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平 《飞碟探索》2005,(1):9-10
脉冲星是死亡恒星核心坍缩成中子星并磁化之后产生的,它迅速自转的同时,从两极发出射电波,波束有规律地不断扫过地球。在地球止的观察者看来,就是按特定周期产生的脉冲。由于它非常有规律,1967年首次被发现时,这种脉冲曾被误认为是外星智慧生命发来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奇妙的地球内核刘元江在我们地球的中心是一块硕大的由铁元素组成的结晶体。在400度的高温和极高的压力下,结晶体形成直径2500公里的外形近似球体的完整的地核。这一假说是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罗纳德·E.科赫恩和拉尔斯·斯蒂赫鲁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宣...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近亲陈瑜编你相信在感恩节时你大嚼大啖的火鸡是恐龙的近亲吗?研究恐龙演变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3个新的证据来推断我们今天所见的鸟和10亿年前漫步在地球上的恐龙有着联系。抱着挖掘证据来证明“龙鸟”理论的希望,一队来自纽约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正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浩瀚的宇宙是神秘的,自人类诞生至今,从未停止过仰望头顶璀璨的星空,思考深邃宇宙的奥秘。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运载火箭,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人类在太空的生活和在地球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与在地球上比起来,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在宇宙中建造永久性的人类居住地,是人类21世纪最诱人的科学探索主题之一。 197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奥尼尔博士出版了《宇宙移民岛》一书,描绘了宇宙城的建设方案。奥尼尔博士设想,在地球和月球引力所及的范围内,大约距地球38.4万千米的地方建设人类的第二故乡——巨大的宇宙移民岛。这宇宙岛在太空中以一定速度旋转,产生向心力模拟地球的重力,岛内培植土壤,加上入射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奇妙的遗忘     
奇妙的遗忘在日常生活中,常可看到一种有意思的对象,一些聪明绝顶、过目不忘的人,往往体弱多病,而另一些马马虎虎、遇事即忘的人,虽然在人群中平平庸庸,但身体却无大病,有些人称之为“傻人多福”。遗忘在人的思维中占很重要的位置。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  相似文献   

7.
据科学2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46亿年了,人类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以前,而人类的现代文明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几百年与46亿年相比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地球刚刚只有1岁,也就是说将46亿年压缩为365天,那么我们来看看地球上在几月几日有哪些变化吧。1月1日零时,地球诞生;2月24日13时,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4月5日5时,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9月18日20时,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出现了;11月13日9时,海洋中出现藻类;11月21日8时,海洋中出现三叶虫;11月30日6时,身长2米…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有许多假说,但最主要的假说只有4种:第一种是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物质形成的“母子说”;第二种是“捕获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太阳系内某处形成的某种天体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形成的;第三种是“兄弟说”,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和月球几乎于同时在太阳系中形成;第四种说法是大碰撞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地球遭到火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后,四散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思想是关于实在行为的思想,玄学思想是关于空白行为的思想.玄学是从空白的行为规律分析研究实在行为的知识体系,它与直接研究实在行为的科学体系有所不同.空白使我们有机会避开自然给人造成的种种限制,从自然的个体回归自然.能够自由重复的事实即实在的行为是生长科学思想的营养,不能够自由重复的事实即空白的行为是生长玄学思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0.
我们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UFO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我们似乎更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来否定UFO的存在,但我们毕竟遭遇了太多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假如,UFO果真像许多人耳闻目睹的那样神奇、可怕———能随心所欲地劫持人类做种种研究等等———那么每一位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虑:UFO本领高强,为何没有攻占地球?征服人类?笔者认为,分析这类问题至少得从UFO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必要以及攻占地球的标志是什么等方面去考虑。为此,我提出以下八种假说,仅供UFO爱好者参考。第一,UFO与地球文明不在同一类空…  相似文献   

11.
荷兰天文学家说,有一个星系正在炫耀着两个巨大氢气团,该星系在攫取了环绕它进行轨道运行的两个较小星系时,“超级气团”可能就已经形成.长普特纳天文研究所的理查德·兰德和西斯·范·德·赫尔斯特发现猎犬星座的一个巨大螺旋星系NGC4631的超级气团.并在靠近的一边观察了气团的表面.这个星系距地球约2500万光年.比银河系稍小.  相似文献   

