压力与光栅波长漂移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埋设于某高速公路路面测量了动水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沥青路面动水压力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光纤传感器在测量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纤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的技术,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新型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在测量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系统特点及信号处理方法。该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问分辨率,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复用温度光纤传感器阵列进行了比较。通过使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和信号处理软件相结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光纤F—P腔压力传感器因其独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国内外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在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光纤F—P腔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全光纤结构F-P压力传感器、激光加工微型光纤压力传感器、二氧化硅膜片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制作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利用MEMS制作压力传感器的工艺进行了详述,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下传感器的性能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合材料气瓶应变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碳纤维缠绕铝合金内衬的复合材料气瓶的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粘接在经过喷砂处理的铝合金内衬外表面,然后对粘接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铝合金内衬进行高温老炼,最后进行碳纤维缠绕和固化。开展了8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植入复合材料气瓶的试验,其中6只传感器在复合材料气瓶150 ℃/1.5 h固化后保持存活,实现了复合材料气瓶固化、水压疲劳、高温试验等过程中的应变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减小内衬的粗糙外表面导致的光纤光栅信号衰减,验证了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复合材料气瓶进行应变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谐振式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和Q值可以通过其频率特性计算得到,因此需要有一种通用的测试平台来测量各种不同谐振式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本文描述了一种谐振式传感器频率特性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种采用间歇激励方法测试谐振式传感器谐振频率的新方法,采用线性调频信号激励谐振式传感器,传感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振动频率即是传感器的谐振频率;测得传感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振动频率,即可得到谐振式传感器的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11.
Smart structures with nerves of glas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ircraft and space platforms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probably be smart structures capable of sensing both their state and their environment. Networks of optical fibres will constitute an effective nervous system collecting sensory information from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arrays of fibre optic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each structural component.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se smart structures would be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ir life. During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their built-in sensors would check for flaws or mishandling and therefore provide quality control. In operation their stress and thermal history would be constantly monitored to warn of impact damage, excessive loading or the onset of fatigue. These intelligent damage assessment systems could make obsolete the catastrophic failures that sometimes plague our aircraft, trains and cars today and lead to a revolution in engineering ethic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optical fibre sensors could also provide the strain,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many control situations. In some of these instances optical control signals might counterstream along these same optical paths to arrays of actuators. In the case of advanced aircraft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the aerodynamic load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the extremely fast flight control made possible with distributed arrays of small actuators might permit the aircraft to respond instantly to turbulence. Anothe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s shape sensing and vibration monitoring for dynamic control of large spac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调制深度下,光纤陀螺反馈通道的非线性误差对陀螺输出精度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光纤陀螺反馈通道非线性误差的温度特性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非线性误差对输出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仿真采用光纤陀螺单轴板在温箱中测得的数据,并利用Simulink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光纤图像的复合材料结构内部损伤区域重构方法,根据光纤网络在结构中的排布方式和位置,可定量分析结构损伤域的形状和域内各处的损伤度。层板冲击损伤检测实验中,对所得的离散型损伤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得的损伤度图形与对半透明复合材料做反向照明的结果吻合,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光纤陀螺输出中存在死区等问题,对光纤陀螺反馈通道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不同深度的方波调制下非线性误差对陀螺输出精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方波的调制深度越深,非线性误差对输出的影响就越剧烈,并给出了非线性误差公式。当输入角速率较小时,这种误差就会较容易地观测出。因而采取设计实验与仿真的方法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光传飞控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国外光传飞控系统研究动态基础上,分析了光电器件的选择、带状光缆、光纤传感器、光纤连接器和接头、电光结构、光纤数据总线、系统演示验证等实现光传飞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对国内开发光传飞控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线电视HFC网络与光纤链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双向传输有线电视HFC网络结构并比较了其优缺点,文中还就工程应用的实例讨论了光纤链路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于智能结构的光纤传感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研制成功的几种适合于埋入复合材料结构内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并将所研制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在载荷自诊断智能结构、复合材料梁振动试件上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邓勇  盛鑫志  薛秀生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56-158,195
传统的转子叶片振动测量是使用“应变片—引电器—应变仪”或“应变片—遥测系统”进行测量。但这两种方法都受到诸如发动机结构、工作温度测量点数多方面的限制。我们研制的这种新的非接触式转子叶片振动测量装置 ,它具有使用方便、工作温度高、测量点数多等优点。在新机的整机试车中进行了多次应用 ,对该机的高压一级转子工作叶片进行振动监测 ,获取了该叶片在台架状态时各种情况下的叶片振动数据 ,保证了试车工作的安全进行。一、系  统   1 .测量原理 [1、2 ]  图 1为发动机横截面示意图。 0为转子转动中心。在机匣和转子轴上图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