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NASA于1998年12月11日和1999年1月3日分别用“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两颗火星探测器——“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经过近7亿公里的长途飞行,“火星气候轨道器”终于在去年9月底接近了它此行的目的地,然而却在试图进入火星轨道过程中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初步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两家机构在单位换算上发生误会。就在该局还在为“火星气候轨道器”“只差一步到罗马”而懊悔不已并决心“痛改前非”时,又迎来了一个重新展现自己的机会。去年12月3日,在2亿千米之外的火星上,“火…  相似文献   

2.
马援 《国际航空》2006,(11):83-84
在过去的21个月中,"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走完了约9千米的路程,最终于9月27日到达了火星上"维多利亚"陨石坑的边缘,开始执行整个耗资8亿美元的火星表面双火星车探索计划中最为复杂、危险,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任务.三个美国火星轨道器也将相继在火星上继续它们的探险历程.  相似文献   

3.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07,(10):68-69
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近10个月的飞向火星的旅程。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后,"凤凰"号将通过挖掘并分析火星极区土壤样本以确定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4.
士元 《国际航空》2003,(10):53-55
今年6月2日,欧洲空间局成功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现正以约1 00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向火星,预计在12月26日到达目的地."火星快车"到达火星后,其上的轨道器便开始绕火星轨道飞行,而其上的"猎兔犬"-2将在火星平原软着陆."火星快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寻找火星上有水存在的证据和有关生命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项目小组7月31日说,“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这个项目小组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凤凰”号的机械臂30日把一份土壤样本递送到“热量和析出气体分析仪”中。在样本加热时,分析仪鉴别出其中有水蒸气产生。  相似文献   

6.
士元 《国际航空》2002,(2):60-61
美国NASA于去年成功发射了“奥德塞”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此行的目的是探测火星表层上水的现状和其深度、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等,以便帮助科学家们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7.
火星中继已作为火星探测重要组成部分,被美国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国家航空航天局)和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广泛应用于火星EDL(Entry,Descent and Landing,进入、下降和着陆)以及火星表面探测中。针对该情况,介绍了火星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情况。结合NASA和ESA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和成果,重点对火星轨道器和着陆器的中继应答机的性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基于此,可为我国自主火星探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飞行器于9月23日刚启动发动机来减慢速度以便进入火星轨道时,便与美国太空总署失去联系,太空总署的工程技术人员推测它可能已撞毁。该计划耗资近10亿美元,若飞行器真的失踪,对太空总署打击很大。这事件令人们想起1993年另一架无人驾驶的飞行器“火星观察者”号的类似失踪事件。继1976年两个“维京”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之後,美国对这个神秘星球的勘探便停止了,直到1992年美国太空总署才发射3吨重的“火星观察者”号。在“火星观察者”号接近火星期间,一切运行良好,但是在1993年8月21日即将抵达火星时,它突然失去与地球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马广富  龚有敏  郭延宁  高新洲 《航空学报》2020,41(7):23651-023651
随着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在未来将会成为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回顾了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部分无人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的参数。然后,结合无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再入过程,梳理了载人火星探测的特点及需求,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储备。接着,归纳了载人火星探测的体系构成、集结方式和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概括了载人火星EDL过程面临的难题,重点阐述了EDL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已经探测到来自火星云层的降雪,而且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最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