12.
纪舟 《飞碟探索》2011,(11):36-38
在这一场长达数十亿年的孕育生命的竞赛中,火星显然是个失败者。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为5570万千米~12000万千米。尽管火星与地球之间相隔数千万千米的空旷空间,却与地球有着很多神秘的共同之处:它也是一颗固态的岩质行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2,但体积只有地球的约1H;火星也有二个白色的极冠,  相似文献   

13.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天体发出的X射线辐射因为被地球大气严重吸收而几乎完全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14.
许久以来,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人类:在苍茫的宇宙中,我们是不是惟一的智慧生灵?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是否生存着我们的朋友?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特罗洛斯就曾说过:“认为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中,只有地球上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整块播种了谷子的地上只长出了独苗一样的可笑。”也正是这样,自古以来,便有UFO和外星人光临地球的传闻:对地球之始了若指掌并乘日游万里的“沦波舟”来去匆匆的“宛渠人”;苏东坡见到的“炬火明”;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记的“扬州明珠”;明代戏曲家徐复祚笔下的舟人……件件都留下了外星人的…  相似文献   

15.
生命从何而来?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它最初暴露在约1022赫兹的高能紫外线与宇宙射线之下,使原始大气层中的气体能够合成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在漫长岁月里,广大原始海洋中进行着数不清的化学反应(即使用电脑也算不出来)。开始时,形成简单单体(氨基酸、核旮酸、单糖等),进而合成多聚体(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从而开始构成细胞前体。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原始菌藻类的生命体;27亿年前出现了可以进行先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绿藻);比亿年一17亿年前开始有了真核植物;而在20亿年一10亿年前,地球上出…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的北纬30°附近区域,有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世界著名的大河如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都在北纬30°入海;千古之谜如埃及金字塔、魔鬼三角区、死海和四川自贡大批恐龙的灭绝等,也出现在北纬30°附近区域。这个区域山川怪异,景观奇绝,既有神秘的自然现象,又有无数千古之谜,是举世瞩目的神奇所在。不少专家学者对北纬30°附近区域考察和研究之后,惊呼“北纬30°是令世界探险家感到可怕的数字”。据美国研究人员埃·桑德森的统计资料,地球上有十…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迁之谜钱峰7000万年前,地球正处在前所未闻的气候温暖期,恐龙在格陵兰岛上徜徉;在加拿大,棕榈树叶在微风里摇曳;西伯利亚以北的海面,水温宜人,动物可以在其间畅游。除了间隔数次稍冷的气候期外,这种暖湿气候在地球上前后延续过5亿年。后来,地球气温急...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环境问题的威胁。全世界一致呼吁保护地球环境,并准备采取更大的行动。为了建立科学的基础,要从地球体系的角度来研究地球的变化。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地球体系的运行进行长期记录;研究地球运行的关键过程;建立区域性运行过程的准确的预计模型。研究地球变化必须研究区域性或大范围所发生的过程。为此,从空间对地球观测不仅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回“行星地球使命”计划和地球观测系统进人90年代,世界政治形势变化加速了地球环境研究的进程。1989年美国提出一项庞大的国际性空间计划——“行星地球…  相似文献   

19.
李庆生 《飞碟探索》2010,(11):40-40
并非神话有人预言将来地球上将不会再有冬天了,也就是说,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上寒冷的冬季将不复存在,冰雪也将全部消融殆尽。不管它是从天而降的飞雪,还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不管它是北冰洋的流冰,还是南极大陆上覆盖的冰原都将一去不复返,永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20.
银河系的运转 ○刘健生   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都在旋转,有旋转就有旋转的方向,银河系也不例外。银河系向何方 运转,这需要从星体内的引力说起。   宇宙中的星体都有引力,根据其大小或质量不同而异。如太阳的引力超过地球,吸引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的引力超过月亮,吸引月亮围绕地球旋转。   引力不论强弱都互有作用 (影响 )。如月亮的引力虽然比地球弱,但是也能吸引着地球 上的海水产生潮汐现象。行星的引力,也能使其周围的恒星产生振颤现象。美国天文学家利 用多普勒光谱仪器检测到,由于行星的引力使恒星的运动出现振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