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1999,(6):20-21
一个国际评估委员会的研究表明,日本过去4年中一系列重要航天任务接连失败,固然有具体技术上的解释,但从总体上看,与管理协调不当不无关系。从1994年起,日本在航天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事故,使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火箭和卫星成功率的宇宙开发事业团大为震惊,这...  相似文献   

2.
自1955年以来,日本一直在和平开发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本文介绍日本航天委员会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组成,后者负责开发空间技术。本文还对指导日本航天活动的基本准则进行了解释,并详细介绍了今后几年日本将实施的航天项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1,(11):5-5
作为范围广泛的改革措施的一部分,日本文部科技省已指示将该国三大航天机构合并成一个机构。这一决定是在新型H-2A火箭首次发射前几天宣布的。这三个机构是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科学研究所和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一些议员曾提议将这三个机构私有化,但被文部科技省否决。此项合并最早要到2003年才能生效。为保证合并能顺利进行,文部科技省将成立一个监督委员会。合并将不会对日本内阁级别的独立咨询机构——航天活动委员会产生影响。该委员会负责监管日本所有的航天计划。日本90年代末曾发生一系列的发射失败和卫星报废事故,造…  相似文献   

4.
孙广 《中国航天》1995,(2):22-23
日本重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技术在H-2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取得成功6个月之后,日本的航天机构──宇宙开发事业团称它将重视未来航天飞行器的重复使用性能。宇宙开发事业团已批准了三菱公司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采用可复用航天飞行器方案...  相似文献   

5.
日本最近批准了1999财年的航天预算,其中地球观测和通信卫星研究项目继续受到重视。日本的新财年从4月1日开始。日本1999财年的航天活动预算总额为32亿美元,比1998财年增加了1.8%,其中宇宙开发事业团得到了23亿美元。宇宙开发事业团是日本载人和...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究让厂家分担发射和飞行失败的部分费用。因担心影响厂家的研究开发工作,该机构过去一直未提出这一要求。但过去4年日本航天事故不断,宇宙开发事  相似文献   

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根据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1977年制定的宇宙开发大纲中有关小型航天飞机的发展计划,已于1978年开始,由本团筑波宇宙中心的火箭技术研究室的伊藤哲一和柴藤羊二两人负责研制小型航天飞机。该机定名为“大和”号,全长14.2米,总重达10吨左右,其他技术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8.
王萍 《中国航天》1995,(9):12-15
日本航天发展展望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制定了日本第一部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日本宇宙开发基础大纲》。宇宙开发委员会是日本首相在航天政策方面的一个常设咨询机构,由5人组成,科技厅厅长兼任委员长。它所作出的决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最高决策的反映。第一部《...  相似文献   

9.
孙广 《中国航天》1995,(1):27-2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其它宇航团体正在逐步地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建立起广泛的基础。目前他们正在为6至7年后日本宇航员能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内例行工作而积极准备着。不仅如此,日本宇航界还在瞄准另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继不载人希望号航天飞机之后研制有.人驾驶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10.
一、宇宙开发事业团发射的卫星日本的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创建于1969年10月1日,是执行日本宇宙开发计划的核心。从那时起,该机构就负责研制和经营日本的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宇宙开发事业团已经发射和管理了几个中高度的和几个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应用卫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用自己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第三个国家。宇宙与航天科学研究所(IS-AS)是日本的两个宇航机构中成立较早的一个。1970年2月,该研究所用一枚四级的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日本的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则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菊花-2号”的发射场)发射各型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3.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SAC)展望了日本2000年以前的宇宙开发活动,正式通过了宇宙开发大纲。该大纲要求发射50颗应用卫星和研制新的运载火箭,其中包括 H-1火箭的改进型 H-2火箭。该大纲还要求发射几颗1990公斤级的应用卫星和28颗科学卫星。另外,日本参加美国空间站的研究项目也已获得批准。为了支持上述项目,日本政府已经在1985财年预算中批准了6.45亿美元的经费,其中包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5.3  相似文献   

14.
据《航天新闻》1992年1月6~12日报道,日本财政部发布的日本1992财年(从4月1日算起直)总的预算为5780亿美元,比去年仅增加2.7%。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ISAS)要到1992年1月6日以后才能得到最终的预算数目。  相似文献   

15.
日本计划在1997年11月发射ETS-7(工程试验-7号卫星)。ETS-7将在1998年初进行一系列试验。日本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通过试验来研制空间对接系统,该系统将用于日本无人驾驶“希望”号空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另外,ETS-7还将进行在轨建  相似文献   

16.
许勃 《中国航天》1993,(12):22-24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运载火箭的尺寸和有效载荷能力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有两个机构目前正在研制大型火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即将发射的H—2火箭将主要用于发射新型应用卫星,而日本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正在研制的M—5火箭将用于发射新型科学卫星。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机构都认为,利用现有的固体火箭技术研究小型运载器不仅很容易实现,而且也将是有益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J—1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1987年5月26日发表的题为《奔向宇宙开发新时代》的宇宙开发长期政策报告透露:1986~2000年这15年间,日本政府将投资60000亿日元,用于宇宙科学研究、独立开发基础技术,以及研究、发射和使用空间基础设施等航天活动。民间还为空间活动投资30000亿日元。其分配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J-1(日本)孙广勃日本有两个航天机构负责研制和使用运载火箭。宇宙开发事业团主管的是液体系列,包括已退役的N1、N2、H1和目前正在使用的H-2;宇宙科学研究所则负责发展M系列团体运载火箭。H-2火箭主要将用于发射新型应用卫星,而正...  相似文献   

19.
日本航天活动委员会正在为1993财年航天活动申请2030亿日元(16.2亿美元)预算,比1992年增加140亿日元(1.12亿美元)。 1992财年预算申请额比1991财年也增加7%,1992财年日本政府拨款为1890亿日元(15.1亿美元)。 这项预算申请先要送到财政部批准,然后于1993年初在国会投票通过。日本1993财年从1993年8月开始。 预算的大部分款项属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它将得到1520亿日元(12亿美元),比1991年的1440亿日元增加6%。  相似文献   

20.
希望号试验件飞行试验地点即将选定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伍默拉飞行试验中心有可能被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选作自动着陆飞行试验机(Alflex)空投试验的地点。该试验机是宇宙开发事业团希望号航天飞机的1/3尺寸模型。希望号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小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