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航天史上第一位妇女太空飞行,第一位在轨妇女——俄罗斯航天员Valentina Vladimirovna Tereshkova不仅是在轨飞行的第一位妇女,也是太空中第一位普通人。她原是纺织厂的一名女工,因爱好跳伞运动,后被选为航天员参加太空飞行训练。俄罗斯总理赫鲁晓夫希望她能轰动世界。1963年6月,她在太空飞行71h,绕地球48圈。  相似文献   

2.
太空天仙舞翩跹士元世界妇女大会今年9月在我国召开。与此同时,世界航天女杰们今年以来也竞相登天“表演”绝技,打破了一个个女子航天记录。她们再次以事实证明,太空并非只是男人的领地,也为此次世界妇女大会献了一份厚礼。今日女天王今年最“露脸”的女航天员恐怕要...  相似文献   

3.
晓青 《航天员》2013,(6):48-50
是美国科学家和航天员,也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印度裔女性。2003年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和航天员,乔拉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立志于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4.
张京 《航天员》2012,(6):48-49
80年代的世界航天领域—直都由苏联和美国主导。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是鲜有耳闻。1991年来自英国的航天员海伦·沙曼(HelenPatriciaSharman)首次访问了太空,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她是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国走出的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而且她有个特殊的身份一一青年化学家。一时间沙曼聚焦了无数的目光,人们对这位英国的女航天员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5.
士元 《中国航天》2001,(6):20-25
今年的4月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月,这不仅是因为4月12日是世界航天第一人加加林登天40周年和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20周年,而且4月19日还是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升空30周年。这三大事件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空间站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空间大厦能由运输器为在其上面长期生活的人员提供生活用品等。  相似文献   

6.
《宇航学报》2012,(11):1554+1711
为了提高航天科技期刊编辑队伍政策水平、编辑业务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办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航天科技期刊,完成国家规定的编辑人员每年培训72小时的要求,经国家出版总署授权,中国宇航学会举办了航天科技期刊联盟第一期编辑培训班。2012年10月29日的开班式吸引了航天科技期刊编辑部近60位领导和编辑人员参加。国家出版总  相似文献   

7.
宋健强调:要有勇气将我国科技进一步推向世界前沿20世纪中国航天科技最杰出的成就是什么?最令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壮举是什么?4月23日曾经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几十位院土,来到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诞生地——北京西郊唐家岭,评选出可以永载史册的10座空间科技丰碑。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始于70年代。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揭开了新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此后,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发生的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1975年发射成功返回式卫星、1984年发射成功同步静止轨…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4,(3):42-42
3月23日到30日,我国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和载人航天代表团其他四人,受智利空军热情邀请,出席了智利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智利航展)开幕式,并赴香港参加了国际华人妇女高峰论坛(International Women’s Summit)。历经36小时的辛苦辗转,代表团3月26日抵达圣地亚哥,顾不上舟车劳累,航天员王亚平马上为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工作人员、当地华侨以及驻智利中资企业代表作了“太空之旅”的报告,事后,一位当地老华侨十分激动,久久不愿离去,深情地对她说:“中国神舟飞天成功,华侨奔走相告,中国人的头抬起来了,希望祖国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9.
1 关于更名的说明 《航天工艺》今天以《航天制造技术》的新刊名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航天工艺》创刊于1983年,是航天系统唯一由企业(工厂)主办并具有国家科学技术部和新闻出版署颁发刊号的技术性刊物。十几年来《航天工艺》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按办刊宗旨要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有利于促进航天工艺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型号研制生产、坚持面向生产一线,为确保型号发射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展示、宣传我国航天工艺技术成就的重要窗口,广大工艺技术人员交流技术的园地。 《航天工艺》创刊18年来已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6月 22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钓鱼台举行了向全国两万所学校赠送航天科普图书仪式,从而拉开了中国庆祝2001年“世界空间周”活动的序幕。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考虑到, 1957年 10月 4日 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新纪元,以及1967年10月 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一致建议,将每年 的10月 4-10日作为“世界空间 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 届大会核准了第三…  相似文献   

