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选 《西南航空》2009,137(7):72-77
都是为了一些简单的理由 用多年的积蓄买了套新房,终于在成都这座“不想走”的城市给了自已一个不走的理由。搬家时朋友送来一幅油画,叫“扫雪”.是一个藏族女人在屋顶扫雪.另一个背小孩的藏族妇女从屋前走过.有点偏暖的灰调子,雪在飘。朋友有些神秘地对我说:“这是一个叫朱林的警察画的.他只画藏地题材.为了画画.和老婆离了.穷得一贫如洗,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黑白电视机.他每天以白米饭拌着胡豆瓣充饥……”。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07,112(5):118-120
玉龙雪山在不远处耸立,巨大的碗状露天剧场简朴粗犷,纳西族、白族、藏族演员用马鞍舞、筐舞、马帮、行酒令、鼓轮奏续写着丽江传奇。《印象·丽江》(雪山篇)导演樊跃告诉笔者:“在这样的地方做这样的演出,只能视作一种福分。”演出在玉龙雪山海拔3100米的山腰举行,壮丽的玉龙雪山是舞台的背景,500名在当地招募的农民演员是全体阵容,歌  相似文献   

3.
巴山背二歌     
陈珂 《西南航空》2006,106(11):68-68,70
“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在当地,人们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而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所唱的山歌就叫“巴山背二歌”.在隐藏于巴中市南江县大山里的米仓古道上,我们见到一群背运筑路条石的背二哥.他们刚爬过一个陡坡,靠着打杵在山梁上歇脚.“背二哥来好遭孽,连路走来连路歇,一年四季穿一件,浑身晒得黢麻黑。”当一个背二哥即兴而唱,其他人随即和唱起来。他们的眉宇间还滴着汗珠,用粗糙的大手捞起本已盐溃斑斑的粗布衣襟,揩着面颊的汗雨.这些汗湿淋淋,喘着粗气的沉重形象,已经一代代刻在了这条古道上。巴中境内的古道有由巴人在三千余年前开通的“巴岭路”、“大行道”.“米仓道”,北通陕西梁川、南郑、直达关中平原西安,下通巴州直延重庆。巴山背二哥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翻越大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而“背二歌”这种在长途背运中产生的山歌,其历史可与巴人的背运一样追溯到秦汉以前,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4.
林涛 《西南航空》2004,(6):36-38,40
在四川甘孜州的西部.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几条大江自北而南,一泻千里,湍急的水流将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切出一条条深谷和北南走向的山岭。沿江上下,两岸低浅的河谷自然而然形成连接我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通道。由是.西北地区的藏族南下和西南地区的彝族北上大都经此通道,故民族史上将这一地区称为“藏彝民族走廊”。  相似文献   

5.
小麦 《西南航空》2005,(9):96-97
这是爱舞梦想的舞台.这是爱舞的乐园。一场不设防的盛大聚会。余温散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回首过往,有梦有朋友.这就是“星空舞状元”.由星空卫视王牌节目“星空热舞俱乐部”掀起的热舞狂潮。此项活动于2004年8月推出.历时四个月,在全国五大赛区南京。广州、长沙。成都和北京巡回举行.全力寻找中国最具潜力的舞蹈明星。选手现场报名.三大评委当场评审。《舞状元》虽然落幕了.但是酸甜苦辣的精彩留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舞台上。让我们一同来回眸第一届舞状元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卡斯达温舞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6,106(11):58-60
卡斯达温,藏语意为“身着铠甲的舞蹈”,它是古代黑水人在出征之前,勇士们祷告胜利,亲人们为之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同时,作为中国原始舞蹈的一种宝贵遗存,它更充分体现了古羌文化与吐蕃文化的完美交融.渊源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城出发,汽车一直行驶在一条高山对峙的河谷地带。大概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了知木林乡。陪同我采访的黑水县文化体育局杨琦先生告诉说,进入知木林就进入了“卡斯达温”的故乡。黑水平均海拔达3500多米,深藏雪山深处的峡谷之中,使其长期以来成为一方秘境,或许也正因为此,很多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都保存完整。就以“卡斯达  相似文献   

7.
摄影师任大跃近些年一直奔波于四川各地.搜寻拍摄散落于民间各处的牌坊遗存。“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从川藏公路上的理塘出发.往南行约4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条无量河.河中盛产一种全身呈金黄色、无鳞甲的鱼.当地藏族同胞管它叫“无鳞鱼”.而许多汉人却因它全身呈金黄色.也叫它“高原湟鱼”。据说这种鱼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公元1746年的《西宁府新志》.湟鱼的学名叫青海裸鲤.原产于黄河流域.所以酷似黄河鲤鱼.它的祖先是有鳞的.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几乎全身裸露的鱼类。相传古代一个菩萨路过此地.见其荒凉凄伶.顿生怜意.佛指一挥.  相似文献   

9.
雪蒿  王瑞林 《西南航空》2006,105(10):96-100,102
“天际洁白的仙鹤呀.请借与我洁白的翅膀.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我思念的理塘。”遁迹于青海湖畔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一曲情歌让理塘蜚声四海。理塘.藏语意为坦荡如镜.坐落于横断山脉东部,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这是一颗撒落在毛垭大草原旁的高原明珠.目前炙手可热的香格里拉大环线和每年举行的藏区最大规模赛马节正让它在世人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张弩  庄学本 《西南航空》2007,110(3):72-76
因为抗战爆发,班禅圆寂在玉树,入藏的计划不但不能实现,反而因为战事的演变,使我在边地游历了十年,增加了许多摄影资料,这是出发时所梦想不到的。——庄学本康巴.一片让人联想起奇绝风光.纯朴民风.豪迈歌舞.以及粗犷男人多情女子的地域.在旅游和摄影成为时尚的今天,这里“理所当然”成为了时尚青年们制造浪漫经历的首选。然而,对70多年前流连徘徊于此地的庄学本来说.手中的相机只是“九一八”事变后他表达爱国激情的工具:“并不是空喊口号.要开发整个西北.必先明了这个关系重大的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