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周边地区军民航机场密集,机型繁杂,空中航路、航线交错,交通环境复杂。民航南京空管中心的对空指挥空域范围不大,但飞行矛盾冲突点多,可供机动使用的空域又有限,指挥调配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南京机场的航班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先前并不十分引人注意的各种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南京空管中心在上级机关及相关的军民航单位支持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积极主动地与相邻军民航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从自身基础设施、人员素质、行业精神文明等方面充分挖掘潜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指挥保障任务,连续40多年实现保证空管安全无事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要进一步从内、外部运行环境中增加空管安全的余度,需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每年第一季度,南京空管中心都把完成好“两会”代表乘座的专、包机、民航班机空管保障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今年也如此,中心召开专门会议,提前向空管和设备保障部门布置了具体任务,要求各保障单位要全力以赴、扎实认真第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航务部空管、气象和情报服务等部门及时收集各类信息,研究天气,  相似文献   

3.
赛颖 《民航科技》2005,(3):46-47
空管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因素,每次事件都有其主、客观因素,由于管制指挥的主体是管制员,所以在各种因素中,人为因素才是影响当前空管工作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前空管航空事故和不正常情况机器和设备原因大约占23%,其它原因大约占1.5%,而人为原因大约占75.5%。因此对管制员在管制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减少和防止管制员人为因素造成空管事故的方法和对策,对提高空管工作的质量、保障飞行的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上级关于开展“防相撞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确保空管安全,3月18日,南京空管中心组织召开了南京地区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南京军区空军机关、空军某部空管部门的领导和管制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航班备降时,备降机场就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最后一环,接收航班备降是机场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对于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局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备降航班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备降航班保障工作展开了整治并提出了具体指示。而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航空公司、空管、机场等单位的通力协作。备降航班落地后,地面保障工作最重要也是最中心的一环无疑是机场的运行指挥中心,对于现场运行指挥人员来说,备降航班的顺利落地意味着保障工作的开始。下面以烟台这个中等规模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大规模航班备降时的现场运行指挥为例,探讨大面积航班备降的现场运行指挥。  相似文献   

6.
随着江苏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增长,民用航空发展势头强劲,南京禄口机场开辟的国际航班越来越多。目前南京已“打通”了48个国内城市,总共85条航线,开通了南京至香港、澳门、汉城、曼谷、大坂等国际和地区客运定期航班,开通了南京至汉城、新加坡、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曼谷等地的国际定期货运航班,目前每周的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班达41班。为了加强南京空管全面工作的整体提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实现与国际先进空管理念接轨,2004年9月19日至25日,南京空管中心组织部分人员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学习,新加坡航空公司为此行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张航 《民航科技》2007,(3):73-74
自从2005年10月27日零时起,民航昆明空管中心管制区范围内开始实施雷达管制指挥,这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航指挥方法。从实旅雷达管制至今,昆明空管中心一直向航空飞行活动提供着安全有效的雷达管制,得到了许多部门的一致认可。雷达管制的实施不但让我们大大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增加飞行流量,减少航班延误,为航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还使管制员大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沉痛地告诉我们,各行各业具备熟练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重大意义。在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架起“空中生命线”是空管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全面提高航空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降低各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增强空管应急处置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从事空管工作的每个人既是安全的参与者,也是安全的受益者,每个人都需要安全,安全和我们密不可分。南京空管中心为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传播安全理念,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闽航  陈凯 《江苏航空》2005,(3):35-35
1月11日,南京空管中心塔台管制员冯贵林走进江苏卫视演播大厅,他作为代表为“民航空管人”捧回了2004年度”南京零距离公众服务大奖”的奖牌。2004年年初,以公众服务为特色的江苏卫视名牌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宣布:将投资10万元,设立南京零距离公众服务大奖,分别评出本年度对南京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对空管部门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经历,极大地考验了空管目前的应急保障能力。通过这次应急保障,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也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空管应急保障能力的课题。本文试图以民航空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为背景,对应急保障目标的确定、应急方式规划等问题作出阐述,并从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完善、应急演练实施等角度,对民航空管应急保障体系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机关要转变作风,树立为安全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一线员工服务的机关新风,华东空管局空管安全检查组在南京空管中心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不听汇报听心声,深入基层查实情。  相似文献   

13.
5月13日至15日,共10个架次抗震救灾专机满载江苏人民的捐赠物资从南京禄口机场紧急起飞,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江苏空管分局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分局领导亲临一线督察,提出"精心配备人员、精心指挥航班,重点优先保障救灾飞行任务,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航行资料,确保飞行安全"的工作原则,开辟救灾专机绿色通道,优先保  相似文献   

14.
张平 《民航科技》2006,(3):10-12,48
本文论述了在空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作为保障空管安全的基础运行单位,空管中心如何配合体制改革.发挥好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这一课题.就空管中心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内部架构、运作情况和完善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3,(3):79-80
1.民航江西空管分局周小华2月14日,江西空管分局塔台、进近管制室协助机组正确处置一起航班襟翼故障,保障了该航班安全降落。2.民航深圳空管站郑阳截止2月16日,春运前22天深圳空管保障航班日架次仅有一天低于去年春运同期,达700以上,平均增长率为7.2%,日高峰达754架次,小时高峰48架,均达到历史新高。3.民航中南空管局张平2月18日,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华北空管局技术部门共同制定测试方案,在广州区管欧洲猫测试平台上顺利实现了广州—北京自动电子移交功能,为华北空管局接管  相似文献   

16.
11月20日晚江苏空管进近管制室值班管制员接上海空管电话通报,南方CSN6394航班执行厦门至南京的飞行任务,机上有一乘客心脏病突发,落地后需要救护。事关旅客生命安全,每一分钟的延迟都可能威胁该旅客的生命,进近值班管制员立即调整指挥方案,向南空、芜湖、杭州申请空域,协调空中有关航班避让.  相似文献   

17.
郭薇 《江苏航空》2006,(4):39-40
本文介绍南京空管中心合理应用原有通信线路设施与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结合,采用集中监控的维护方式,讲究维护策略,旨在提高通信线路维护与管理的质量,为民航飞行安全提供高效、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航班动态处理是航空公司组织飞行、地面保障部门进行地面保障、空管部门实施对空指挥的基础工作。目前,航班动态处理工作正逐步摆脱落后的手工方式,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西北空管局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管制工作经验,从1998年开始,组织人力开发航班动态处理系统,2000年投入运行,至今已运行4年。4年的情况证明,该系统运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民航空管系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局空管局组织了民航ATM数据通信网和《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各地区空管局实旌了本地局域网和OA应用平台,各空管中心(站)投产了一批与生产办公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这些项目大量采用了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空管信息资源,培育空管信息化专业人才,使得空管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空管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目前,空管系统数据信息综合平台整合了全国空管气象、航班、航行情报等信息,初步实现了整个民航空管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为空管的各级管理和运行人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空管信息;建成了人事教育、计划基建、安全监察、文档管理、综合查询等管理子系统,应用了航班动态信息查询系统和气象、情报查询系统以及航班流量统计系统,初步实现了空管各专业系统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交换,提高了空管信息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空管技术的发展,单一的知识体系架构不再能满足于当前的需要,空管设备保障和管制指挥之间需要一种业务知识上的覆盖交叉,来实现两种业务间的紧密耦合,更好的保障空管安全。构造这种复合型知识体系架构成为大势所趋,但如何构造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