11.
欧空局首位空间站指令长比利时航天员德·文的妻子莉娜,是一位标准的西方美女,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生于莫斯科,1992年移居荷兰,在莫斯科动力工程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工作后又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还赴美国深造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先后从事过运动和广告设计工作,还曾参加过俄罗斯第一届职业网球锦标赛。但她更热爱载人航天事业,长期从事欧洲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合作项目。正是航天工作经历使她与丈夫喜结连理。她兴趣广泛,特别在语言学、艺术和心理学上有一定造诣。这位优秀的航天员"家属"前不久出版了专著《倒计时,记丈夫出征之前》,从一个航天员妻子的角度描述了丈夫执行任务期间的种种感受、体会,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动人、真切的故事。今年,她随丈夫访问中国,第一次踏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土地,感慨颇多。特撰写文章,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北京南苑,有一支专注于为国铸剑、飞天圆梦的重要国防力量,她就是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自1958年4月2日成立以来,她秉承科技兴军、航天报国的发展理念,肩负起航天运输系统总体设计部和中国航天战略参谋部的神圣职责,打破了欧美苏等大国对太空的垄断,用一个个"第一次"书写着中国航天的历史,保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宇局6月 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洛马公司/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2A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新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TDRS)。这颗卫星是休斯公司建造的3颗新一代TDRS卫星中的第一颗,代号TDRS-H。新卫星将供美国航宇局、情报部门、商业界和欧洲及日本的航天机构使用,使美国的卫星中继能力有新的提高。该项目的研制工作已进行了5年,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负责管理。 与6颗由TRW公司制造的老型号TDRS卫星相比, 3颗新卫星(另两颗代号为TDRS-I和TDRS-J)在采购上进行了改革,采取商业采…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核心驱动出发提出航天发展三阶段第一推动力,从产业要素出发分析航天产业进阶的市场、技术和产业政策三要素。而后从价值链出发研究航天产业产值分布和产业整合策略。最后分析了新兴航天发射服务公司的模式、产品和技术,为我国航天发射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开创了载人航天新时代。至今,人类已经发射多种宇宙飞船。它们可分为载人型、货运型和载人货运混合型飞船三种,也可分为卫星式、登月式和行星际式飞船三类。这些飞船在世界航天史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4,(1):31-34
嫦娥成功奔月,几千年来的美丽神话,不再是梦想。嫦娥三号,无数航天科研人员为她日夜守候、为她翘首企盼,她,就是大家心中美丽的“三姑娘”。为了让美丽的“三姑娘”美丽健康,完美完成探月之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科研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实现了多项技术跨越,日以继夜地为她缝制“嫁衣”,并做好各项“体检”,让“三姑娘”不断成长、日臻完善,护送她启航。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私营工业界正在开发一次性运载器发射业务。为便于进行商业发射,在今后10年,美国很可能会建造若干个商业性服务设施——航天港。 由于联邦政府采取了鼓励政策,美国已有三个州为建造航天港做了基本准备工作。 美国运输部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OCST)的一位经济学家说,美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营航天港的建造。他说,外国竞争者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次总工艺师工作会在廊坊召开为贯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次工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航天工艺工作的发展,航天总公司质量技术司于1996年10月9日~11日,在廊坊召开了总公司第一次总工艺师工作会。栾恩杰副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士元 《中国航天》1998,(10):41-45
自从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升空至今,已先后有6架航天飞机遨游过太空。其中5架是美国制造的,它们频繁升空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有一架因故障凌空爆炸,使机上所有航天员全部遇难。前苏联制造的另一架航天飞机仅进行过一...  相似文献   

20.
游本凤 《航天》2011,(11):62-63
上海的老城隍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豫园商场。光明小学虽说依傍着豫园商场,但它却是镶嵌在琳琅满目商海里的一个小不点,名不经传。虽然如此,但学校领导却深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事在人为之理,决定闯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这个特色,就是航天科普特色。在上海市宇航学会的帮助指导下,经过学校上下多年的努力创建和精心打造,他们终于在上海教育领域创造出了“四个第一”,即:第一所航天特色学校;在全市校园里第一个竖起了火箭模型;编辑了第一本适用于教学的航天科普知识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