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11):I0001-I0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依托的学科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工程惯性制导技术的急需,在钱学森先生提议下,我国惯性技术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在我校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学家研究认为,宇宙其它星球上将可能有跟地球人类一样的生命,称之为“外星人”或“宇宙人”.火星与金星跟人类地球邻近的星体,科学家对火星、金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天气的变化情况.因此,火星与金星向来就被科学家看成是两座自然的实验室,人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关行星大气的总体理  相似文献   

3.
夏日「萤火」吴再丰夏日的夜晚,一片漆黑。在荒郊的空地上空,一团火球划破黑暗的夜空,拖着一个尾巴慢慢地晃动,耀眼的光亮时而消失,时而又在别处闪烁,仿佛是一个幽灵在黑暗中游荡。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称它为“鬼火”。“鬼火”遍地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鬼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因”与“纳米”这两个词.不但是报章杂志最热门的科学报道题材,同时也是政府投资最巨的两个项目。有朋友将两者戏称为“蛋炒饭”,虽然此“基”非彼“鸡”,此“米”非彼“米”。但也颇为传神。  相似文献   

5.
陈丹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6,(10):36-43
这是作者在第26届IAU大会前夕所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对引发此次行星定义案的导火线——“齐娜”发现的来龙去脉、历史追溯——冥王星与柯伊伯带的发现、行星概念跟不上科技发展、激辩“行星定义”等做了科学解说和图片诠释,是您了解这次IAU行星定义案背景的极好资料。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4,(5):44-47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掌握宇宙中各种天体的模样。但是.这些无体被浓浓的气体覆盖.即使是大型望远镜,也无法直接看见它们的内部结构。“数字天文学”就是经由电脑与理诧.阐明我们通过望远镜看不到的天体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7.
田白 《国际太空》1992,(12):19-19
遥科学是在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机器人学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80年代才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一经出现便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随之便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遥科学率先在80年代由“美国空间站科学应用工作组”提出,其基本涵义是在航天科学实验或军事活动中,用户、操作者在远离太空活动现场的地面或其它控制站内对太空活动进行监控和操作。实际上遥科学技术已在实际的航天活动中得到应用,如:使用机械臂施放或回收卫星的操作。遥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人、自动化与机器  相似文献   

8.
“航科”创业绘新图 “21世纪是企业家的世界,企业家是社会活动中创造社会财富最活跃的细胞”,钱学森先生10年前的这个命题,在当代企业家的实践中求证着,也在航科人的实践中求证着。 1994年3月,在“中航总”刘纪原总经理领导和主持下,在深圳召开了振兴航科工作会议,制定了《航科集团十年发展纲要和十年发展规划》,描绘了“航科”发展的蓝图,集结了航科人的智慧和力量,振起了“航科”腾飞的翅膀。“科学创业、科技兴业、振兴航科、争创一流”及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是属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新出发的一年,伴随着空间站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工程第三步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上行的多项空间应用项目有序展开、成果频现。工程在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局之年,圆满完成了计划的各项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首次中国空间站慢直播,并且开展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学实(试)验……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工程“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的谆谆嘱托。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台湾“国防部”有数个单位挂牌动作,台《青年日报》更是对筹备已久的“国防部资电作战指挥部”大幅报道,即使是联勤司令部纳编三军后勤勤务单位,也有不小的篇幅,惟独对最新成立的导弹司令部只字不提,加深外界对该司令部可能造成防空制海指挥权责“剪不断,理还乱”的疑虑。  相似文献   

11.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五角大楼的一些人士认为,在今后十年把外层空间纳入军事使用范围将是美苏的主要目标。美空军空间部门的负责人理查德·亨利将军最近说:“美国不转向空间就无法充分地部署它的军事力量。”武装力量的远距离通信系统有三分之二要由军用通信卫星系统所代替。最先进的DSCS-3通信卫星将于1981年4月投入使用。空军部长汉斯·马克博士说:“我们在空间的活动对美国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又说,美国发展空间军事技术的两条重要理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1997,(4):12-13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要求拥有自己的小卫星,在国际市场上,小卫星日见走俏。作为欧洲最大的空间制造商、拥有研制Spacebus公用平台丰富经验的法国宇航公司自然不会熟视无睹,最近推出了名为“PROTEUS”的小卫星公用平台(“PRO-TEUS”是法文“可重构的观测、通信与科学平台”的缩写)。该平台经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评审,已被选为该中心计划发展的小卫星平台。PROTEUS平台的概况、任务、组成和性能可参见本刊1996年12月号“法国宇航公司小卫星计划”一文。小卫星之所以吸引人,是由于它具有“较快、较好、较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6,(9):46-47
第36届COSPAR大会于2006年7月16~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及北京理工大学召开。这是COSPAR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COSPAR全称为CommitteeonSpaceResearch,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简称国科联)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主办的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与IAF(国际宇航联)大会、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齐名,每两年举办一次。历届COSPAR大会的主题都是“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国际间合作提供帮助。”7月17日晚18时在北展剧场举办了隆重…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伊尔库特”科学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萨乌托夫表示,公司将参加马来西亚空军购买一批教练机和作战教练机招标。在“利马-2005”武器展上,他们与马来西亚空军总司令就断型教练机“雅克-130”问题进行了会谈。看来,决定将现有的一架生产型“雅克-130”参加展览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2月17日,举世瞩目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顺利升空了。这是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其研究成果将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6年,我国还将发射3颗科学卫星。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呢?我国空间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如何?这些都是公众所关心的。为此,《国际太空》杂志记者采访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北斗”,这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和产业的代名词,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热点。在美国GPS占尽先机的形势下,“北斗”产品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是系统建设者和企业家们所关心的。在第5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即将召开之际,为了让读者了解“北斗”系统运行1年多以来“北斗”产业的发展,本刊专访了这届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杨元喜院士,并特别推出卫星导航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3,(8):46-46
“天空”是与“地面”对应的,其原有的含义是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但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将“天”与“空”区分开来了,“空”是指地球大气层空间.“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广大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20.
欧空局(ESA)选定了1993年的下期科学卫星计划,这是继1988年选定的“卡西尼/海更斯”探测器之后的新的科学卫星计划。目前,欧空局正对以下4种类型的卫星进行概念性研究: ·“斯特普(STEP)”在地球运行轨道上验证相对论。该计划是与美航宇局(NASA)共同研究的计划。·“火星网(MARSNET)”在火星表面上配置多个小型观测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气象变化。它是作为NASA火星探测计划的一环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